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7 11: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九课 对外开放
《春天的故事》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 中国 啊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老人指的是谁?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1.背景:
2.开始:
3.特点:
阅读教材,概括分析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特点、开始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阅读教材及P42:说一说,经济特区是哪几个城市。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
因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
是因为它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
因为它对着台湾。”
经济特区的建立
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经济特区的代表——深圳
美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材料一:深圳在各方面体制改革中,走在前面,为全国推进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
材料二:深圳积极吸收和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加工贸易和中外合资合作及外商独资企业,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材料三:深圳坚持服务全国的大局,发挥各方面优势,开展与各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辐射和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区作用。
深圳的地位
对外开放的“窗口”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汕头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①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有利于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③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④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天津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广州
湛江
北海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线
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哪些沿海城市?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长江
三角洲
闽南
三角洲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
珠江
三角洲
海南岛经济特区
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1985年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1990年在哪里建立开发区?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线

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改革开放以前,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
珠江三角洲
海南岛经济特区
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重庆
武汉
满洲里
乌鲁木齐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昆明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
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为什么?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时间: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网友:煤炭工人)中国加入WTO是一件好事当然对我们有利。
(网友:纺织工人)中国加入WTO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网友:汽车工人和农民兄弟)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来说
简直是雪上加霜,生意难做啊!
如果你也是网友之一,你将如何跟帖
请联系现实阐述你的理由.
来跟帖
WTO
对加入WTO的评价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机遇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动中国GDP的增长
探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
加入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分析这段材料,说说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对外开放
1980年,4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上海浦东)
多层次
有重点
点线面
对外开放
新阶段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机遇
挑战
课堂小结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
2.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率先( )
A.开始农村改革 B. 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经济特区 D. 进行城市经济改革
课堂训练
D
C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