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项指导:结构清晰严谨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专项指导:结构清晰严谨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9:52:51

文档简介

结构清晰严谨
一线串珠
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
八月既望,天高云淡,草木葱茏之势不减。那时,我常站在树下,仰起脑袋,伸长脖子,为站在梯子上帮我打核桃的爷爷呐喊助威。
我年幼时,爷爷身强力壮,手执钢管,呼呼生风,宛若威武的将军。核桃应声而落,有的摔烂了绿皮,汁水四溅,有的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我呢,瞅准时机,迅速捡起核桃装在篓子里。从梯子上下来的爷爷便熟稔地帮我剥核桃,只见他敲开核桃的青皮,用夹子轻轻一夹,壳便破开,露出白似青玉的核桃仁。我含一颗在嘴里,竟吃出了春天的味道。
知否知否,坐在梯子底下的我,尝尽了核桃仁的香甜,获得了被爷爷宠溺的快乐。
后来,年岁渐长的我,看见梯子就跃跃欲试,爷爷没有一味地阻挡,而是小心翼翼地扶好梯子,鼓励我向上爬。我从未想过,这核桃树竟然这般高耸,好在爷爷有力的臂膀稳稳地钳住梯子,让我的心逐渐安定下来,开始享受梯子顶上的美好。我看到了树上藏于叶底的鸟雀,看到了远处的袅袅炊烟,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似的,眼角眉梢都挂着笑。
知否知否,站在梯子上的我,体验了高处的美好,获得了爷爷对我的关爱与鼓励。
现在,老态龙钟的爷爷笑吟吟地靠在躺椅上,抽着旱烟,看着我灵活地爬上梯子,站稳,敲击,核桃落在土地上,扬起的尘埃像小行星在宇宙间自由穿行。等核桃落得差不多了,我便下了梯子给爷爷剥核桃,一如当年他给我剥那样。爷爷接过一颗,含在嘴里,笑眯眯地看向我,犹如时光复刻。
知否知否,坐在爷爷身边的我,看着他微笑的脸庞,内心无比满足。
如今,核桃树依然葳蕤,梯子依然紧紧地倚在树上。我日渐长大,爷爷却日渐衰老。十五年光阴流转,留给我的是满满的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
点评:
作者采用“一线串珠”式的结构,用“梯子”这一事物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将一组与梯子相关的回忆连缀成篇。全文共记叙了三个与梯子相关的片段,一是年幼时的“我”在梯子下看爷爷为“我”打核桃;二是年岁渐长的“我”试着爬上梯子亲自去打核桃;三是现在的“我”灵活地爬上梯子给爷爷打核桃。这些与梯子相关的快乐回忆,全是爷孙之间满满的爱,文章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情感真挚。
家灯,爷爷的眼眸
家中的灯,亮着。
小学时,每天的学业完成后,我总是急着往家赶。每当我黄昏时回到小区,总能看见一抹熟悉的光亮。我知道,在家门后,在灯光下,有一个慈祥的老人在等着我归家。
我是爷爷带大的。父母工作忙,他便承担起了照顾我的责任。晨光熹微,我喝了爷爷熬的稀粥,吃了爷爷蒸的红薯,背上书包,便急匆匆地往学校跑。回头总能看见爷爷倚在窗边,像一尊塑像,目送我远去。看到我回头,他便眯了眼,笑着,朝我使劲地挥着手。晚上做好饭,他总是坐在窗边,披着朦胧夜色,等着我归来。四季轮回,岁月流逝,时光赋予他沧桑之感,但他一直在目送,一直在等待。
家中的灯,亮着。
那天是我的生日。许是临近期末,同学们各自忙碌;许是工作繁忙,父母出差在外;许是我平凡微小……总之,我一句祝福语都没有收到,似乎所有人都忘了这个日子。我拖着疲累的身体往家走去,满怀失落。
然而,打开门的瞬间,我呆住了。只见客厅桌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生日蛋糕,上面的白雪公主身着蓝裙,笑盈盈地看着我。“我的小孙女,生日快乐。”看我呆住的模样,爷爷呵呵地笑了。我吃着蛋糕,泪如雨下,一天的负面情绪仿佛都随着泪水一并流走了。
我的爷爷总是如此默默地等待着我回家。直到有一年,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那天,我与父母一道去见他最后一面,医院的氛围有些压抑,我没有过多的悲痛,只是有些茫然,觉得心里空了一大块。
家中的灯,仍亮着。
黑夜降临,路灯还未亮起,周围一片漆黑,我加快脚步,踏入小区后,我又看到家中亮着的灯光,心里欣喜异常。然而,当我推开房门,昏黄的灯下空荡荡的。刹那间,我泪如雨下。我期待的,并不是这盏在黑暗中亮着的灯,而是灯下爷爷默默等待的身影。
家不是因为亮着灯而温暖,而是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与等待,才成为了人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点评:
①线索明晰,布局合理。作者在行文中以“家中的灯,亮着”为线索串联全篇,具体展示了与家中灯光有关的三段故事,体现出浓浓的爷孙情,结构清晰明了,布局合理。
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为突显爷爷对“我”的关爱,重点刻画了爷爷默默盼归之景和悉心呵护之事,略写爷爷离世后家中的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片段组合
风雨中,我心依旧
有这样一处地方,历经风雨,却仍是我们一家三代人心底最深处的牵绊——老家潮州的茶园。
外公:拯救茶园
那年,曾祖父卧病在床,茶园杂草丛生。
外公结束基础的学业后,接过了父亲的锄头,开始种茶。他整理茶园,重新种下茶苗,日日夜夜守护着它们。外公说,那年雪很大,很冷。茶苗上结了一层霜,很多苗都被冻死在地里。外公每晚都要拄着木棍,爬上陡峭湿滑的山路,为小苗搭起棚子,挖掉霜冻。他时常累得瘫倒在茶园里,再次站起时衣服都湿透了,一时也不知道那是汗水还是雪水……
在外公的辛勤劳作下,茶园焕然一新,几亩茶苗郁郁青青,渐渐可以养活一个家庭。而外公却在这时,长眠在茶树下……
姨妈:坚守茶园
姨妈年轻时,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工作,在繁华世界绽放青春年华。
唯独姨妈留了下来,留下来照顾外公的茶园。当同龄人在城市里光鲜亮丽地享受青春时,姨妈身着粗布短衣,风雨无阻地穿行在茶园里。“种茶很难,更何况凤凰单枞要求山高水秀;制茶很难,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但传承更难,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难坚持……”姨妈嘴上说难,脚步和手却不曾停下。
后山的茶园,一年比一年青绿,一年比一年茂盛。当早春的清风吹过山头,吹过姨妈两鬓斑白的头发,满园茶香就是她的勋章。
我:心向茶园
虽然在城市长大,但我也是个采茶好手,对茶园充满了热爱。
每次回家,我都会跟着长辈学习制茶。在闷热的制茶间里,乡亲们忙碌的喧嚣丝毫不影响我的专注。学业重,回家难。所以我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时光,采茶、炒茶、揉茶、筛茶、拣茶……制茶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做得一丝不苟。制茶间里散发着茶香,氤氲在空气里,我的心也如茶汤一般纯粹、宁静。
父辈们代代以茶为生,我也想延长凤凰单枞的茶香路径。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风雨,但我们爱茶的心,始终热烈如初。
点评:
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三代人对茶园的热爱,中间是三个组合的片段,结构清晰,内容具体充实。这三个片段分别选取了外公、姨妈、“我”与茶园有关的故事,每个片段都着重讲述人物故事,其间穿插了茶园的变化或对茶园的构想,写出了三代人的“我心依旧”,有时代特色,有梦想,有乡情,有坚守,有传承。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主旨突出。
这就是我的利器
成长路上,带给我最多力量的人就是爷爷,爷爷的爱就是我的利器。
晨风起
寒风从耳畔驰过,“爷爷,我们能不去了吗?”我开口试探道,但爷爷还是沉默着拒绝了。我真的不懂爷爷为什么要在冬日的早晨拽着我去跑步。爷爷一言不发,开始跑起来,他跑得并不快,我快走便能跟上,但爷爷未曾停下,我倒是有些体力不支。一大圈跑完,爷爷扶着栏杆休息,看着气喘吁吁的我,说:“丫头,知道吗?只有踏踏实实地坚持,才有机会胜利。”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这才明白爷爷拉我跑步的用意,原来是我昨天在吃饭前随口抱怨了一句:“为什么我的名次又退步了?”这句话被爷爷记住了。咬牙坚持的力量,是爷爷用爱教给我的。
午正暖
“来,丫头,爷爷给你看一本好书。”我饶有兴趣,但接过来一看,是一本破旧的《京华烟云》,翻阅时偶有几页脱落。我心想,这也能算“好书”?但当我沉浸到书中,深入了解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作家用最质朴的语言写着最辛酸的故事,讲述了那个暗潮汹涌的特殊年代里人们的悲欢离合。看完之后,我仍旧无法自拔,被书中的文字折服。
不久后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书架上,我再次见到了这本书,这才发现它被人用线装订了起来,还包上了封皮,我欣喜不已。阅读的力量,是爷爷用爱教给我的。
晚又晴
破旧的巷口,我蹲在角落,眼泪鼻涕糊了一脸。爷爷匆忙赶到,摸着我的头询问道:“丫头,你咋了?”我泣不成声地答道:“他们欺负我,用石子砸我!”我抽泣着拿起一块石头就要回击,爷爷赶紧拉住我,严肃地对我说:“丫头,意气用事不对,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后来,爷爷带着我挨家挨户地去小伙伴家里沟通,最终,他们都向我道了歉。爷爷说话时有理有据的模样,让我至今难忘。理智的力量,是爷爷用爱教给我的。
爷爷的爱温柔似水,却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是我成长的利器。
点评:
①标题分层,结构清晰。文章运用三个小标题串联全文,又明确了每个片段的时间,并通过“起”“暖”“晴”等词层层递进提示情感,突出爷爷对“我”的教导。
②情感真挚,温暖感人。文章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爷爷陪伴、教导“我”的过程,通过爷爷的三次教导,“我”逐渐懂得了坚持、阅读、理智的重要性,同时也理解了“爱”的力量。
并列式
以尝试开路,达梦想彼岸
挑战即意味着不断尝试。尝试是磨炼自我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以我观之,我们应以尝试开路,达梦想彼岸。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坚持不懈、甘于吃苦的坚韧毅力。林占熺每天起早贪黑,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成功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明了菌草技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后,终于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四朝元老”徐梦桃,带钢钉上阵,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勇夺金牌。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在挑战中取得成功,只有在实践中保持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自强不息、奋起直追的进取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强之路,这路是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的“命运,置他们于危崖,却回馈世界以芬芳”。他们用一只手和两条腿走出了大山的通路;这路是江梦南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她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唇语,终于走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这路是陆鸿摆摊、创业,设立一家能让残疾人工作的工厂,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自强之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坚韧不拔的精神,还需要积极进取的态度,如此,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的理想信念。梁启超掀起了变法图强的狂潮,从“公车上书”劝说皇帝改政策到解放人们的思想;樊锦诗在漫漫黄沙中守护文物,不改初心,被称为“敦煌女儿”;耄耋之年仍奔走在科研一线的陈清泉,潜心研究汽车,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他们若无脚踏实地的品格,怎能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在漫漫征途上,我们应竭尽全力,学习仁人志士,在挑战中尝试,达梦想彼岸,绽放精彩人生。
点评:
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尝试需要的品质”提出三个分论点,论证要以尝试开拓道路、实现梦想。论证过程中列举大量热点人物事例,如林占熺、屠呦呦、徐梦桃、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樊锦诗等,生动地展示了不同领域的成功者如何以坚韧毅力、自强不息和脚踏实地的品格实现目标。整个论证过程层次清晰,论述言之有物,文章极具说服力。
生活的云霞朝变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似火焰般的流云,犹如天空的画笔,浇蘸了赤焰般的金红,幽海似的蓝紫,为天空细细着色,生活也似这般云霞朝变。长路漫漫无人看,何妨漫步赏花间?
缘何发出这般感慨,只因近日,一中学老师在早读课上让同学们暂停早自习,去窗边欣赏绚丽的朝霞。这样珍贵的时刻在生活中却很少被注意。生活渐渐被模式化了,是枯燥的算术,是严谨的程序,是科学的推演……但我们的生活真该如此吗?
生活的色彩由心灵的针线编织。
生活只有在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的。怀着一颗敏锐的心感知四季轮回,才不觉时间漫长无味。夏秋之交似火的凤凰花而落,它开在每一个沉静的星空下,含着星光而生,映着朝霞而开。开也轰轰烈烈,落也翩然惊鸿,胜却人间无数。春冬之时,皑皑白雪挥袖而去,不带半分色彩,启明年之新,落旧年前尘。凝神远望,大千世界都将在你我的瞳孔中映现。
生活的答案由坚守的初心寻得。
犹豫不止,踌躇不前,这似乎是我们的生活现状。时间是川流里永不停息的风帆,载你我远去。生活的美不是美酒琼浆的奢侈年华,而是不忘初心的纯洁无瑕。学习时,我们望向窗外,在灿若仙境的朝霞里寻找远方。当明白“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时,人生的答案就会藏于你的心间。
生活的美好由停步的瞬间发现。
歌德言“生活之树常青”,在高速运转的生活里,我们不妨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美好。或许是一株花开,感“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或许是一棵柳树抽芽,感“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或许是一群白鹤高飞,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下脚步,也停下躁动的心,让前进的小舟靠岸停歇,找寻生活中的美,满载希望再度扬帆启程。
云霞朝变的生活千变万化,在万变中寻不变,不忘前程,裹挟着六月的风去往梦想的彼岸。
点评:
①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找寻生活中的美”的观点,分别从“善于发现”“保持初心”“停下脚步”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②内容充实,表达诗意。作者在文章中多处引用了名人的观点和诗句,在充实文章内容、丰富内涵的同时,也为语句的表达增添了不同的美感,使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递进式
君子之学贵一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专心致志都是必不可少的。
何为专心?
专心是战火纷飞之时,毛泽东依然端坐在屋中读书;专心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年少时,即使深更半夜也一心一意背诵书籍。专心更是通往成就自我的道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为何专心?
古人也赞赏专心的价值,中国古代众多名士君子都深知专心的重要性。苏轼在《应制举上两制书》中写道:“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这意味着要想有所成就,对任何事情都必须保持专心致志。
如何专心?
且惜时,合理规划时间,才能做到专心。“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现代社会各种信息喷涌而来,倘若我们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就无法专心去提升自己。只有合理规划时间,专注于工作、学习,方能避免被世间繁华的表象裹挟,真正做出成就。
且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促进专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知识。别怕山高水长,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只要不停下,终有一天会抵达。王阳明立志做圣人,格物致知,历经劫难中在龙场悟道,立地成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既然渴望领奖台上的光环彩带,就更要在专心的前提下付出辛劳与汗水。
且坚韧,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支撑专心。勾践卧薪尝胆,终名震一方;匡衡凿壁偷光,终金榜题名;韩信忍辱胯下,终破敌千军。尼采说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名为江梦南的女孩与杨振宁、中国航天人共获殊荣,她从无声处突围,成为清华博士。在她的成长之路上,正是坚韧不拔的精神造就了她“知其难为而勉力为之”的专心。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在这个绚烂的青春年华,用专心去编织梦想,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点评:
作者围绕“君子之学贵一”这一中心论点,强调专心致志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必要性。通过列举毛泽东、曾国藩的事例阐述专心的含义,指出专心是通往个人成就之路的关键。接着,进一步阐释古人对专心的重视,引用了苏轼的名句,强调只有保持专心才能有所成就。在如何专心方面,文章提出要“惜时、勤奋、坚韧”,这样就能做到专心致志。全文采用递进式结构,整体结构清晰,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日历被一页页撕下,中考的脚步已然临近,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告诉我们,初中生活就要落下帷幕。
中考,是成长路上必经的大考。我知道这个时候并不轻松,有同学会说自己压力太大,不想坚持了。我想告诉你,熬过这段黎明前的黑夜,一心向阳,奋力拼搏,终能迎来晨光熹微。有同学说,一百天太短,提高不了成绩了,便产生放弃的心理。我想告诉你,毛主席有言“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一百天的时间诚然不长,可却是脱胎换骨、后来居上的最好机会。
所以,为实现梦想,让青春无悔,我向全体初三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拿破仑曾说:“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当梦想的星辰指引你向前时,你会感到浑身充满力量,干劲十足。但放眼未来不等于好高骛远,我们要将对梦想的渴望,转化为当下的拼搏,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做到立足当下。
二、拥抱孤独,时常反思。有人说:“成长”这个词,孤独得连偏旁都没有。但我要说,孤独是反省自己、提升能力的最好时机。当你在孤独之时反思自我,你的疑虑、短板,都能一一明晰。
三、奋力拼搏,纵败无悔。同学们,备考如备战,切忌前恐后惧,担忧失败。若你因为成绩落后而担忧,去拼搏!若你因为时间紧迫而担忧,去拼搏!若你因为亲人厚望而担忧,去拼搏!唯有奋斗,唯有拼搏,方能笑对中考,无惧失败!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细微的改变,细微的调整,哪怕是一点点,汇聚起来,依然能成为追梦路上奔腾的山川溪流。让我们调整心态,积极追梦,追寻“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的理想人生!
倡议人:×××
2023年3月30日
点评:
①层层递进,结构完整。文章先写发出倡议的背景,列举初三学子面临的实际困境,接着激励大家勇敢坚定地逐梦,提出倡议的具体内容,最后发起呼吁,层层递进,结构完整。
②内容具体,铿锵有力。作者将中考即将到来的现状和逐梦的意义关联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提出细致具体的倡议,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行文铿锵有力,昂扬奋进,催人向上。(共31张PPT)
新教师学期工作汇报






作文专项指导之
“一线串珠”,即用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整篇文章的内容,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作为“串珠”的线,可以是物、事、人也可以是时间、空间或某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可。
运用一线串珠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①精心选好“一线”,这条“线”要简洁明晰,且和所写的事件、表达的观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②线索必须在文章中多次出现,除首尾段外,文章中间还应该再出现几次;
③“珠”要丰富,“珠”要穿到三个及以上,每个“珠”的内容要写得具体充实,生动形象。
一线串珠
【教材示例】
八下《社戏》
就是以“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了看戏前的各种波折、看戏时的无聊失望以及看戏后的趣味横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乡下玩伴的活泼可爱还有偏僻乡下的淳朴民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留恋。
【范文示例】
《家灯,爷爷的眼眸》
作者在行文中以“家中的灯,亮着”为线索串联全篇,具体展示了与家中灯光有关的三个生活片段,体现出浓浓的祖孙亲情,结构清晰明了,布局合理。
【例文解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提纲】
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
开篇:以环境描写开篇,展现爷爷为“我”打核桃的温馨
场景
主体:①年幼时,“我”在梯子下看爷爷为“我”打核桃
②年岁渐长,“我”试着爬上梯子亲自去打核桃
③现在,“我”灵活地爬上梯子给爷爷打核桃
结尾:结尾点题,抒写“我”的感受
【例文】
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
八月既望,天高云淡,草木葱茏之势不减。那时,我常站在树下,仰起脑袋,伸长脖子,为站在梯子上帮我打核桃的爷爷呐喊助威。
我年幼时,爷爷身强力壮,手执钢管,呼呼生风,宛若威武的将军。核桃应声而落,有的摔烂了绿皮,汁水四溅,有的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我呢,瞅准时机,迅速捡起核桃装在篓子里。从梯子上下来的爷爷便熟稔地帮我剥核桃,只见他敲开核桃的青皮,用夹子轻轻一夹,壳便破开,露出白似青玉的核桃仁。我含一颗在嘴里,竟吃出了春天的味道。
知否知否,坐在梯子底下的我,尝尽了核桃仁的香甜,获得了被爷爷宠溺的快乐。
开篇场景生动,点出线索
通过描绘“我”给站在梯子上打核桃的爷爷助威的场景,引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梯子,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后来,年岁渐长的我,看见梯子就跃跃欲试,爷爷没有一味地阻挡,而是小心翼翼地扶好梯子,鼓励我向上爬。我从未想过,这核桃树竟然这般高耸,好在爷爷有力的臂膀稳稳地钳住梯子,让我的心逐渐安定下来,开始享受梯子顶上的美好。我看到了树上藏于叶底的鸟雀,看到了远处的袅袅炊烟,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似的,眼角眉梢都挂着笑。
知否知否,站在梯子上的我,体验了高处的美好,获得了爷爷对我的关爱与鼓励。
现在,老态龙钟的爷爷笑吟吟地靠在躺椅上,抽着旱烟,看着我灵活地爬上梯子,站稳,敲击,核桃落在土地上,扬起的尘埃像小行星在宇宙间自由穿行。等核桃落得差不多了,我便下了梯子给爷爷剥核桃,一如当年他给我剥那样。爷爷接过一颗,含在嘴里,笑眯眯地看向我,犹如时光复刻。
中间内容丰富,线索清晰
以“梯子”作为线索,联结起“我”与爷爷相处的三个典型画面,所选事件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展现了我”与爷爷在核桃树下的快乐时光。
知否知否,坐在爷爷身边的我,看着他微笑的脸庞,内心无比满足。
如今,核桃树依然葳蕤,梯子依然紧紧地倚在树上。我日渐长大,爷爷却日渐衰老。十五年光阴流转,留给我的是满满的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
结尾收束线索,点明主旨
用“有关梯子的快乐记忆”收束全文,结构上再次点明线索,且照应标题,内容上通过“我”的成长和爷爷的老去,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片段组合,是记叙文的写作结构之一。指在审题立意后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生活片段、故事情节等,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脉络清晰,让人印象深刻。
运用片段组合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①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进行组合;
②每个片段的字数、结构大体相当,片段之间可以用时间、地点、镜头、小标题、诗句等方式串联;
③要有线索贯穿其中,将看起来零散的片段,通过贯穿的线索组合成为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
片段组合
【教材示例】
七下《太空一日》
一文由四部分组成,由小标题串联,分别就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索、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进行具体介绍,展现了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范文示例】
《这就是我的利器》
用“晨风起”“午正暖”“晚又晴”三个小标题串联全文,明确了每个片段发生的时间,并通过“起”“暖”“晴”等词层层递进提示情感,使得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例文解析】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风雨中,我心依旧
题目二:让我醉了
要求:(1)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提纲】
风雨中,我心依旧
开篇:我们家三代人心系茶园
主体:①片段一:外公拯救茶园,在他的艰辛劳作下,茶园焕然一新
②片段二:姨妈坚守茶园,在她的努力下,茶园逐渐繁荣
③片段三:“我”心向茶园,学习制茶,决心传承
结尾:我们爱茶的心,始终热烈如初
【例文】
风雨中,我心依旧
有这样一处地方,历经风雨,却仍是我们一家三代人心底最深处的牵绊——老家潮州的茶园。
外公:拯救茶园
那年,曾祖父卧病在床,茶园杂草丛生。
外公结束基础的学业后,接过了父亲的锄头,开始种茶。他整理茶园,重新种下茶苗,日日夜夜守护着它们。外公说,那年雪很大,很冷。茶苗上结了一层霜,很多苗都被冻死在地里。外公每晚都要拄着木棍,爬上陡峭湿滑的山路,为小苗搭起棚子,挖掉霜冻。他时常累得瘫倒在茶园里,再次站起时衣服都湿透了,一时也不知道那是汗水还是雪水……
片段一:外公与茶园的故事先简明交代茶园衰败的背景,再具体描写外公打理茶园的疲惫和辛苦,突出了外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
在外公的辛勤劳作下,茶园焕然一新,几亩茶苗郁郁青青,渐渐可以养活一个家庭。而外公却在这时,长眠在茶树下……
姨妈:坚守茶园
姨妈年轻时,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城市工作,在繁华世界绽放青春年华。
唯独姨妈留了下来,留下来照顾外公的茶园。当同龄人在城市里光鲜亮丽地享受青春时,姨妈身着粗布短衣,风雨无阻地穿行在茶园里。“种茶很难,更何况凤凰单枞要求山高水秀;制茶很难,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但传承更难,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难坚持……”姨妈嘴上说难,脚步和手却不曾停下。
后山的茶园,一年比一年青绿,一年比一年茂盛。当早春的清风吹过山头,吹过姨妈两鬓斑白的头发,满园茶香就是她的勋章。
片段二:姨妈与茶园的故事以相同的结构交代茶园在姨妈手里的发展变化,将姨妈和同龄人进行对比,展现她传承茶园的责任感和执着追求,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内容。
我:心向茶园
虽然在城市长大,但我也是个采茶好手,对茶园充满了热爱。
每次回家,我都会跟着长辈学习制茶。在闷热的制茶间里,乡亲们忙碌的喧嚣丝毫不影响我的专注。学业重,回家难。所以我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时光,采茶、炒茶、揉茶、筛茶、拣茶……制茶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做得一丝不苟。制茶间里散发着茶香,氤氲在空气里,我的心也如茶汤一般纯粹、宁静。
父辈们代代以茶为生,我也想延长凤凰单枞的茶香路径。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风雨,但我们爱茶的心,始终热烈如初。
片段三:“我”与茶园的故事
通过对外在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我”在学习制茶过程中的细致与专注,进一步表现出“我”对茶园的热爱。
并列式,是议论文中一种重要的结构方式。指在论证的过程中,对中心论点进行细化,将其分解为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从而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使用并列式结构能使论证全面、有条理,给人以井然有序之感。
使用并列式结构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①开头观点突出、简洁有力、富有文采;
②主体部分用几个分论点并列展开,分论点一般不低于三个,字数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③结尾力求精简,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
并列式
【范文示例】
《生活的云霞朝变》
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找寻生活中的美”的观点,分别从“善于发现”“保持初心”“停下脚步”三方面进行论证,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例文解析】
挑战无处不在。从大处谈,探索星辰大海是挑战,破解科学谜题是挑战,打破认识偏见也是挑战;从小处说,无论你想要在赛场上超越他人,还是在学习中克服惰性,也都是挑战。
(1)请以“把挑战写进青春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什么挑战,又是如何面对挑战的。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
(2)你对挑战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提纲】
以尝试开路,达梦想彼岸
引论:从自身理解,引出中心论点
本论:分论点一:尝试,需要有坚持不懈、甘于吃苦的坚韧毅力
分论点二:尝试,需要有自强不息、奋起直追的进取之心
分论点三:尝试,需要有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的理想信念
结论:重申中心论点,照应开头
【例文】
以尝试开路,达梦想彼岸
挑战即意味着不断尝试。尝试是磨炼自我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以我观之,我们应以尝试开路,达梦想彼岸。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坚持不懈、甘于吃苦的坚韧毅力。林占熺每天起早贪黑,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成功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明了菌草技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后,终于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四朝元老”徐梦桃,带钢钉上阵,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勇夺金牌。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在挑战中取得成功,只有在实践中保持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技法运用,联系材料
引出论点开头由“挑战”引出“尝试”,通过议论,明确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扣应了题目。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自强不息、奋起直追的进取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强之路,这路是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的“命运,置他们于危崖,却回馈世界以芬芳”。他们用一只手和两条腿走出了大山的通路;这路是江梦南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她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唇语,终于走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这路是陆鸿摆摊、创业,设立一家能让残疾人工作的工厂,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自强之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坚韧不拔的精神,还需要积极进取的态度,如此,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挑战中尝试,需要有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的理想信念。梁启超掀起了变法图强的狂潮,从“公车上书”劝说皇帝改政策到解放人们的思想;樊锦诗在漫漫黄沙中守护文物,不改初心,被称为“敦煌女儿”;耄耋之年仍奔走在科研一线的陈清泉,潜心研究汽车,为中国的
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他们若无脚踏实地的品格,怎能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在漫漫征途上,我们应竭尽全力,学习仁人志士,在挑战中尝试,达梦想彼岸,绽放精彩人生。
明确观点,升华主旨
结尾重申中心论点,总结全文,展现“尝试”的重要意义,催人奋进。
并列结构,论证有力中间三段的段首均以“尝试”为主题提出分论点,并列举林占熺、江梦南、樊锦诗等丰富事例,使得论证过程极具说服力。
递进式,是议论文中另一种重要的结构方式,也称层进式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递进式议论文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
(或由一般到特殊);
二是按照“是什么(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析问题)——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
递进式
【范文示例】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文中,对中心论点进行合理拆分,从定位、心态、行动三个角度发出倡议,通过这种层进式的结构,使文章的论证逻辑清晰,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文解析】
某个下午,初三的小清正在写作业。突然,窗外传来一阵悦耳的琴声。他兴奋地对妈妈喊:“有人在弹钢琴!”妈妈说:“是不是吵到你了?把窗户关起来吧。”
这件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提纲】 君子之学贵一
开头:引用名言,指出专心致志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主体:是什么:何为专心——列举毛泽东、曾国藩的事例,阐述专心是什么
为什么:为何专心——引用苏轼的话说明专心的重要性
怎么做:如何专心:
一且惜时,合理规划好时间,才能做到专心
一且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促进专心
一且坚韧,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支撑专心
结尾:名言结尾,呼吁我们用专心去编织梦想
【例文】
君子之学贵一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专心致志都是必不可少的。
何为专心?
专心是战火纷飞之时,毛泽东依然端坐在屋中读书;专心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年少时,即使深更半夜也一心一意背诵书籍。专心更是通往成就自我的道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为何专心?
古人也赞赏专心的价值,中国古代众多名士君子都深知专心的重要性。苏轼在《应制举上两制书》中写道:“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引用名言,提出论点
通过引用宋代杨时的名言,直接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
这意味着要想有所成就,对任何事情都必须保持专心致志。
如何专心?
且惜时,合理规划时间,才能做到专心。“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现代社会各种信息喷涌而来,倘若我们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就无法专心去提升自己。只有合理规划时间,专注于工作、学习,方能避免被世间繁华的表象裹挟,真正做出成就。
且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促进专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知识。别怕山高水长,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只要不停下,终有一天会抵达。王阳明立志做圣人,格物致知,历经劫难中在龙场悟道,立地成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既然渴望领奖台上的光环彩带,就更要在专心的前提下付出辛劳与汗水。
由浅入深,逻辑清晰
整体按照“何为专心(是什么)一为何专心(为什么)一如何专心(怎么做)”的思路展开,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用名言来加强论点的可信度,整个论证过程由浅入深,逻辑严谨。
且坚韧,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支撑专心。勾践卧薪尝胆,终名震一方;匡衡凿壁偷光,终金榜题名;韩信忍辱胯下,终破敌千军。尼采说过:“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名为江梦南的女孩与杨振宁、中国航天人共获殊荣,她从无声处突围,成为清华博士。在她的成长之路上,正是坚韧不拔的精神造就了她“知其难为而勉力为之”的专心。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在这个绚烂的青春年华,用专心去编织梦想,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论证深入,层层递进
围绕“如何专心”进行详细论述,从“做到专心”到“促进专心”,再到“支撑专心”,逐层递进,并辅以王阳明、江梦南等人的例子,使得论述极具说服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