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综合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共45分)
2013年夏,台湾阿里山遭受台风袭击。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次台风袭击并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其原因主要是( )
A.防灾、抗灾能力强 B.预测预报准确及时
C.人员提前撤离 D.山区人口密度小
2.此次台风袭击,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是( )
A.洪涝灾害 B.生物灾害
C.滑坡、泥石流灾害 D.强风灾害
解析:台湾阿里山为山区,由于人口密度小,人员伤亡也少。台风带来暴雨,在山区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答案:1.D 2.C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完成第3~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最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4.图示期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
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
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移动 ③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 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暖气团势力强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5.烟雾可以预防寒潮带来的霜冻的原因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为地面传导热量
C.让作物吸收更多的CO2
D.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由于图中所示高压中心气压值可达1 ( http: / / www.21cnjy.com )035百帕,可知该气压中心只能是亚洲高压,出现在亚欧大陆的冬季。在亚洲高压的前缘有一个冷锋,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北方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有时会有寒潮,所以此时我国北方可能出现沙尘暴、干旱和寒潮等天气。而泥石流的出现需要有大量降水这一条件,所以最不可能出现。寒潮到来前,农民到麦田上点火,让烟飘到麦田上空可以预防霜冻,主要是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答案:3.C 4.D 5.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 ( http: / / www.21cnjy.com )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上下为之震惊和伤痛,人们迅速投入到紧急的抗震救灾中。据此完成第6~7题。
6.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逃生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上课时,高楼上的学生立即躲到课桌下
B.家里,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迅速躲到空间小的厕所里
C.上班时,高楼里的员工躲避到坚固的办公桌下
D.街上,紧紧地抱住电线杆
7.地震发生后,上海有一个40人的医疗队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地震灾区抢救伤员。他们应该采用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飞机
解析:第6题,避震的共性是“就地躲避”,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在平房或一楼能瞬间逃到安全空地的室外就应该选择跑。在街上可选择操场、广场等较空旷的地方,避开电线杆、围墙、狭窄巷道等,以免带来危害。第7题,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航空速度最快,可知D项正确。
答案:6.D 7.D
2012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质灾害3 893起,造成124人死亡、51人失踪、9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有7起。读图,完成第8~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8.③地很少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根本原因是( )
A.远离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B.远离海洋,降水较少
C.地形平坦,缺少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形条件
D.土体结构松软,缺少石块等碎屑物质
9.①~④中,相同烈度的地震造成损失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8题,“根本”是关键词,③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很少出现滑坡、泥石流。第9题,四地中,④地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损失最大。
答案:8.C 9.D
10.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 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
解析:遥感(RS)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要获得洪峰流量信息一般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而RS一般无法得出,故选C项。
答案:C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图中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完成第11~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12.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
B.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d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解析:第11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日本附近,所处的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第12题,烈度的大小和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及人口经济分布状况有关。日本的人口、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受灾后东部的损失更大。同等震级震源越浅破坏程度就越大。
答案:11.A 12.D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2年6月8日开始,江西全省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6月11日,江西省遂川县衙前镇农民正在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水稻秧苗和恢复农田(上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根据材料完成第13~14题。
13.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4.同学们进行互救演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有( )
①抛救生圈、救生衣 ②划船去救人 ③游泳去救人
④做人工呼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3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第14题,做人工呼吸是落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救治手段。
答案:13.C 14.A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每年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且发生最为频繁。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一般情况下,下列灾害天气与主要出现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暴雪——内蒙古
B.沙尘暴——四川盆地
C.持续高温——青藏高原
D.春旱——松嫩平原北部
16.下列关于旱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B.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春旱较为常见
C.青藏高原的伏旱严重
D.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17.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江汉平原 D.太湖平原
解析:第15题,内蒙古靠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季风源地,多暴雪。第16题,我国的伏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17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纬度低,受寒潮影响最小。
答案:15.A 16.C 17.A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完成第18~19题。
18.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19.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
A.黄河河口三角洲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天山北麓
解析:第18题,我国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不影响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第19题,泥石流的发生需具备气候、地形等条件。题中四个地区只有云贵高原纬度低,季风气候、降水充足,且地形崎岖,因此C项正确。
答案:18.C 19.C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第20~21题。
20.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广泛使用与排放含磷洗涤剂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1.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渤海海峡 B.莱州湾
C.长江口 D.珠江口
解析:第20题,主要考查由人类活动造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污染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对赤潮灾害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特征以及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地向近海海域大量排放污染物,如含磷洗涤剂,又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因。而在热带、亚热带或暖温带封闭的海域或是此类海域的暖热季节,一旦受到人类的污染,净化速度慢,富营养化程度高,赤潮发生的频率就会明显高于其他海域。在这里人类活动无疑起了重要作用,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第21题,在所给海域中,只有珠江口周围岛屿众多,相对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再加上周围陆地上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水排放量大,气温又明显高于其他海区,赤潮最易发生。
答案:20.D 21.D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据此完成第22~24题。
22.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23.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
24.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解析:第22题,亚欧板块与除南极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块之外的所有板块相邻。第23题,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云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第24题,GPS可以测量山体的微小移动。
答案:22.D 23.C 24.A
据了解,2011年7月3日,四川的映秀、 ( http: / / www.21cnjy.com )耿达地区连降暴雨,多处地段出现泥石流。位于该段的耿达电站附近发生泥石流,约两万方泥石流冲入渔子溪河,阻塞河道三分之二,造成耿达电站水位上涨。电厂有职工、施工单位人员共计221人被困。据此完成第25~26题。
25.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下图为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居民点,最安全的选址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25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及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知,图A是山脊,图B是山谷,图C是山谷,与图B相比,C处山谷出口较狭窄,泥石流排泄不畅,更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图D表示鞍部地形。第26题,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点应位于地势较高、坡度较小的地方,所以选择在①处比较合适。
答案:25.C 26.A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27~28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28.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解析:第27题,H省为我国东部省份,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显示1990年以来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也趋于增大。第28题,位于季风区,降水强度大且集中是洪涝多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27.B 28.A
29.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a B.b C.c D.d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
答案:B
30.个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正确应对态度是( )
①了解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②尽可能在灾害发生前及时躲避 ③对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从容对待,不管不问
④参加社会的防灾保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个人应平时学习各种灾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和减灾知识,尽可能在灾害发生前及时躲避,参加社会的防灾保险,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而且注意观察各地的自然变异现象,并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答案:C
二、综合题(共55分)
31.(6分)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总量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乙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解析:第(1)题,依据图甲可以看出,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省台风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依据图乙可发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第(2)题,对台风灾害的防御,可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是台风频繁登陆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灾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订救灾应急预案。
32.(13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3)图中水井处已出现的问题是 。
若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图中西侧的森林将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灾害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大小的影响因素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坡有城镇,人口和经济密度大,故同一次地震西坡的经济损失大。第(2)题,西坡坡度小,且有植被保护,故在暴雨时水土流失较轻,东坡则严重。第(3)题,由图中地下水位线及地面以上多城镇分布可分析出该地地下水位已明显下降,与过量开采地下水有关;若继续发展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坍塌。第(4)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1)西 有城镇分布,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2)东 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
(3)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面沉降,并引起地面建筑物坍塌。
(4)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高。
33.(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历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中实直线表示年降水变化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米)。
站名 时间 1951~2004年 1970~2004年 1980~2004年 1987~2004年
济南 全年 384.0 300.0 281.0 217.0
3~6月 76.1 54.1 50.9 47.4
7~10月 231.0 179.0 169.0 118.0
11月至次年2月 76.6 66.6 60.3 50.9
东营 全年 368.0 276.0 252.0 183.0
3~6月 66.6 40.3 34.4 29.8
7~10月 22.6 171.0 160.0 106.0
11月至次年2月 75.2 64.6 57.5 46.0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和黄河山东段的径流变化趋势。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试分析山东干旱威胁加剧的主要原因。
(3)针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年降水量变化趋势:逐渐减少。黄河山东段径流变化趋势:逐渐减少。
(2)①降水少且分布不均;②降水逐年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③气温偏高,蒸发量增加;④黄河上游地区用水量增加,来水量减少;⑤本地区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
(3)①建立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及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②开展人工增雨;③加快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④培育抗旱品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⑤实施跨流域调水;⑥节约用水;⑦修建水库。
34.(9分)目前,频发的沙尘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读中国沙尘天气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图中所示,大致归纳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分布规律。
(2)如果当地出现了沙尘暴,家人外出时,你该提醒他们要注意什么
(3)与广东省相比,沙尘暴对山东省的影响 (大或小)。为什么
解析:第(1)题,参照图例,依据我国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区划就可以得出答案。第(2)题,沙尘暴发生时,风沙大,可戴口罩、围纱巾等防风沙伤害;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第(3)题,受沙尘暴影响的大小与距离沙尘暴源地的远近、地表植被覆盖率和降水多少有关。
答案:(1)南方少北方多,西北最多(主要分布在北方)。
(2)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防风沙,可戴口罩,围纱巾等。
(3)大 山东省位于北方,靠近沙源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植被稀少,多风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干旱土地上播种
35.(9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在1 000毫米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
(1)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灾害类型及灾害组合,结合材料说明西海固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有哪些
(3)西海固曾一度陷入“人口膨胀—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短缺—滥垦土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有干旱、滑坡、泥石流、寒潮等。
(2)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脆弱;②离冬季风源地较近,易受寒潮影响;③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④黄土土质疏松,易受侵蚀。人为原因:①采用轮荒耕作制度;②开矿等不合理工程建设活动;③破坏植被。
(3)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③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④在矿区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36.(9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7.4%。沙尘暴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进入新世纪以来,已发生了30多次。现在沙地距北京已不足100千米,2006年4月17日,北京市降下的尘土高达33万多吨。仅4月份北京就出现了10天以上的扬沙、扬尘天气,这是近30年来所罕见的。北京人惊呼:“天上下土了!”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简析图中A区域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简要说明沙尘暴天气给北京市造成的主要危害。
(3)B河段的三大灾害是洪涝、凌汛和断流,试分别分析其成因。
答案:(1)自然原因:位于温带大陆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疏松沙质沉积物。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
(2)大气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危及交通安全;干扰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恶化。
(3)洪涝成因: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集中;B河下游含沙量大,大量沉积的泥沙使之成为“地上河”。凌汛成因:地处温带,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冰凌阻塞河道引起涨水。断流成因:B河流域内,近年来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径流量小;中上游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截流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