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教学课件
人教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材料二: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革命爆发前的俄国社会状况。
二月革命
材料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类 棉纺织品 生铁 熟铁 煤炭 铁路
增长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②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依然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战期间,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农民反抗和工人罢工不断,国内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③ “一战”削弱了俄国,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一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上流社会举行豪华酒宴
看你会不会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B.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源
C.俄国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
D.一战激化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二月革命:
时间
地点
结果
性质:
1917年3月
俄首都彼得格勒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口号:“打倒沙皇”“打倒战争”
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人民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但惨败
和平发展
不要战争!要面包!
国内形势严峻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是“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十月革命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50万工人士兵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
武装起义不可避免
十月革命
时间
领导者
总指挥部
特征
结果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15日)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斯莫尔尼宫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权。
取得胜利
斯莫尔尼宫
冬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彼得格勒起义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根据表格,归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
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政权:苏维埃政权
法令:《和平法令》
政府:苏维埃政府
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主席:列宁
(1)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2)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3)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5)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6)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三年国内战争胜利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措施:
国外
国内
联合起来
三年内战
(1917——1920)
不甘失败!
制度不同!
苏俄单独退出一战!
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统一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影响:苏俄粉碎了国内外的叛乱和干涉,巩固了新生政权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国内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
组建红军
十月革命的评价
1、十月革命的性质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
——《全球通史》
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影响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1)对人类历史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十月革命的评价
2、十月革命的影响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对世界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十月革命的评价
(3)对俄国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十月革命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打开了大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反思完善】
列宁与十月革命
革命进程
历史背景
历史意义
社会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矛盾
二月革命
推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
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
鼓舞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