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下物理(沪粤2024)6.6 滑轮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八下物理(沪粤2024)6.6 滑轮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1: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6 滑轮 教学设计
课题 6.6 滑轮 单元 第六章《力和机械》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首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滑轮等生活实例,引出滑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滑轮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此前学生在掌握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平衡条件等知识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进而深入理解滑轮组工作的特点。
2022新课标要求 2.2.6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2.4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1.6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5.2.1了解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案例,体会我国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理解它们的工作特点和实质;了解滑轮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并分析其省力情况。(物理观念) 2、在探究滑轮的实验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实验技能,准确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科学探究) 3、学生能够运用模型思维,将复杂的实际滑轮系统简化为基本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思维) 4、学习和实验过程中,学生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习滑轮知识的过程中,关注滑轮技术在日常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滑轮之前,已掌握杠杆的相关知识,对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有了初步认识,这为理解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奠定了基础。但滑轮的工作方式和特点相对更复杂,尤其是动滑轮和定滑轮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区别,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
重点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2、滑轮组的特点及绕线方法
难点 1、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杠杆;2、滑轮组绳子绕法与省力情况的关系及相关计算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细线、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展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如起重机吊运货物、旗杆顶部的装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滑轮的概念。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定滑轮和动滑轮 阅读活动1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观察滑认识滑轮的特点 提问:什么是滑轮 回答: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根据滑轮的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成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知识点二 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阅读活动2内容,观看实验操作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定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既不费也不省距离 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也费距离 联想前面杠杆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得出滑轮的本质是杠杆类的机械 定滑轮的本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本质: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知识点三 滑轮组 结合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和作用,引出滑轮组 阅读活动3内容,根据实验方案图示进行实验操作 认识滑轮组探究中,需要理解的几个相关概念 通过实验,可知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有关。 通过分析不同滑轮组的不同的绕线特点,学会判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 根据实验表明,动滑轮被几段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若不考虑动滑轮自重,则: 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提升高度的关系,也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有关。即: 若考虑重物提升的速度v物与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的关系: 结合实验中的规律得出的公式,进行轮滑组相关的计算 通过实验,为学生演示滑轮实际的绕线效果,并将绕线过程模型化,介绍滑轮的绕线方法以及作图方法 知识点四 轮轴 通过介绍“信息浏览”资料,介绍分析轮轴的特点 简单介绍轮轴相关的应用 阅读活动内容,并参与教师实验,观察分析 阅读活动内容,并观看实验视频,参与实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合所学的杠杆分析知识,对轮滑进行分析 阅读活动3内容,参与老师操作的实验,理解实验中需要获取的各物理量,分析对比总结出滑轮组各物理量的关系 结合例题进行,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滑轮组的绕线方法,进行滑轮组的作图 阅读资料,认识轮轴,并举出生活中轮轴应用的例子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并进一步认识它们的本质 认识滑轮组,通过实验得出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效果,并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认识轮轴及其应用
课堂练习 1.国庆期间,小华到北京旅游,观看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关于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使用定滑轮,因为可以省力 B.使用动滑轮,因为可以省力 C.使用定滑轮,因为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动滑轮,因为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3所示,分别用力F 、F 、F 匀速提起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则( A ) A. B. C. D. 3.如图所示,每个滑轮自重相等,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甲、乙滑轮组绳端的拉力F恰好相等。已知,则每个滑轮的重为( B ) A.3N B.6N C.11N D.22N 4.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滑轮组下面,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放手后( D ) A.A、B均静止 B.无法确定A、B的运动情况 C.A上升 D.A下降 5.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和F3,使用三个滑轮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D ) A.F1(2)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800N的重物,拉力应为450N。 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实质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和用力情况计算。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 与教师共同归纳小结 复习知识点,巩固知识
板书 滑轮: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既不费也不省距离——本质为等臂杠杆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也费距离——本质为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滑轮组: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作用特点: 轮轴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