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七下历史预习学案暨问答知识提纲】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七下历史预习学案暨问答知识提纲】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7 17: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七下历史同步预习学案暨问答性知识提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前言:如何高效学习七下历史
2025年春季学期,新版七下历史教材投入使用,如何高效学习七下历史,本人认为,最基础的便是立足教材,问题引领。基于这一想法,本人编写了本套同步预习学案暨知识问答提纲。
首先,它是一套同步预习学案,学生拿到之后,可以结合教材,通过阅读课本,完成本学案的挖空练习,掌握每课的重点,完成课前预习。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预习任务和书写任务,避免学生因疲倦而产生厌学情绪,在本学案中,对于相对次要的知识点,直接以答案的形式给出,既可以减轻学生的书写任务,又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套问答知识提纲,因为本学案总结了每课的重要知识点,并且以提示性问答的形式展开,拿到它的学生,完全可以将之当作背诵的知识提纲;拿到它的家长,完全可以将之当作提问模板,在家对孩子进行提示性的提问;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用这套学案进行提示提问性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翻阅课本,寻找答案,完成学习;在背诵阶段,借助本套学案,同桌之间完全可以互问互答,快速检验自身的掌握情况。
多说一句,之所以设置成这样带有明确提示性信息的问答形式,一方面是现在的考查形式就是问与答,展示材料与理解总结,一方面是如果让学生自由提问的话,很多学生问出来的问题,听起来总是让人无语,很多既问不到重点上,还喜欢抠字眼。所以干脆设计出这么一份问题很明确,答案很简单的导学案,一方面让学生默写,通过书写加深印象,一方面方便学生相互问答,问答时有明确的提示依据。
再说一个本人上课时发现的现象,历史课程需要背诵,但是本人观察发现,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自由背诵,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几分钟之后便会偃旗息鼓,但是如果让学生相互问答,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高不少,所以课堂的背诵中,学生的相互问答,可能比单纯的背诵更有效果,这也是本人编写这样形式导学案的初衷之一。
本套学案一课一张,前一部分为学生使用版的重点内容挖空,后一部分为教师使用版的参考答案齐全。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25—30页)
【学生使用版——重点内容挖空】
盛唐疆域(28—29页):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放,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结合29页的唐朝形势图可知,盛唐的疆域四至为:东到:大海,西到: ,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北达: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南及:南海,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
汉藏交流(25—26页):吐蕃(bo)是如今藏族同胞的祖先,唐太宗时期,谁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吐蕃赞普 ,仰慕中原文化的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哪幅名画就反映了唐太宗接见他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步辇图》。最终,哪位公主入藏,谱写了唐蕃和亲的佳话: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的友好关系。
甥舅和同一家亲(26页相关史事+30页知识拓展):唐中宗时,唐蕃再次和亲,这次吐蕃赞普迎娶的公主是: 。因为这些和亲,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如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一般,其中的“舅”指的是: ,“甥”指的是: 。如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大昭寺门前广场的哪一文物表达了汉藏人民世代友好、亲如一家的情谊: (又称甥舅和盟碑)(30页知识拓展),这一文物刻立的时间是:唐穆宗长庆年间(823年)(26页)。
唐朝中央与突厥的关系(26—27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7页材料研读)反映出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的民族政策(27页正文),也正因为如此,击败东突厥汗国后,他被西北各族拥戴为: 。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朝先后设置的机构是: 都护府和 都护府。后来安置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后,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这一妄图分裂的势力最终结局是什么: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8世纪中后期,突厥解体,不断西迁,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唐朝中央与回纥的关系(27—28页):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唐朝时期的哪个民族: (hu),这一民族的前身是哪个民族: (he),他们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期,谁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回纥汗国: ,这是当时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唐玄宗对其进行册封,封号是: 。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交换的主要商品是:绢帛换马匹。9世纪,回鹘部众离散,汗国灭亡,一部分人南下融入汉人等当地民众中,大多数人西迁到今新疆地区,逐渐和当地民众融合,成为如今哪个民族的先民主体: 。
唐朝中央与东北的关系(28页):靺鞨(mohe)是生活在我国哪个地区的古老民族: 地区,他们主要生活在哪个流域: 流域,7世纪末这个民族的一个分支建立政权,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学习唐朝进行汉化,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唐朝中央与西南的关系(28页):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生活着六个部落,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其他五诏,建立的政权名称是:,唐玄宗册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这一政权崇尚儒学,积极汉化,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
总结——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8页想一想): (文成公主入藏), (安西都护府), (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灭突厥汗国)等。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中央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各民族得到了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28页正文)。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25—30页)
【教师使用版——所有答案齐全】
盛唐疆域(28—29页):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放,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结合29页的唐朝形势图可知,盛唐的疆域四至为:东到:大海,西到:咸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北达:贝加尔湖,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南及:南海,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
汉藏交流(25—26页):吐蕃(bo)是如今藏族同胞的祖先,唐太宗时期,谁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的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哪幅名画就反映了唐太宗接见他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步辇图》。最终,哪位公主入藏,谱写了唐蕃和亲的佳话:文成公主,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641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汉藏)的友好关系。
甥舅和同一家亲(26页相关史事+30页知识拓展):唐中宗时,唐蕃再次和亲,这次吐蕃赞普迎娶的公主是:金城公主。因为这些和亲,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如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一般,其中的“舅”指的是:唐朝皇帝,“甥”指的是:吐蕃赞普。如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大昭寺门前广场的哪一文物表达了汉藏人民世代友好、亲如一家的情谊: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30页知识拓展),这一文物刻立的时间是:唐穆宗长庆年间(823年)(26页)。
唐朝中央与突厥的关系(26—27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7页材料研读)反映出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7页正文),也正因为如此,击败东突厥汗国后,他被西北各族拥戴为:天可汗。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朝先后设置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后来安置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后,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这一妄图分裂的势力最终结局是什么:744年,唐朝联合漠北回纥等出兵平定了后突厥汗国,8世纪中后期,突厥解体,不断西迁,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唐朝中央与回纥的关系(27—28页):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唐朝时期的哪个民族:回鹘(hu),这一民族的前身是哪个民族:回纥(he),他们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期,谁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回纥汗国:骨力裴罗,这是当时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唐玄宗对其进行册封,封号是:怀仁可汗。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交换的主要商品是:绢帛换马匹。9世纪,回鹘部众离散,汗国灭亡,一部分人南下融入汉人等当地民众中,大多数人西迁到今新疆地区,逐渐和当地民众融合,成为如今哪个民族的先民主体:维吾尔族。
唐朝中央与东北的关系(28页):靺鞨(mohe)是生活在我国哪个地区的古老民族:东北地区,他们主要生活在哪个流域:黑龙江流域,7世纪末这个民族的一个分支建立政权,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受封后的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学习唐朝进行汉化,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唐朝中央与西南的关系(28页):隋唐时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生活着六个部落,最终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部的部落统一了其他五诏,建立的政权名称是:,唐玄宗册封其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这一政权崇尚儒学,积极汉化,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
总结——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8页想一想):和亲(文成公主入藏),设立机构(安西都护府),进行册封(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战争平叛(灭突厥汗国)等。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中央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边疆地区得到开放,各民族得到了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28页正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