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孙权劝学 第1课时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孙权劝学 第1课时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26:19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新课导入
我对“劝”字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孙权劝谁,为什么要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么样。
我对“学”字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学的是什么。
说说你对题目《孙权劝学》中哪个字或词比较感兴趣。
我对“孙权”比较感兴趣,我想知道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素养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检测的方式,能正确写出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并背诵文章。
2.通过正音、断句、节奏等古文朗读方法应用训练,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并梳理识记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重点)
4.通过品析相关词句,能够揣摩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出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重点)
5.拓展阅读关于“读书、学习”的文章,从中获得开卷有益的启示。(难点)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读文·知节奏
任务三 翻译·明文意
任务四 积累·文言知识大比拼
任务五 探寻语言的艺术
任务六 精读研析,感知变化
任务七 再读课文,感知角色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文体知识、相关人物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为人温良恭谦、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持之以恒。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资治通鉴
体裁
编年体通史(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时间跨度
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内容简介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01
02
03
了解孙权
籍贯 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政治成就 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身份 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人物评价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策(孙权兄长)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 字仲谋
(182-252)
籍贯 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
政治成就
身份
人物评价
孙策(孙权兄长)
相关人物
人物 简介
吕蒙 (178-219),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人物 简介
吕蒙
鲁肃
字音
卿(   )  涉猎( )
岂(   ) 邪 (   )   
遂(   )  孰若(   )
qīnɡ


suì
shè liè
shú
读文·知节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标注断句,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应注意的方面。
2.【活动】小组朗读大pk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朗读,抓住人物性格,读出人物语气。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完后,可在课文中作简单的批注,用/标注断句,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应注意的方面。
温馨提示:在批注时注意断句,注意批注声音的轻重、长短和语调。
评分标准 得分所需技能
超出标准 1.能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中人物的的感情基调
2.能准确概括两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符合标准 1.能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2.能较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基本符合标准 1.能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2.能较完整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不符合标准 1.不能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2.片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朗读
① 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字音,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读音。)
② 圈出文中你认为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其读音的字,并说明理由。
如何划分节奏?
①根据句子成分断句
②借助文言虚词(句首、句尾词)断句
③记住文言语法固定结构断句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ɡ)/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ɡēnɡ)/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明文意



参考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内容,注意字字落实,自己不会的地方可以就近求助,四人小组做好展示准备。
要求:一人读句,一人解词(重点词语), 一人译句,一人分析。
参考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内容,注意字字落实;自己不会的地方可以就近求助。四人小组做好展示准备。
要求:一人读句,一人解词(重点词语), 一人译句,一人分析。
评分标准 得分所需技能
超出标准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准确的自主翻译重点词句和全文。
符合标准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小组合作翻译重点词句和全文。
基本符合标准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在老师的指点下翻译重点词句和全文。
不符合标准 不能翻译重点语句和全文。
小贴士
翻译小提示
①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③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课文翻译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译 文
(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道,当权。
推托。
事务。
(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译 文
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只,只是。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译 文
到,等到。
经过。
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同有学识的人分开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译 文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译读·翻译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积累·文言知识大比拼



【活动】同桌之间组成一小组,分别整理本文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文言现象,展开对抗竞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
文言积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①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②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③ 博士 古义: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古义:推脱; 今义:美好的词语。
古今异义
更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①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②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蒙乃始就学。
就 古义:靠近,文中引申为从事;
今义:就。
及鲁肃过寻阳。
及 古义:到……的时候;
今义:以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动词,掌管,担当)
(助动词,应当,应该)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副词,表程度高或范围广,十分)
(敬辞,年长)
一词多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介词,用)
(认为)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了解)
(知晓)
①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省略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状语后置 “蒙以军中多务辞”。
卿言多务,孰若孤(多务)?
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文言句式
孤 :古时王侯自称;
卿 :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
表示爱称;
大兄:长兄,吕蒙对朋友辈鲁肃的敬称 。
三个称谓语
“吴下阿蒙” 和 “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泛指吴地;
阿蒙:即吕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后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刮目相待
刮:擦拭。
刮目相待: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指别人有了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两个成语
课堂回顾:
1.我可以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吗?
2.我能准确的翻译课文吗?
3.我积累了哪些文言知识呢?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