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1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1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9 00: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开动脑筋
正方:
玩滑板车时,人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人没有蹬地,车还继续前进。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你认为谁正确?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前384-前322)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VS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同样的小车,同样的斜面上的同一个位置,由静止开始滑行!
实验过程: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
为了使木块(小车)到达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表面种类 粗糙 程度 所受 阻力 运动距离 速度改变 结论
毛巾
棉布
桌面
很短
更长
会比桌面
上更长
无限长
较长
很快
较快
较慢
比桌面
上更慢
0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小车不受阻力,作匀速直线运动
冰面
光滑
平面
最大
较大
较小
更小
最大
较大
较小
更小
不变
没有
阻力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
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小,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这也证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合理的推理,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一切”—— 适用于所有物体,没有例外。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理想情况,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二是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0),相当于不受力。
3.“总”—— 一直、永远不变。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要改变这种运动状态,就必须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定律解读】
4.“或”—— 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杯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脚被绊停止,而身体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前摔倒。
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身体会向后仰,原因是什么?
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保持静止的状态,因此身体会向后仰。
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忽然拉小车时,木块的下半部分已经随小车运动;
但是木块的上半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静止状态不变;
因此木块后仰。
突然拉动小车,解释木块后仰的原因。
助跑跳远
立定跳远
思考为什么跳远之前快速跑一段距离会跳的更远呢?
惯性的利用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惯性现象的防止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牛顿第一定律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晌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现象
惯性的应用与危害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