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细节描写
作文专项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为细节描写。运用细节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旨、创设环境氛围等。
作用:以小见大、画龙点睛
外貌细节指对人物身材、容貌、服饰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如《老王》中,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时,“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的外貌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老王进入生命末期的状态。
外貌描写
神态细节指对人物脸部细微表情的描写,它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如《卖油翁》中,“睨之”的神态细节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不以为意,而“微颔”与“自矜”相对,表现卖油翁沉着内敛的性格。
神态描写
(1)动作细节可以是一连串的动作,如“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杨绛《老王》)运用了动作描写,准确贴切地写出了老王来我家时的状态,体现了老王病重报恩的可贵品质。
动作描写
(2)可以是某一个典型化的动作。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阿长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动作细节,刻画了阿长粗俗率性的性格。
动作描写
语言细节主要指那些既能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又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特殊话语。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误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的语言细节,表明阿长没有文化,连书名都不知道,也暗含了她买书的不易,表现了她对“我”的关爱。
语言描写
这里说的景物细节指对人物形象或作品主题有特殊表现意义的景物细节描写。如《秋天的怀念》中,“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一句,以飘飞的落叶这一景物细节衬托“我”当时凄凉的心情。
景物描写
示例:
①只见他磨着一把锋利的刀,突然,他飞快地拿起一块猪肉,把手腕一侧,将刀口对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另一只手按住猪肉,刀一发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划,皮肉分离,猪皮上没有带着一丁点的肉屑。
②摊位上的女老板招呼着主顾,顺手将四五个深绿色的塑料小筐递给想要自个儿挑鱼的人,她两三下把砧板刮干净,陆续接过顾客选中的鱼开始处理。大的鱼,她用刀背一下狠狠地拍晕,再抽出刮鳞片用的器具在它身上飞快的划过。依照不同买家的不同要求,有的剁成一圈一圈,有的则保留整尾完整;捞过小的鱼,她又拿起剪子把头下的鰓直接截去,她熟练地捏住鱼的脑袋,把剪子伸进鱼嘴中浅浅的一勾,把鱼皮整张撕拉下来。洗净主顾要的鱼,打包好之后就交给专门算账的年轻小哥,再顺便把蠢蠢欲动要爬出水面的鲍鱼和螃蟹轻轻推回水里,弯下腰捞起小虾和叫不出名的贝壳类动物,给不懂得挑的顾客介绍新鲜度和价位,一旦顾客有需要,她又迅速回到刀板前处理生鱼。
方法指导
一个前提:观察生活
过段日子我再去时,武净已被烧制好了。身披赤金间黑甲,内衬绿布红边纹饰衫,有力的小腿显露,黑靴黄帽。最出彩的那双眼睛,仅是黑彩点缀,却透出一股肃杀之意,让人望而生畏。
——《遇见泥塑》
方法指导
一个前提:观察生活
一条条肠粉的奇妙旅程常常在他们手中纷生雅趣,阿伯磨浆舀粉,井然铺陈在蒸板上,打下一个鲜嫩的滑蛋,均匀铺上一层芽菜,静待几分,一条肠粉就冒着腾腾热气,便雅然登场。而阿姨迅速接过,未待其香漫起,便将一勺褐色的酱料淋上去,最后再撒上爆香的菜铺丁点缀,芬芳扑鼻,让人欲罢不能。
方法指导
一个原则:紧扣主题
从那以后,你就一直“守”着我。这一“守”就是几十年。大漠深处,风沙弥漫、昼夜温差大,你的工作环境也极其恶劣。你的辛苦,其实我都看在眼里。来到这里,你只能住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宕泉河水。长年的案牍劳形,加上大漠风沙的磨砺,你的脸上和手上都刻下了道道的印痕。看到这些,我是多么心疼啊!但在你的神情中,我却看不到丝毫的抱怨。
你有夫有子,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坚守着这里。这是因为你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离开了这个“家”,我身上的光芒和生命,很快就会被黄沙所埋没。这里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你奉献了一辈子的另一个“家”——敦煌。你总说,你离不开我,实际上是我离不开你呀!锦诗!
——《致那大漠风沙里的坚守》
方法指导
两个方法:借用“镜头”
(一)放慢镜头
轻支起木偶,水壶口倒下洁净温水,毛笔吸足温水,一遍遍拂去木偶上灰尘。笔尖轻沾颜料,细腻的笔尖给木偶的衣袂补色,轻柔如云捏细雨,如雪化池水。笔尖揉散颜料,高贵典雅的红紫配色,点缀少许雪白,墨黑相映。少顷色干,提拉铁枝,木偶便作揖舞动。
——《这一次,我全力以赴》
方法指导
(一)放慢镜头
冷不丁,又是一朵花朵悄悄飘落在我的脸颊,继而又轻轻地,在风的护送下,悠悠然然地翻飞着,粉红色的身体东飞一下,西飞一下,最后落在我的脚边,那残瓣上好像清晰地印着一个‘秋’字。
方法指导
(二)拉近镜头
老人戴着个啤酒盖厚的老花镜,借着一豆灯光,用一手握着铁翘,一手挥动木槌,对着桌上的木头一下又一下地镌刻。他双唇紧抿,神情严肃,花白的小羊须轻颤、沾上了细小木屑、一块木头,便在他的手下,渐渐有了形状,有了生命。
——《展翅》
方法指导
(二)拉近镜头
他眼角的笑纹仿若镜湖泛起的连漪,眼里是对书法藏不住的热爱。
——《遇见墨香》
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位年纪不大的小哥,他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我们点餐,他就会准时送达。
他背着一个外卖包在小区里奔跑,汗流浃背,他肯为了一个好评而不断地迈开一步步脚步,只要有订单,他定会拼尽全力准时送达,如果订单超时了,他会对客人说:“对不起,这单没能按时送达,给您的用餐带来了麻烦,祝您用餐愉快。”
到了每一家都会说:“谢谢您,祝您用餐愉快。”送完一家,有时他坐在楼梯口狼吞虎咽地啃着馒头,吃完后就继续忙。
你来试试:修改下面片段:
在我们家的小区,常碰见一位外卖小哥,他年纪不大,二十来岁,理着短短的寸头,因为时常带着公司统一分配的安全帽,他的额头被勒出一道浅浅的、红红的印记。小哥带着一副黑框眼镜,夏天见他,镜片常被他因奔跑而散发的热气熏得雾蒙蒙;冬天见他,镜片常被口罩上方呼出的热气也熏得雾蒙蒙。刮风时见他,他常常是一手提着外卖,一手对着手机上的地址,跑起来还要不时抽空扶一下顺着鼻梁往下滑的眼镜;下雨时见他,他会一边说着:“这是您的外卖,祝您用餐愉快。”一边用袖子囫囵擦着眼镜上的水滴,似乎是怕自己这狼狈模样太过失礼,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差评”。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我们点餐,他总会准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