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卷(普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l:35.5 S:32 Mg:24
一.选择题(共18小题,前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的摩尔质量为24g
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C.1 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L
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 mol L﹣1
2.“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O2和O3,他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1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D.2gH2含有1mol氢分子
3.(2015 怀化模拟)配制100mL 0.50mol L﹣1 NaOH溶液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 100mL容量瓶 B. 100mL集气瓶 C. 100mL烧瓶 D. 100mL滴瓶
4.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12和HCl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
5.对于化学作为21世纪“中心学科”的理解是错误的是( )
A.研制具有生物功能的材料制造人工器官
B.把水变成汽油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C.寻找更好的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
D.研究生命活动的物质揭示生命现象
6.Na2C03俗名纯碱,下面有关纯碱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2COs 是碱 B.Na2C03 是盐
C.Na2C03是钠盐 D.Na2COa是碳酸盐
7.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特性是( )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 B.都是红褐色
C.都有丁达尔效应 D.都比较稳定
8.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纯水降温得到的冰水混合物
C.炒菜用的铁锅 D.餐饮用的啤酒
9.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卢瑟福 D.迈尔
10.将某种溶液逐滴滴入Fe(OH)3胶体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
A.2mol·L-1 H2SO4溶液 B. 2mol·L-1 NaOH溶液
C. 2mol·L-1MgSO4 D. 硅酸胶体
1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13.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张蓝色石蕊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氯水中含有H+、HClO 等粒子
D.久置的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会出现与上述相同的现象
14.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以及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15.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氯气的水溶液用于漂白,是利用氯气的强氧化性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
D.当有大量氯气逸到空气中时,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16.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3.5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
A. 只有Na2O2 B. 只有Na2O C. Na2O和 Na2O2 D. 无法确定
1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 (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18.2.1g 和组成混合气体与足量的充分反应后,立即通入足量的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 )
A、2.1g B、3.6 g C、7.2 g D、不可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6分)
19.(16分)下面是用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的浓H2SO4配制500mL 0.5mol/L的稀H2SO4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烧杯里,并不断 .
(4)将冷却后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 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6)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 ;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③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有少量水 .
20.(6分)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250 mL 。
应称取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 ;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的Na2CO3溶液 mL;
21.(18分)(1)等质量的O2、CH4、H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
(2)38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8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Cl2的化学式是 .
(3)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实验时,往100mL大试管中先加入40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入滴有酚酞的水,至胶塞,并加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关钠的现象:
②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 ;
长颈漏斗内 。
④简述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 。
22.(16分)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抵抗力的病毒.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杀灭.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得到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 ( http: / / www.21cnjy.com )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生成的沉淀为 (填化学式).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 (填化学式)酸化,再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 性并具有
性.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化学答题纸(普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前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6分)
19.(16分)
(1)
(2)
(3)
(4)
(5)
(6)① ;② ;③ .
20.(6分)
21.(18分)
(1) .
(2) ; ; .
(3)① ,
② .
③ , ,
④ .
22.(16分)
(1) .
(2) .
(3) .
(4) .
, .
.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化学答案(普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前10小题每题2分,11—18小题每题3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B A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C A C B A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6分)
19.⑴13.9mL ⑵ 20 ⑶ 用玻璃棒搅拌
⑷500ml容量瓶 ⑸胶头滴管
①偏低 ②偏高 ③无影响
20. 26.5g 71.5g 62.5mL
21.⑴1:2:16 ⑵95g/mol 24 MgCl2
⑶① 钠在煤油中逐渐下沉,至水面时与水发生反应,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煤油中做上下跳动,最后完全消失 ,
② 水溶液从上至下逐渐由无色变为红色 .
③ 液面逐渐下降 ,液面逐渐上升 ,
④ 当漏斗中逐渐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打开弹簧夹点燃气体,有淡蓝色火焰产生 .
22.⑴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⑵Ca(ClO)2
⑶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⑷CaCO3 HNO3 AgNO3 碱 漂白
学区: 班级: 姓名: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