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4《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汪曾祺写的一篇很有趣的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等4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写得情趣蛊然。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一是能抓住昆虫的外形特点,比如,“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形象地写出了瓢虫翅膀的色泽和质感;“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地写出了独角仙的样子。二是动作描写细致贴切,很有画面感。比如,“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小瓢虫优雅降落的形象跃然纸上。三是使用“增——”“鸣——扑”等拟声词,表现了复眼昆虫的机警和独角仙的莽撞笨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比如,“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课文配了4幅昆虫插图,和文字一起组成图文式昆虫备忘录。这些插图直观地展现了昆虫的样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思维发展:默读课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有意思的猜想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创意表达:课外能够仿照课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有意思的猜想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大自然到处都有可爱的生灵,昆虫是其中一个很大的种类。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昆虫呢?交流后出示一些昆虫图片。
有一位著名作家叫汪曾祺的,很喜欢昆虫,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忘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
认识“录”字,理解“录”的意思:记录,写下来。
进一步理解“备忘录”的意思:为了不让自己忘记,把重要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叫做“备忘录”。
◎学习任务一 疏通字词,初读感知,发现写作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反馈,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地落下来 黑绸
膜翅 眼瞎 益虫 大约 蚂蚱 黑斑
指名认读,相机正因:膜 蚂蚱
3.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与之前学过的《燕子》《荷花》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四个小标题,说说这几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复眼是蜻蜓、苍蝇等昆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花大姐是人们根据瓢虫甲壳上的花纹取的外号。
独角仙是昆虫的名字,这个名字也体现了昆虫的身体特点。
蚂蚱是昆虫的名字。
小结:四个小标题不但让读者一眼就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且很有意思,能够吸引读者。
◎学习任务二 交流感兴趣的内容,体会生动有趣的表达
1.课文所写的具体内容,更有意思呢!
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把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语句和字词圈画出来,准备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
2.交流圈画的感兴趣的内容。
(1)交流分享《复眼》中有意思的内容。
预设1: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晴合成一个大眼晴。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晴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晴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点拨引导:连续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多么有意思啊!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相机板书:有意思的猜测
朗读体会,读出好奇、猜测的感觉。
预设2: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点拨引导:作者真可谓是脑洞大开啊!这样的想象让你觉得怎样?
交流,板书:有意思的想象
(2)交流分享《花大姐》中有意思的内容。
预设3: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点拨引导:为什么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呢?你能想象一下瓢虫“款款地落下来”是怎样的画面吗?
播放瓢虫款款落下来的短视频,欣赏欣赏。
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生动有趣啊!你能读出这样的画面来吗?
板书:细致的观察、生动有趣的描写
预设4: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点拨引导:你觉得哪个语句特别有意思?你知道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吗?
科学小知识:二星、四星、七星、十星、十三星、十四星瓢虫都是益虫,其它很多瓢虫则是害虫。
(3)交流分享《独角仙》中有意思的内容。
预设5: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点拨引导:“呜——扑!”这样的声音描写很有趣!连续几个“摔”字,让人觉得独角仙很笨重!
作者在描写其他昆虫的时候,也描写了声音,在文中找一找。
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预设6: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点拨引导:“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这样的语句很有趣。独角仙居然能够拉走一辆泥制的小车,真不可思议啊!
(4)交流分享《蚂蚱》中有意思的内容。
预设7: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点拨引导:猜猜看,“挂大扁”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土蚂蚱“顶讨厌”,作者真的讨厌它吗?嘴上说“顶讨厌”,其实心里却是喜欢。不然,怎么会把它写到自己的昆虫备忘录里呢?
出示两幅图片,认一认:哪个是尖头蚂蚱?哪个是土蚂蚱?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 课外观察一种昆虫,制作我的昆虫备忘录
读了汪曾祺爷爷写的《昆虫备忘录》,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再回看一下课文,汪曾祺爷爷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昆虫备忘录的?
交流,明确并板书:颜色、形状、声音、猜测、想象。
你是不是也想写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呢?
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制作我的昆虫备忘录——
你感兴趣的昆虫是什么呢?课后仔细观察它,并展开有意思的猜想,用有趣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吧。
出示两份作业,给学生示例。
推荐阅读:课后还可以把汪曾祺爷爷的《昆虫备忘录》这本书找来读一读,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哦!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汪曾祺爷爷走进了神奇的昆虫世界,认识了四种有趣的昆虫,还学习了作者描写昆虫的好多妙招,像用比喻、举例子等方法把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身边的小生灵,热爱大自然、保护昆虫,用文字记录下它们的精彩。
板书设计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有意思的猜测
有意思的拟声词
有意思的语言
有意思的动作描写有意思的样子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