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两件宝》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7《两件宝》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21: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上7《两件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件、有”等5个生字,会写“和、又”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课文插图,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
3.培养学生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课文插图,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手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有两位你们熟悉的朋友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他们还带来了各自的宝贝,你认识吗?
2.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宝贝,还不止一件呢?(板书课题:两件宝)
3.“件”是个生字,谁会记?我们平时会说一件什么?
(二)学习活动一:寻找两件宝
1.我们的两件宝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儿歌,找一找。
2.请你数一数,这首儿歌有几句话?
3.读书的时候要注意“不”的读音。
4.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读书挑战赛,你可以挑战读两句,可以挑战读三句,也可以挑战读五句。
5.我们一起来认一认“有”字。(出示“有”字)
6.还有一件宝呢?用手指一指。你能用上“和”把两件宝连起来说吗?(出示“和”)
(三)学习活动二:认识两件宝
1.这两件宝有什么本领?它们会做什么呢?请你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2.人会用手做很多的事情。你会做什么?
3.大脑会什么呢?像你们这样动脑筋、想办法就叫“思考”。
4.大家把这句话读好,夸夸我们的两件宝。
(四)学习活动三:使用两件宝
1.怎样用好这两件宝呢?请你在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2.我们再来写一写“又”,(出示“又”)范写“又”,学生在书本上书写,认读。
3.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中间就可以用“又”连起来。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4.为什么要用手又用脑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在书中找答案,还可以联系你的生活,说一说你的感受。
5.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我们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就叫“创造”(板书:创造)。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6.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有很多伟大的创造发明,你认识他们吗?(出示:仓颉创造出了汉字,黄帝创造出了车和船)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手又用脑,不断地去创造,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7.小朋友们好好学习,用好两件宝,争取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话。
(五)作业设计
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7《两件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思考
创造
教学反思
《两件宝》是一首充满童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旨在让学生明白双手和大脑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解决问题的宝贵财富。上完这堂课,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反思。
1.时间把控欠精准,识字写字部分耗时偏长,致后面拓展延伸环节仓促收尾,学生诸多精彩想法未充分分享展示。
2.多媒体运用存在局限,仅展示图片辅助,若能引入相关动画视频,可多感官刺激学生,加深对“做工”“思考”理解。
3.教学改进措施
(1)强化识字写字分层教学,纠正读音、规范书写;对学有余力学生,拓展识字量、提升书写艺术性。
(2)优化教学设计,精细规划各环节时长,为拓展环节预留充裕时间,同时灵活调配,依课堂生成及时调整节奏,确保教学任务完整高效完成。
(3)丰富教学资源,融入契合教学点图片,视频,让课堂形式更灵动、内容更具吸引力,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与价值。
通过此次反思,我明晰了《两件宝》教学中的优劣之处,后续教学将持续改进方法、完善设计,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旅程中收获更多成长与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