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2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2 2.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4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7 12: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通过鲁尔区案例探究,学会分析资源型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对比,体验区域对比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借鉴区域发展经验的基本思路。
3.(人地协调观)增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展望。
第Ⅰ部分 知识回忆
01
一、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原料、燃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技术、社会协作条件、农业基础、个人偏好、集聚效应、环境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主要内涵是: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持续发展。
三、人地关系
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协调或者对立的关系。
第Ⅱ部分 课堂研究
02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自己思考
鲁尔区地理位置
德国
鲁尔区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铁矿少,但附近铁矿石丰富,或能通过廉价水运运达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铁矿少,但附近铁矿石丰富,或能通过廉价水运运达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河流众多,河网发达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铁矿少,但附近铁矿石丰富,或能通过廉价水运运达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河流众多,河网发达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大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一、【区域认知】-----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条件
结合课本34-35页图文资料及地图册相应章节的内容,回答问题: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区位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位置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东欧、西欧必经之地 便于区内区外联系,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运出
交通 铁路、公路密布,水路交通发达,航运便利 有利于原材料及工业产品运输
煤炭 煤炭资源丰富,质量高,品种全,埋藏浅,开采成本低 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 铁矿少,但附近铁矿石丰富,或能通过廉价水运运达 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利于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水源 河流众多,河网发达 便于运输,且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市场 重工业产品市场需求大 促进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
劳动力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二、【区域开发】-----鲁尔区的繁荣 (19世纪中叶)
1.阅读课本35页,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谈谈鲁尔区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2.归纳鲁尔区工业结构的特点(以什么工业为主?单一或者多元化?),并讨论这种特点对鲁尔区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自己思考
二、【区域开发】-----鲁尔区的繁荣
1.阅读课本35页,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谈谈鲁尔区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归纳鲁尔区工业结构的特点(以什么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 多元化?),并讨论这种特点对鲁尔区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二、【区域开发】-----鲁尔区的繁荣
1.阅读课本35页,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谈谈鲁尔区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归纳鲁尔区工业结构的特点(以什么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 多元化?),并讨论这种特点对鲁尔区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工业结构特点: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②产业结构单一。
影响:①当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发生危机时,没有替代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撑,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减缓甚至倒退,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②煤炭、钢铁产业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
繁荣(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衰落(20世纪中叶)
小组讨论:
自行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36页,自行思考后分组讨论,完成学案---鲁尔区的衰落。

三、【区域开发当中出现的问题】------鲁尔区的衰落
1.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36页内容,回答: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内因、外因)
2.结合课本36页,鲁尔区除了传统产业衰落之外,还出现了哪些问题?
材料一:观察1950年———2000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别注意煤炭)。
材料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后,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其产品附加值较高,经济收益好。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环境优美的地区。
材料三:1960年代,德国的煤矿企业就感受到了来自美国和东欧的廉价煤的压力。鲁尔区由原来的露天煤矿已经转变为此时平均开采深度超过650米(美国50米),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加大,使得鲁尔的煤矿即便在德国市场上也变得无利可图。
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开始发展自己的工业,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量又相继下降,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由于钢产品的替代品如铝合金、塑钢等广泛使用,使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材料五:图中①处为1958年鲁尔区产业结构比重。
单一的产业结构使鲁尔区的产业缺乏较好的市场弹性,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孤立性危机,当主导产业部门受到市场冲击时,工业基地很快就陷入困境,产业对抗市场波动的抗险能力大大降低。
三、【区域开发当中出现的问题】------鲁尔区的衰落
1.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36页内容,回答: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内因、外因)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上升
外因
内因
产业结构单一
三、【区域开发当中出现的问题】------鲁尔区的衰落
1.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36页内容,回答: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内因、外因)
2.结合课本36页,鲁尔区除了传统产业衰落之外,还出现了哪些问题?
三、【区域开发当中出现的问题】------鲁尔区的衰落
1.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36页内容,回答: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内因、外因)
2.结合课本36页,鲁尔区除了传统产业衰落之外,还出现了哪些问题?
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失业......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角度看鲁尔区出现的问题:
经济: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钢铁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增加,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产业衰落。②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
生态:生态环境恶化,废水、废气、废渣、废热......
产业结构单一、老化
环境污染
改造传统工业
调整产业结构
治理环境污染
衰落(20世纪50年代)
再生(20世纪60年代)
小组讨论:
自行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38-39页,自行思考后分组讨论,完成学案---鲁尔区的再生。
四、【区域整治措施】-----鲁尔区的再生
1. 结合材料一和课本38页,回答:对于改造传统工业,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课本38页,回答:对于调整产业结构,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课本39页,回答:对于治理环境污染,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①改造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对企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优化工业布局。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③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营造“绿色空间计划”。
【补充】材料四:
完善配套设施和保障政策,发展和完善交通运输网。有计划地对现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1969年鲁尔区架起高架铁道 ,1975年波恩一科隆一杜塞尔多夫一多特蒙德和科隆一伍佩尔塔尔一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竣工。在该规划中还提出新的高速公路,使区 内任何地点距高速公路的距离都不超过6公里。同时还提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 上搞好水陆联运,改善内河航运能力,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割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衔接起来。
为了解决好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问题,德国联邦和州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职业再培训。在政府扶持下,鲁尔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职业培训学院。通过培训矿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以便能够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其中,卫生健康行业如今发展成为鲁尔区吸纳就业人口大户,从业总人数多达28万。
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整治措施】-----鲁尔区的再生
1. 结合材料一和课本38页,回答:对于改造传统工业,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课本38页,回答:对于调整产业结构,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课本39页,回答:对于治理环境污染,鲁尔区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①改造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对企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优化工业布局。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教育与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③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营造“绿色空间计划”。
④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同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淄博,能否因地制宜的借鉴呢?
发展背景
繁荣
衰落
再生
人地协调 人地关系对立 人地协调
区域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地协调,使区域的产业发展与当地区位因素以及时代特征相协调。
时空综合
【2023山东卷】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开发的背景
发展 中的问题
措施
资源枯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换一个同类型地区,你会分析吗?
淄博淄川区是国务院在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淄博是中国唯一一个资源枯竭型、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者共存的城市,淄博近现代工业历史已有100多年,是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第Ⅲ部分 案例对比——淄博工业的荣耀与挣扎
03
结合材料,请你类比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自己提出问题,并小组合作探讨答案。
一、淄博开发优势条件:
①淄博地处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
②媒、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④土地资源丰富,平原面积较大。
⑤水陆交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
二、淄博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①淄博的产业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
②生产成本增加,环保政策高压,能耗过高,产能过剩,传统产业衰落
③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④人才流失,人口外流,环境污染等
三、淄博采取的措施:
①改造传统工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比如氢能产业、新材料、新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旅游业等
③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管理
④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招揽人才
【课堂总结】
知识框架
【课堂练习】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工业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
D.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课程标准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需注意:
城市发展方向是对城市的功能、城市形态和城市对外影响力问题的战略取向和综合定位。
城市要转型,根本上要根据自己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优势,找准定位,才能更好的实现本区域的人地和谐发展。
【课后思考】——淄博的明天在哪里,如何破局
近日,淄博烧烤爆火,淄博推出一张又一张文旅牌,让全国网友不断来淄博旅游“刷副本”。有人认为“文旅产业可以是淄博发展方向之一,但淄博的核心优势依然要靠实体工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对淄博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展望。
【结束语】  
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我们荣耀于她辉煌的过去,不安于她的被边缘化,更期待着她阵痛之后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中国有69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有山川湖海的壮阔,也有街头巷尾的烟火,有鱼米之乡,也有大漠孤烟,每一个角落都有属于自己的景色,每一座努力的城市,都可以焕发出新的经济活力。  
世界已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只有那些努力拼搏、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挑战的弄潮儿,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上。我的淄博——衷心希望你抖擞精神,祛积化弊,不甘落后,迎头赶上,自立于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