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第11课时 习作:我的乐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第11课时 习作:我的乐园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6: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课题:习作
内容分析: 教材以一句“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点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然后用图示的方法,启发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从多个角度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留意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在某个地方的快乐生活,并与他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语言运用:运用本单元课文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方法,将自己的快乐融入习作,清楚地表达出来。 思维能力:回忆日常生活,打开习作思路,融入思想感情。 审美创造:聚焦乐园,描写出乐园样貌、乐园中的活动和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快乐融人习作,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首页。苍翠的远山,潺潺溪水,杨柳依依,水牛耕作,儿童戏蝶……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幅迷人的风景画对农村孩子来说朴素寻常,对城市孩子来说是新奇又陌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名家眼中的乡野世界,打卡美丽乡村,一起感受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活动流程: 为了更好地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单元将创设一个大情境——“田园诗歌与乡村打卡之旅”。在这个大情境中,学生将扮演“小小探索家”,通过诗歌学习、乡村生活体验、转述练习、乐园描绘等三个小活动深入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块一 聊聊我的乐园
趣说“乐”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乐园”的意思。出示课件“乐”的甲骨文,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你猜一猜,这是哪个字的甲骨文? 根据《说文解字》,乐是“五声八音总名”,表示各种乐器的总称。在古代文献中,“乐”字也用来表示喜悦、愉悦等情感,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读音和用法。 理解乐园。同学们,什么样的地方能称之为乐园?要点:“乐园”就是指“给人带来快乐的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大是小,是空旷还是拥挤,只要能带来快乐,就叫作“乐园”。 我给乐园起个名。教师过渡: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可能是我们的乐园,如满是玩具的房间、长满鲜花的院子……(出示不同种类的图片) 课本上也给我们出示了六个乐园的名字。(课件出示)请你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名字有什么特点?要点:都说明了地点,有的还写出了特点。 同学们,你的乐园是哪里呢?请你给自己的乐园也起个名字吧。提示要点:能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这个地方的特点。 从乐的甲骨文意思,来理解乐园的意思。 学生给自己的乐园起一个好听有特点的名字
设计意图:用“乐”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图示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启发学生打开习作的思路。
板块二 填填《乐园介绍图》
1.明确介绍方面。(1)同学们,你的乐园名字都起好了吗?老师猜想你一定也很想向同伴分享吧,快,跟同桌交流一下吧!提示:可以说说自己的乐园里有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在乐园里做的事情。 (2)仿照文中的表格,回忆内容,围绕“地点、样子、活动、感受”等完成思维图,同伴交流分享。 2 乐园这样写更美。教师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每个人的乐园都各不相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更美的乐园介绍给小伙伴们呢?走,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写的吧。本单元我们也分别领略了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茅盾笔下的《天窗》和刘湛秋笔下的《三月桃花水》中美妙的画面。 要想把乐园的模样写得生动、形象,我们可以三篇课文中寻找哪些妙招?(1)写出独特之处。出示课件:词句段运用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读一读,想一想: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我的发现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句话前面是列举式的分写,最后一两个形容词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模仿这一方法,写写另外三幅图,配配解说词。 4.写出快乐感受。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吗?语言文字也是有情感的。作者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藏在语言文字中。读一读,下边的文字,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 我在蹦床上尽情地蹦跳着,感觉自己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鸟儿,像自由自在的风,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 一丛丛竹子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秀美与挺拔。竹林前方的三叶草,也随着微风左摇右摆,跳着独特又欢快的舞蹈。 教师指定两个学生分别读这段话,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且说一说自己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这些表达感情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感情的方式呢? 迁移课本:请你打开课本,快速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圈一圈这些“有情感”的句子。 (1)学生小组合作,在书中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交流自己所画的语句。 教师过渡:同学们,有几个小朋友也找到了这样的句子,走,让我们去看看和你找的是否一样。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 (3)教师指导学生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小朋友找到的“有情感”的句子。 (4)说一说这些句子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并说说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第1位小伙伴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问:第2位小伙伴读到了《乡下人家》,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通过关键语句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美。 教师问:第3位小伙伴学习《天窗》时,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了…… 生:体会到了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教师总结:作者思想感情有的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即文中的总起或总结句,有的是文中反复强调句子,有的藏在文中的比喻、拟人等词句里。同学们,在写作时候可以积极模仿运用。 5.修改思维导图,试写段落。学生尝试在《乐园介绍卡》中填写相应的内容,师巡视指导。 通过拍照配文、画思维图的方式打开孩子思维。 通过“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引入,学生学习写法,丰富表达方式,将自己喜爱的地方讲清楚。 通过文字,学生感受可以通过那些方法来抒发情感,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乐园之乐。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学生思考,探究如何抒发情感,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所在位置不同,有的在结尾处,也有的在文章反复处,还有的藏在排比、比喻、拟人等词句里,学生熟练掌握,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