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2、乡下人家——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2、乡下人家——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3: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2、乡下人家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字词。
我 tà( )着欢快的步伐回家,只见远处艳丽的 fèng xiān( )花zhuāng
shì( )着 dú tè( )的小院,孩子们 dūn( )在屋檐下玩耍,母鸡妈妈 shuài( )领着一群小鸡有 xù( )地从门前走过。这gòu chéng( )了一幅 hé xié( )的农家风光图。
2、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率领(shuài) 偕音 捣衣
B.鸡冠(guān) 觅食 踏步
C.朴素(bǔ) 附近 天高地阔
D.鲜嫩(lèn) 照例 甜密
3、下列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倘若——如果 B.华丽—朴素
C.照例——照样 D.情景——场景
4、把句中画线部分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出来。
①他们很健谈,谈论的话题很广,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聊起来没个完。
( )
②夜深了,明月高照,周围一片安宁,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 )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不论……都…… 虽然……但……
(1)乡下人家,(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3)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6、用“\”画掉每组里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凤仙 芍药 鲜花 大丽菊 鸡冠花
(2)丝瓜 苦瓜 南瓜 冬瓜 哈密瓜
(3)母鸡 老鹰 狗 猪 鹅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
B.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
C.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D.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B.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C.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
D.如果你走到碧波荡漾的小河边,所以你会看到鸭子在水中觅食。
9、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B.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C.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D.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和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交叉来描写的。
B.作者通过本文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C.本文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D.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画面感,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独特迷人的田园风景画。
11、按要求写句子。
(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A.吃得很多 B.吃的时间很长 C.吃的地方很开阔,心情很放松),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①这句话是全文的 句,抒发了作者 之情。
②请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4)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右图是小语乡村采风时拍摄的照片,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三、碰撞书本。
12、赏析句子练习。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中“成群”说明了 ,一个“ ”字用得很好,让我们感受到春笋的长势之快和春季勃勃的生机。
(2)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描写了母鸡与雄鸡的活动,“ ”一词体现了母鸡神气的样子,“ ”一词体现了雄鸡的风姿,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
之情。
1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课文按照 的空间顺序和 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突出了
、 、 、 、 、 六个生活图景,展现了乡下人家 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 的美好品质。
四、感受阅读。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这段话的描写像一幅图画一样,请你给这幅图画命名 。
(2)画线句子中“它们”指的是 、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之情。
(3)“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
A.吃得很多。
B.吃晚饭的时间很长。
C.吃晚饭的地方很开阔,心情很放松。
15、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二)。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 织 织 织啊 织 织 织 织 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给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选段中的“它们”指的是 。
(3)在这“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的“歌声”体现的是乡村的安静还是吵闹呢 为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6、课外阅读(一)。
青青的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每到六月,北屋前,火红的石榴花引得蜂儿嗡嗡地闹着。 我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地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我接着迅速旋紧盖子。 过段时间,我又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放走它。
如今,庭院已经被父母装点得更为绚丽。 爬山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 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 丝瓜、弯的 北瓜从藤上垂下。 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 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铺开,西墙挂满了 葡萄。 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1)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请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自然段描绘了一幅 图。
(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来突出庭院的“绚丽”呢 请用“ ”圈出来。(至少圈出 6个)
(4)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庭院的
之情。
(5)对比阅读本文与课文《乡下人家》,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描写了美丽的乡村风光。
B.开头的句子都是文章的中心句。
C.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7、课外阅读(二)。
炊 烟
佚 名
在山里走了大半天,正在又累又饿的时候,我看见了远方山间的炊烟。它轻轻地飘荡着,无声无息地呼唤着我加快脚步。
两间小木屋,普普通通。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特有的光彩。 “客人来啦,快进屋吧!”没等我开口,她就笑着叫起来。我说:“能不能……请你们……弄一点儿吃的 ”我很不好意思。 “那还要问 坐下,先喝碗茶!”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茶,又烧火为我煮吃的。她把那锅一连洗了三遍,红薯、白菜在山溪中洗得干干净净。
不一会儿,白白的大米饭,香甜的红薯,几碗新鲜蔬菜,一盘喷香的腊肉,就放到了我的面前。“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竟是这么美的午饭! [A]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地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地告诉我:“我有两个女儿,到山外读书去了,寄宿在学校。我想让她们将来都读大学呢! 现在山里人富了,什么也不愁,就指望孩子有出息。”她笑了。
吃饱喝足,该继续赶路了。我掏钱给她。□钱□她又笑了□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跟主人道过谢,我站起来,想与主人告别,发现背包变沉了。我打开一看,包里竟塞满了黄橘。[B]“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解渴。”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
我走了。他们肩并肩站在小木屋前,不停地向我挥手。“再来呀!”他们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再来是没有机会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的飘动着的炊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声无息:
吃饱喝足:
(2)在第四自然段的“□”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第一自然段中的“ ”一词表明时间长,“又累又饿”说明“我”
;从第二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 ”
“ ”这些短语可以体会到女主人尊重客人,在精心为“我”准备饭菜。第二自然段中“我说:‘能不能……请你们……弄一点儿吃的 ’”一句,省略号的作用是 ,这句话写出“我” 的处境和 的内心。
(4)从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中,可看出人物性格分别是( )( )。
A.质朴、憨厚 B.勤快、大方 C.怯懦、胆小 D.利索、泼辣
(5)为什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的飘动着的炊烟”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8、“踏足美好·打卡乡下人家”活动结束之际,同学们纷纷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1)乡下人家的冬天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动笔写下来吧!
冬天来了, 。冬天的乡下,景色就在这一个个脚印中,就在这一片片欢乐声中。
(2)照样子,为你打卡的乡村写一句宣传语。
例: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杏花村)
参考答案
1、踏 凤仙 装饰 独特 蹲 率 序 构成 和谐
2、B
3、B
4、①天高地阔 ②月明人静
5、不论……都…… 即使……也…… 虽然……但……
6、鲜花 哈密瓜 老鹰
7、D
8、D
9、B
10、A
11、(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唱起歌来。 (2)C
(3)中心 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
(4)不论前面的路有多艰难,不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他都坚定地大步向前,追寻他的梦想。
(5)门前的青竹,散步的鸡群,屋旁小溪里畅快游泳的鸭子,都是人们的好友。
12、(1)竹笋多 探
(2)率领 大踏步 热爱
13、房前屋后 春、夏、秋三季与白天、傍晚、夜间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放图 雨后春笋图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 朴实自然、和谐别致、充满诗意 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装点家园、装点生活
14、(1)院落晚餐图
(2)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归巢的鸟儿 对乡下人家田园风景美如画的赞美
(3)C
15、(1),,,!,,,,!
(2)纺织娘
(3)体现的是乡村的安静。正因为乡村特别安静,所以才能清楚地听到纺织娘的歌声,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突出了乡村夜晚的宁静。我从中可以体会到
作者对乡村夜晚的喜爱之情。
16、(1)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2)儿童捉蜂
(3)爬山虎 瓜藤 丝瓜 北瓜 金银花 葡萄
(4)喜爱、赞美及深深的怀念
(5)B
17、(1)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没有动静。吃饱喝够了,形容吃得舒服。
(2)“ ”,“,。,!”
(3)大半天 急需休息,补充食物一连洗了三遍 洗得干干净净
(4)AB
(5)因为小木屋主人的大方淳朴和他们对“我”的无私帮助深深打动了“我”。
表达了作者对小木屋的主人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18、(1)屋前的棚架上积满了雪,雪地上,小动物留下了足迹——“小梅花”“小扇子”“小竹叶”……孩子们则快活地在这冰天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
(2)中国常德桃花源,牵动世界两千年。(桃花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