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09: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
课题 阅读分享课《灰尘的旅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灰尘的旅行》,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生动有趣,知道细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自主阅读《灰尘的旅行》,知道可以用绘画理解科学术语,知道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信息对比阅读,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增强主动提问的意识,养成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掌握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基本方法,体验阅读的乐趣,养成热爱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评价任务】 1.看图片猜故事、小考官交流《灰尘的旅行》,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生动有趣,知道细菌的知识。(检测目标1) 2.看绘画范例知道可以用绘画理解科学术语,看思维范例知道可以用导图来对比阅读,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检测目标2) 3.回顾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检测目标3)
【学习内容】 《灰尘的旅行——中国科普作品精选》从“神奇自然”“细菌与人类”“动植物”“日常生活”“发明创造”“趣味科学”六个方面精选了一系列科普名篇。“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作品,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发他们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时对这种问题式的文章会感到很新奇,同时又缺乏阅读这类科普文章的方法,对大量科学术语的呈现会手足无措,此时,需要教师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看图猜故事,提出问题(指向目标1.2) 2.学生看图片猜故事名 3.学生独立写出问题清单。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问题寻求答案。 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灰尘的旅行》一书。这节课,我们一起聊一聊这本书,一起发现书里的“秘密”。看看通过阅读《灰尘的旅行》这本书,你有哪些成长。 “我阅读我成长”第一关:看图片猜故事名称 课件依次出现《水国纪游》《无情的火》《肺港之役》《呼吸道的探险》《细菌的衣食住行》插图,生看图说故事名称。 “我阅读我成长”第二关:列出问题清单,想办法解决 请你独立完成问题清单。 板书:列出问题,尝试解决 4.小组交流问题,寻求答案。 学生能看图片猜出故事名称。 学生能列出问题。 在大胆地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活动意图说明: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列出问题清单”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喜欢阅读科普作品这一阅读主题自然就水到渠成。环节二:回顾内容,组织竞赛(指向目标1)学生在小组内考同学《灰尘的旅行》一书中的知识。 “我阅读我成长”第二关:科普知识竞赛 分小组完成:请拿出你的题目,来当当小考官,考考你的同学,评选出“小组答题之星”。学生能对同学提问,并清楚问题的答案。活动意图说明:设计在小组内当小考官考同学科普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激发学生再读书籍的兴趣。环节三:绘画解读术语,导图对比区别(指向目标2)1.学生回答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书中的科学术语。 2.学生再读《漫谈粗粮和细粮》,找出粗粮和细粮的区别。 “我阅读我成长”第三关:理解科学术语 在阅读中遇到科学术语,你怎样理解呢? 书中介绍了细菌家族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绘画制作“菌物志”。根据书中描写,画出形态各异的细菌卡通画。 板书:绘画解读术语 “我阅读我成长”第四关:画导图对比 再读《漫谈粗粮和细粮》,思考粗粮和细粮的区别在哪里? 在阅读《漫谈粗粮和细粮》时,我们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对比,这样粗粮和细粮的区别就能一目了然。 板书:导图对比区别学生知道可以借助绘画来帮助自己理解科学术语。 学生了解通过画思维导图可以一目了然地讲两种事物的不同之处对比出来。活动意图说明: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绘画理解科学术语,让学生再读文本,指导画出思维导图对比粗粮和细粮,教会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方法策略,感知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环节四:总结阅读方法,推荐课外阅读 (指向目标3)1.学生回顾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1.“我阅读我成长”第五关:总结方法,拓展阅读 回顾一下我们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师小结: A.找出不懂的科技术语,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或家长等多种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 读完之后思考总结,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2.在科普读物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众多儿童所喜爱,比如: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请你运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去阅读这本书。学生能说出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学生能对《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一书产生阅读兴趣。活动意图说明:回顾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脚手架,对后续阅读的过程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此推动学生持续而深入地阅读。
【板书设计】 灰尘的旅行 列出问题 尝试解决 绘画解读术语 导图对比区别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