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青藏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知道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
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音乐——《青藏高原》
一曲天籁之音把我们带进了我国的哪个地区,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谁去过请举手?它真的离我们这么遥远吗?想不想在我们旅游考察队的带领下先欣赏一下雪域高原的魅力?(师生边听音乐边欣赏)
青藏地区不但景色迷人,物产也富有。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青藏地区去领略它更多的风采。
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旅游考察队整理的幻灯片——青藏地区风景组图
老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出你已了解的知识点和本节课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
老师:板书——青藏地区
(二)新课讲解
1、先锋考察队
以各考察队为单位讨论,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引领大家学习,准备时间3分钟。
学生:先锋队代表给同学们解释制作的幻灯片:1.介绍其中图片的意义,2.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21教育网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 )自治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省和( )省的西部;被( )、( )、( )、( )、( )山脉环绕;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 )左右。
(2)本区的气候特点表现在:( )、( )、( )。
(3)大部分人口以( )族为主,多信仰( )教,其宗教圣地位于( ),他们的主要食物为( )。21cnjy.com
生态队代表为该队做评价。
老师评价:该队代表注重了读图记忆学习法,体现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值得我们学习。
过渡:下面看生态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
2、生态考察队
学生:生态队代表给同学们讲解制作的幻灯片:
(1)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观察本区珍稀动物图片。
(2)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
(3)由先锋队为该队做评价。
(1)本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指( )、( )、( ),它们的源头组成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为什么本区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
(3)本区为什么会雪山冰川众多?也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 )。
(4)本区有哪些珍稀动物: 、 、 。
老师评价:该队代表同样注重了读图记忆,介绍清晰、条理,普通话很甜,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补充:为突出本区的地势特点——海拔高,引用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让同学们理解感悟。21·cn·jy·com
过渡:下面请资源队和农业队代表为同学们展示:
3、资源考察队
搜集当地的矿产及能源介绍给同学们。
学生:(1)资源队代表为同学们介绍幻灯片中每一幅图片的代表矿产及能源。
(2)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解释其能源存在的原因。
(3)由农业队为该队做评价。
老师评价:该同学虽然有点紧张,但总结能力非常棒,还引领我们复习了以前的知识,让我们理解深刻。
过渡:看我们的农业队代表已经迫不及待了,快展示吧:
4、农业考察队
学生:农业队代表给同学们解释制作的幻灯片:
(1)给同学们展示本区代表农作物和代表牲畜图片,引出问题——它们的毛都比较长,为什么?
(2)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本区的农牧业视频,解决教学重点。3.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
(3)由资源队代表为该队做评价。
(1)本区主要的农作物(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它们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 )谷地,为什么分布在谷地里?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原因( )。2·1·c·n·j·y
(2)本区的主要牲畜有( )、( )、( ),其中( )被称为“高原之舟”。它们的毛都比较长,为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老师评价:该队代表不仅给我们展现了当地的农牧业图片,还为我们准备了视频资料,让我们在兴趣中就学会了知识,为他组的准备充分大家鼓掌。21·世纪*教育网
老师补充:请同学们注意本区农业的分布要会填图,指图引领学习一边。
过渡:高寒的环境下分布着特殊的农牧业,那么高寒的环境下,这里的交通又是怎样的呢?请交通1队和交通2队代表为我们展示:www-2-1-cnjy-com
交通考察队1
学生:(1)交通2队代表结合制作的幻灯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提出要克服世界性三大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1-c-n-j-y
(2)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青藏铁路工程组图,感悟铁路修建的艰难
(3)组织同学们在图片感悟中展开深入探究:
(1)本区过去的交通方式主要有( )、( )、( )。
(2)解放后的交通以( )为主,请读图分析,并做连线题,加以巩固。
学生:(1)交通1队为大家展示了解放前的交通图片并讲解它们的艰险,
(2)讲解解放后交通的巨大变化,并突出本区主要的交通方式——公路,引领学生做了各公路连线题,加以巩固理解。www.21-cn-jy.com
(3)以问题引出本区建成了唯一的一条铁路——青藏铁路,由交通2队继续为我们展示。
交通考察队2
(3)本区于2005年10月铺成第一条铁路( ),人们把它称之为( )。
(4)青藏铁路北段起点:_____止点:_____;南段起点:_____终点:_____
(二)人人关注社会热点——青藏铁路
(1)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2)说一下你的先见之明: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
学生:先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将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组间答疑活动。 21*cnjy*com
教师:调控课堂、及时点拨;利于幻灯片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补充答案,全面理解
青藏铁路:
1、青藏铁路北段起点:_____止点:_____;南段起点:_____终点:_____
2、合作讨论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3、说一下你的先见之明: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
参考答案:1、西宁;格尔木;格尔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萨;2、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多年冻土;脆弱的生态环境;3、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国防;促进了西部大开发。【来源:21cnj*y.co*m】
(三)小结
走进生活 大家谈:
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谈谈对青藏地区的未来发展有何设想?
(四)例题
1、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位于: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青藏地区的代表牲畜:
A、藏羚羊 B、雪豹 C、企鹅 D、牦牛
3、青海省主要的农业区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河套平原 C、湟水谷地 D、宁夏平原
4、关于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
B、拉萨目前还没有航空港;
C、骆驼是当地重要的运输工具; D、青藏铁路建设最困难的是西宁到格尔木段;
参考答案:1、B;2、D;3、C;4、A。
(五)练习
读图填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主要山脉:A B C D E
(2)主要河流:1、 2、 3、 【版权所有:21教育】
(3)三江源头中还有哪条没画出来 ?你能否将其画上。(图片见幻灯片)
学生:自主完成,默写在导学案中。(约3分钟)
老师:调控做题时间,安排学生做题要求。
学生:同桌交换导学案,由本节课表现较差的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答案。全体同学做评价,并给同桌的答案打出合理的等级。最后做错题的同学由同桌帮助纠正,全对的同学整理笔记。(约3分钟)
(六)拓展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请你在课下搜集资料,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存在哪些问题,并为之出谋划策。
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调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存在哪些问题,并为之出谋划策。
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并自主组合,参与小组调查活动
(七)总结
青藏地区知识树
学生:结合各代表队的精彩展示,根据幻灯片中提供的知识树,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巩固5分钟,并查找自己仍不明白的问题,向组内或老师求助。【出处:21教育名师】
老师:展示幻灯片——知识树,课堂巡回、答疑。
(八)板书设计
青藏高原
1.位置、范围
2.气候
3.面积、人口
4.矿产资源
5.农业
6.交通
教师:倡议大家长大后建设祖国、建设边疆,并寄语同学们:为建设祖国、建设边疆而努力学习!
青藏地区
范围、面积、人口
自然环境
珍稀动物
青藏铁路
交 通
矿 产
日常习俗
农牧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0张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2、运用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高寒环境中形成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2、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农业、牧业和交通的影响。
导入
青 藏 地 区
西 藏 牧 区
青海湖
藏北高原
昆 仑 山
青藏铁路
高原冰川
雅鲁藏布江谷地
A
B
C
D
E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 自治区、 省和 省的西部;被 、 、 、
山脉环绕;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 左右。
2、本区的气候特点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锋考察队
A
B
C
D
E
3、大部分人口以 族为主,多信仰 教,其宗教圣地位于 ,他们的主要食物为 。
西藏
青海
四川
天山
昆仑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21%
1%
高寒
藏
喇嘛
拉萨
糌粑
1、本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指( )、( )、( ),它们的源头组成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是( )。
2、为什么本区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
3、本区为什么会雪山冰川众多?也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 :( )。
生态考察队
4、本区有哪些珍稀动物: 、 、 。
A
B
C
D
E
资源考察队
水能
太阳能
羊八井地热蒸汽田
煤 石油 钾盐
高寒
青 稞
农业考察队
农业考察队
1、本区主要的农作物 、 、 、 ,它们主要分布在 谷地和
谷地,为什么分布在谷地里?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原因 。
2、本区的主要牲畜有 、 、 ,其中 被称为“高原之洲”。它们的毛都比较长,为什么?
青稞
豌豆
小麦
油菜
湟水
雅鲁藏布江
光照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防寒保暖
溜
索
独
木
桥
羊
肠
小
道
解放前
交通考察队
现在的交通以( )为主,请读图分析:
交通考察队
★
连一连:
将下列公路名称与其起止点连接起来:
川藏公路 下关——芒康
青藏公路 拉萨——叶城
新藏公路 拉萨——西宁
滇藏公路 拉萨——加德满都
中尼公路 拉萨——成都
3、本区于2005年10月铺成第一条铁路( ),人们把它称之为( )。
公路
青藏铁路
天路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北段从西宁到格尔木的建成,加速了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建设。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
2001. 6 全线开工
2002.6 青海段开始铺轨
2004 .6 西藏段开始铺轨
2005.8 通过唐古拉山口
2005.10 全线铺通
2006.7 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
1、青藏铁路北段起点:_____止点:_____;南段起点:_____终点:_____
2、合作讨论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
3、说一下你的先见之明: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
青 藏 铁 路
高寒缺氧 空气稀薄 多年冻土 脆弱的生态环境
● 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加强民族团结 ;
● 巩固国防;
● 促进了西部大开发
西宁
格尔木
格尔木
拉萨
关注热点
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谈谈对青藏地区的未来发展有何设想?
走进生活 大家谈
小结
1、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位于: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青藏地区的代表牲畜:
A、藏羚羊 B、雪豹 C、企鹅 D、牦牛
3、青海省主要的农业区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河套平原
C、湟水谷地 D、宁夏平原
4、关于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四通八达;
B、拉萨目前还没有航空港;
C、骆驼是当地重要的运输工具;
D、青藏铁路建设最困难的是西宁到格尔木段;
C
B
D
A
例题
图中主要山脉:A B C ,
D E .
主要河流:1、 2、 3、
A
B
C
D
E
1
2
3
三江源头中还有哪条没画出来 ?你能否画出来
练习
昆仑山
天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三 江 源 地 区
拓展
青藏地区
范围、面积、人口
自然环境
珍稀动物
社会热点—青藏铁路
交通
矿产
日常习俗
农牧业
总结
1.位置、范围
2.气候
3.面积、人口
4.矿产资源
5.农业
6.交通
青藏地区
板书设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青藏地区》练习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昼夜温差大 B.地热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D.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2.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湟水谷地
C.河西走廊 D.柴达木盆地
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
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时间安排在7月至9月,并准备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氧气包等物品.小明考察的目的地可能是( )2·1·c·n·j·y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5.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C.该地区位于青海省
D.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6.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B.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源头所在地
C.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
D.雅鲁藏布江谷地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7.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空气稀薄 B.高原峡谷众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坡度陡峻
8.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三省 D.三江源地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B.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西北地区
C.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D.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湖泊水
10.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主要分布在(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1.因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拉萨
12.青藏地区主要作物有( )
A.小米、青稞 B.青稞、豌豆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13.青藏高原的耕作业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低的河谷谷地
B.山地、高原中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地区
C.绿洲分布区
D.高原土壤条件好的草原区
14.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区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自然特征是“高”和“寒”
B.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边缘
D.本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15.青藏地区的居民日常主食主要是( )
A.米饭 B.糌粑 C.馒头 D.面条
16.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A.光照足,太阳辐射强 B.地势低,气温高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耕地多,土地肥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7.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一,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2)图中河流A是 ,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3)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 ,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4)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图乙为该民族传统服饰,该民族服装与下列哪个气候特点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A.气候寒冷 B.昼夜温差大 C.气候干旱 D.日照强烈
(5)该地区自然、人口分布情况为 .
A.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宜人,人口较多
B.地表崎岖,山高谷深,森林广布,人口稀疏
C.海拔高,日照强,气候温和湿润,人口稠密
D.高寒缺氧,雪山连绵,风景秀丽,地广人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形成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昼夜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太阳能十分丰富;地热资源是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释放的一种热能,和高寒无关.www-2-1-cnjy-com
【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特征带来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答案:AB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3.答案:C
解析:【分析】A、青藏高原气候高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A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故B不符合题意;
C、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故C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D、青藏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 956千米,中间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故D不符合题意.2-1-c-n-j-y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4.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缺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携带物品要以轻便实用为主,减轻登山者的负担,同时尽量携带吸氧用具,以预防高原反应(因缺氧导致胸闷、气喘吁吁等症状);青藏高原大气透明度好,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强,紫外线照射强烈,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可以避免光线过强造成的伤害;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高原上比平原地区气温会低很多,因此要带上羽绒服等御寒的衣物.据此判断张扬考察的地区可能是青藏地区的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点评】利用平时所学的知识,合理想象出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
5.答案:B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海省,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区域由于不合理砍伐、放牧、耕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点评】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分析】A、西北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B、西气东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B不符合题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故C符合题意; 21*cnjy*com
D、柴达木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 ( http: / / www.21cnjy.com )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故D不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7.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铁路修建中的不利因素,属于基础性题目.
8.答案:D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9.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点评】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根据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青藏地区的畜牧产品,牢记青藏地区的农牧产品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熟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答案:D
解析:【分析】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分布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由于太阳能丰富,西藏省会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21*cnjy*com
【点评】考查了拉萨的别称,常见的中考选择题.
12.答案:B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要理解记忆.
13.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在河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带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农业特色.
14.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边缘,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同时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国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评】青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5.答案:B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主要种植青稞,用青稞面做的糌粑是当地人们的主食.21cnjy.com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主食,内容基础.
16.答案:A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
【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特征,理解掌握.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7.答案:(1)地形地势;(2)雅鲁藏布江;地势较低,气温较高;(3)牦牛;(4)藏;B;(5)D.21·cn·jy·com
解析:【分析】(1)青藏地区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边缘线是划分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所以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来源:21cnj*y.co*m】
(2)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A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3)甲图中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4)青藏地区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
(5)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高寒缺氧,景观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区域地广人稀.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