2025届高考调研模拟卷(一)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月11日至17日,2023年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暨全国选拔赛(以下简称湖南“村BA”)在怀化市辰溪县孝坪镇爱国村成功举办,比赛期间,赛场人山人海、一座难求,湖南“村BA”相关内容40多次登上网络热搜,辐射全网超6亿人次,当地吸引客流超40余万人次,拉动消费5.8亿余元。完成下面小题。
1. 能充分展示湖南地域特色的“村BA”网络宣传口号是( )
A. 塞外天堂 B.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C. 徽风皖韵 D. 天天乐道·津津有味
2. “村BA”从走红变成长红的有效措施是( )
①打造特色赛场②举办国际赛事③推进文旅融合④培育专业球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安徽省六安市自古盛产皖西白鹅,是远近闻名的“白鹅之乡”(下图)。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生产多样的皖西白鹅深加工系列产品。2023国际羽绒博览会在六安举行,国内外100多家羽毛、羽绒及设备生产的知名企业参展。完成下面小题。
3. 国际羽绒博览会的举办将促使六安白鹅产业( )
A. 转型加速 B. 同类企业兼并 C. 贸易规模扩大 D. 合作区域集中
4. 皖西白鹅深加工项目可以重点发展( )
A. 生制品、预制菜 B. 羽毛球、羽绒被 C. 鹅饲养、鹅孵化 D. 育良种、研好苗
20世纪60年代初,查干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霍林河陆续修建水库。1976年,修建草原运河。2007年,查干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及草原运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由于修建水库,查干湖湿地生态功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径流调节作用增强 B. 局部气候调节能力减弱
C. 水土保持能力增强 D. 水产品等提供能力减弱
6. 草原运河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影响有( )
①增加湖区水量,改善湖泊水质②降低湖水盐度,由内流湖转换为外流湖
③增加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抬高地下水位,减缓湖区土地退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火烧迹地指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研究表明燃烧常生成不透水或透水性极差的赤水层。山火泥石流是指在火烧迹地部位集中降雨形成的自然灾害,属于林火的次生地质灾害。2020年6月4日,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中坝村的火烧迹地遭遇强降雨,诱发山火泥石流。据此并结合喜德县气温降水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本次中坝村火灾发生的季节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火烧迹地部位容易形成泥石流的原因是( )
①土壤蒸发加剧,增强降水强度②土壤结构破坏,减少水分下渗
③植被覆盖减少,加大地表径流④林火烧毁植被,提供物质来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吸引人口回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武汉市毛嘴镇曾经是人口净流出区,每年有近1.5万人外出从事服装加工行业。2011年,武汉市中心城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毛嘴镇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提出吸引本地劳动力和资本回流发展乡村经济的思路,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服装产业集群。下图为毛嘴镇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毛嘴镇吸引本地劳动力回流主要因素是( )
A 就业机会 B. 婚姻家庭 C. 环境质量 D. 空间距离
10. 本地劳动力和资本回流对毛嘴镇乡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包括( )
①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②缓解武汉中心城区用地紧张状况
③促使其向大城市转变④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99—2021年,江西婺源篁岭村聚落用地的扩展方向、利用强度、功能类型等变化,在时空上则表现为聚落资源、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不断发生演变的过程。下图示意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随时空演变的三种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模式时空演变的顺序为(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 丙→乙→甲
12. 随着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该乡村用地类型( )
A. 居住用地占比升高 B. 未发生明显变化 C. 农用地面积增多 D. 用地功能趋向多样
13. 在丙模式所处阶段,篁岭新村村民主要从事( )
A. 文旅服务 B. 传统农耕 C. 民俗表演 D. 服装加工
北冰洋穿极流发源于波弗特海附近,穿过北冰洋中部,并最终流向冰岛北部海域(如图)。北冰洋穿极流全年存在,其强弱变化与波弗特海海域常年存在的高压和冰岛附近的低压密切相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覆盖明显减少,波弗特海高压明显向西偏移,并导致穿极流流量变大。完成下面小题。
14. 判断穿极流强盛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5. 关于穿极流形成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波弗特海和冰岛附近分别易受反气旋和气旋控制
B. 波弗特海域形成逆时针环流
C. 波弗特海域驱动海水直接南下
D. 冰岛附近引导海水北上
16. 对穿极流流量变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全球变暖,海冰消融增多
B. 海冰覆盖减少,海水流速加快
C. 冰岛附近低压减弱
D. 波弗特海高压西移,穿极流源头西移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莞依托区位优势,制造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但2008年后多个行业的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当地政府于2014年开始推进制造产业“机器换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与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纵向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在东莞快速发展。生产系统集成环节技术含量高,企业主要由当地相关企业衍生。2020年6月,东莞被正式纳入“深圳都市圈”,形成“深圳创新+东莞智造”的良性循环。
(1)简述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
(2)说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分解并在东莞集聚的益处。
(3)阐述工业机器人生产系统集成环节的企业在当地衍生的有利条件。
(4)分析深圳对东莞的辐射功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中丘陵某片区山丘相对高差约30-80米,为适应当地气候,该地发展了“堰塘冲田系统”即:①丘底冲田(冲田是指蓄水塘下游沿径流路径而建、顺丘麓谷地逐层开垦的多级水田,可通过田埂的开合进行放水与蓄水,一般在秋收后进行休耕,囤水越冬)、②汇水筑塘、③丘顶植林。该地区形成了“田水路林村”的空间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为川中丘陵某片区等高线图。
(1)根据堰塘冲田系统主要作用,说明当地的主要气候特征。
(2)说明图示区域住宅区位特点。
(3)指出堰塘冲田系统,在维护该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4)简析冲田在冬季囤水并休耕对土壤肥力的有利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德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削减并淘汰燃煤电厂,该举措被大多数煤电国家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如图示意2022年3月19日德国发电量与日前电价(指提前发布当日一天内的电价信息,为供电公司和消费者提供参考)变化情况。
(1)分别指出3月19日德国日前电价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发电量的关系。
(2)据图分析德国制定日前电价的主要依据。
(3)说明采用日前电价对德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积极影响。
2025届高考调研模拟卷(一)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B 12. D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D 15. A 16.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带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2)利于各环节专业化发展;利于降低成本;利于技术交流与创新。
(3)本地制造产业具有多样、旺盛的市场需求;本地相关制造产业提供设备、人才与技术支撑;当地政策与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扶持。
(4)东莞紧邻深圳,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加快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深圳的技术优势,发展智能制造业,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东莞与深圳之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便于两地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城市规模。
【18题答案】
【答案】(1)该地堰塘冲田系统主要作用为蓄水、保水和排水的作用;说明当地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易洪涝;冬季少雨,易干旱。
(2)住宅多沿河谷分布;住宅多临农田分布;住宅靠近水源;多沿道路布局;住宅多依坡就势,利于夏季排水,少洪灾。
(3)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调节区域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4)冬季囤水,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变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实施休耕可降低土地利用强度,恢复土壤肥力。
【19题答案】
【答案】(1)日前电价与化石能源发电量大致呈正相关,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致呈负相关。
(2)德国可再生电力以风电和光伏为主,发电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为减少碳排放,鼓励消费者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大致6时至午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通过不断降低电力价格,鼓励居民使用可再生电力;大致午后至18时,化石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足时,进行快速补充,这时提高电力价格;深夜电力需求较少,可再生能源发电较少,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3)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有效调节电力需求与供应,保障该国电网的稳定安全供给;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