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盘龙期末)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方法是( )
A.按压橡皮筋 B.拨动橡皮筋 C.拉伸橡皮筋
2.(2025四上·盘龙期末)人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嘴唇 B.舌头 C.声带
3.(2025四上·盘龙期末)打雷时,我们听到雷声,说明传播雷声的物质是( )
A.空气 B.雨水 C.闪电
4.(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下图所示,杯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用同样的力量敲击杯子,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5.(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想让鼓发出的声音更强些,他可以( )
A.敲击鼓面的中央 B.更用力地敲击鼓面 C.更快速地敲击鼓面
6.(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四根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这四根弦,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④
7.(2025四上·盘龙期末)耳的结构中,具有收集声音作用的是( )
A.耳郭 B.外耳道 C.耳蜗
8.(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图,将钢尺伸出桌面20厘米,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B.声音的高低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9.(2025四上·盘龙期末)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在呼吸。吸气时胸腔( )
A.扩张 B.收缩 C.没有变化
10.(2025四上·盘龙期末)在一次体质测试中,四年级的小坤肺活量为2200毫升。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他的肺活量( )
肺活量 正常标准
小学四年级男生 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 900毫升-2000毫升
A.低于正常标准 B.处于正常范围 C.高于正常标准
11.(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列情况下,一分钟呼吸次数最多的是( )
A.安静状态 B.慢走20步后 C.跳动20次后
12.(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两组食物的分类标准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牛奶 番茄
鸡蛋 生菜
火腿 香蕉
牛排 辣椒
A.熟食和生食
B.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C.主食和副食
13.(2025四上·盘龙期末)右图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从图中看出,每天吃的量最多的应该是( )
A.谷薯类 B.水果、蔬菜类 C.蛋类和肉类
14.(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列食物中遇碘酒会变成蓝黑色的是( )
A.番茄 B.鸡蛋 C.米饭
15.(2025四上·盘龙期末)在口腔中,对食物起搅拌作用的是( )
A.牙齿 B.舌 C.唾液
16.(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是李华一家的晚餐,为了营养均衡还可以加入( )
晚餐 红烧肉、清蒸鲈鱼、排骨汤、米饭
A.炸鸡翅 B.素炒芥兰菜 C.白灼虾
17.(2025四上·盘龙期末)要模拟胃的工作,可以选用( )
A. B. C.
18.(2025四上·盘龙期末)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了( )
A.推力 B.反冲力 C.重力
19.(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车2秒运动了30厘米,如果要使小车3秒运动30厘米,可以( )
A.增大拉力 B.减小拉力 C.保持拉力不变
20.(2025四上·盘龙期末)利用了反冲力的例子是( )
A.
B.
C.
21.(2025四上·盘龙期末)要使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可以( )
A.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的质量
22.(2025四上·盘龙期末)一个物体的重力是0.5N,但小龙用测力计测出的是0.6N,你认为小龙用的测力计是( )
A. B. C.
23.(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三种方式拉动木块,摩擦力最大的是( )
A. B. C.
24.(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例子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B. C.
25.(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从多个角度绘制了小车设计图,从上面看的设计图是( )
A.
B.
C.
26.(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为消化器官的图片,请根据要求作答。
(1)请按照顺序填写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将要经过的器官序号。
(2)其中,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填器官序号)。
27.(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为研究耳的作用,做了下图中的实验。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 )
A.耳郭 B.耳蜗 C.鼓膜
(2)在气球皮上放一些碎纸屑是为了( )
A.更好地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
B.减小气球皮的振动幅度
C.减慢气球皮的振动速度
(3)小龙敲击音叉时发现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起来,说明耳朵的 具有 作用。
(4)突然遇到巨大的响声,我们会堵住耳朵或张大嘴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8.(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人体的气体 78% 16% 4% 2%
(1)观察数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数量减少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其他气体
(2)分析数据发现,人体需要从空气中吸入 ,同时排出 。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① B.② C.③
(4)跑完400米后,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 。
29.(2025四上·盘龙期末)科学小组做撞击实验,他们用同一块木板搭了三个不同的斜面,并分别在斜面上释放同一辆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如下表:
实验 木块移动的距离(厘米)
第一次 2
第二次 4
第三次 6.6
(1)分析记录表,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 )
A.与小车的质量有关 B.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C.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2)三次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最大的是( )的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3)高空坠物非常危险的原因是: 。
30.(2025四上·盘龙期末)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声音》单元和《呼吸与消化》单元,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今后我们应该如何健康生活 (至少提2点)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弹拨橡皮筋时,橡皮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而拉伸、按压橡皮筋时,橡皮筋不会振动,不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一对弹性黏膜皱襞。当我们呼吸时,声带处于打开的状态,空气可以自由地进出气管和肺部。而当我们想要发声时,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这种振动产生了声音的基本频率,就像琴弦被拨动后振动发声一样。
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来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打雷的情况下,闪电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升温、膨胀,然后又快速冷却、收缩,这种剧烈的空气运动导致空气产生强烈的振动,形成声波。这些声波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听到雷声。空气作为一种气体介质,能够有效地传播声音。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当用同样的力量敲击杯子时,杯子和水会一起振动发出声音。杯子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杯子中的水越多,杯子和水整体振动就越慢,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低,音调也就越低;杯子中的水越少,杯子和水整体振动就越快,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 A 杯子中的水最少,敲击时杯子和水这个整体振动最快,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音调也就最高。
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当我们更用力地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就会增大。根据物理学原理,响度和振幅成正比,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对于弦乐器,弦的振动发出声音。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当用同样的力度拨动琴弦时,主要是弦的自身特性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在小提琴的四根弦中,一般情况下,最细的弦振动频率最高。从图中可以得出④弦是最细的所以用同样的力度拨动这四根弦,④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7.【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耳郭是耳朵最外面的部分,它的形状不规则,像是一个漏斗。这种形状使得它能够有效地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并将声音引导进入外耳道。就像一个卫星信号接收器一样,它的作用是尽可能多地捕捉声音信号,并且通过自身的形状把声音汇聚起来,让声音更集中地进入耳朵内部。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由于实验中改变了钢尺振动的幅度(用不同的力量拨动),并且可以观察到声音强弱的变化,所以这个实验研究的是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C选项符合。
9.【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体吸气时,主要是通过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来实现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会向上、向外运动,使得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整个胸腔的容积就扩张了,胸腔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就顺着气压差被吸入肺内。
10.【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的正常标准是 1100 毫升 - 2600 毫升。小坤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为 2200 毫升,这个数值落在 1100 毫升 - 2600 毫升这个区间内。所以小坤的肺活量处于正常范围。
11.【答案】C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的能量消耗较低,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平稳,此时呼吸频率较为稳定,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左右。 当跳动20次后,身体的运动强度更大,肌肉活动更加剧烈,身体的能量代谢速度大幅提高。心脏跳动加快,需要更多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肺部也需要更快速地工作来满足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需求,所以呼吸次数会显著增加。
12.【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第一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火腿、牛排。这些食物的来源主要是动物。牛奶来自奶牛,鸡蛋来自鸡,火腿和牛排通常是用猪肉或牛肉加工而成的,它们都属于动物类食物。 第二组食物有番茄、生菜、香蕉、辣椒。这些食物都是直接从植物上获取的,番茄是植物的果实,生菜是植物的叶子,香蕉是植物的果实,辣椒是植物的果实,它们都属于植物类食物。
13.【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宝塔”第一层是各种谷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能量;“宝塔”第二层是来类和水果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糖类和维生素;“宝塔”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肉类、豆类和奶制品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4.【答案】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米饭是由大米煮熟而成的,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当碘酒滴在米饭上时,米饭中的淀粉会与碘酒发生反应,呈现出蓝黑色。
15.【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口腔中,舌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地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地和食物混合。所以口腔中,起到搅拌食物作用的是舌。
16.【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A、炸鸡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如果加入这道菜,会使晚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一步增加,而缺乏蔬菜所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不利于营养均衡。
B、素炒芥兰菜主要提供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K 等)、矿物质(如钾、钙等)和膳食纤维。加入这道菜可以弥补晚餐中蔬菜的不足,使膳食更加多样化,有利于营养均衡。
C、白灼虾同样主要提供蛋白质。加入这道菜也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过高,没有解决缺乏蔬菜营养成分的问题,不利于营养均衡。
17.【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在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的实验时,可以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气球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
18.【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19.【答案】B
【知识点】速度;拉力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可以比较相同时间物体运动距离,也可以比较相同距离物体运动时间, 小车2秒运动了30厘米,如果要使小车3秒运动30厘米, 则说明小车速度慢了,需要减小拉力。
20.【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 火箭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从火箭尾部的喷口高速喷出。火箭就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反冲力。
21.【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 要使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可以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或者减小小车质量。
22.【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如果测力计在使用前没有调零,且指针在零刻度线之下,当挂上物体测量重力时,就会使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23.【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4.【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摩擦力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自行车轴承中运用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25.【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A、图能看到前后各一个轮子,是侧视图,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能看到四个轮子,是从上面看的俯视图,B选项符合题意;
C、图能看到前面两个轮子,是从正面看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答案】(1)④;②;③;①
(2)③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1)图中第一个是大肠、第二个是胃、第三个是小肠、第四个是食道。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口腔 →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2)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因为大部分营养物质在这里被吸收。
27.【答案】(1)C
(2)A
(3)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4)使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免受伤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鼓膜是中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当外界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会随着声音的振动而振动。这种振动会将声音的信息传递给中耳的其他结构,进而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内耳。
(2) 当声音引起气球皮振动时,放在气球皮上的碎纸屑会随着气球皮的振动而跳动。这些碎纸屑的跳动非常直观,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气球皮在振动。如果没有碎纸屑,气球皮的振动比较难以观察,因为气球皮本身的振动幅度可能较小,而且其振动状态不容易直接被肉眼察觉。
(3) 在这个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就如同外界的声波。气球皮模拟鼓膜,当音叉发出的声音传递到气球皮时,气球皮振动使得碎纸屑跳动。这表明鼓膜能够接收外界的声波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振动,然后通过中耳的其他结构将这种振动继续传递,就像气球皮的振动如果在真实的耳朵结构中会继续传递一样。
(4) 突然遇到巨大的响声,我们会堵住耳朵或张大嘴巴,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免受伤害。
28.【答案】(1)A
(2)氧气;二氧化碳
(3)C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表可知,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多的是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含量减少的是氧气。
(2)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3)当我们吸气时,我们吸入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在肺部,氧气被吸收进入血液同时血波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肺泡中,随后呼出。氮气在吸入的空气中占比最高,且由于氮气在人体内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因此呼出的气体中氮气的比例几乎与吸入时相同,仍然是最高的。
(4) 跑完 400 米后,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29.【答案】(1)B
(2)C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 由于木板是同一块,只是斜面不同,而没有提及斜面长度对实验的影响相关内容,重点在于不同斜面的设置。不同的斜面会有不同的坡度,当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1) 分析记录表,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2)观察实验数据可知, 三次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最大的是第三次。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原因是物体从高处坠落,运动速度很快,能量很大。
30.【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回答合理即可)针对《声音》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从保护听力等方面回答,例如:不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保护耳朵等;针对《呼吸与消化》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从保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回答,例如:加强锻炼提升肺功能,雾霾天气减少外出等,不挑食,均衡营养,不吃过热的食物等。
1 / 1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盘龙期末)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方法是( )
A.按压橡皮筋 B.拨动橡皮筋 C.拉伸橡皮筋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弹拨橡皮筋时,橡皮筋产生振动,发出声音。而拉伸、按压橡皮筋时,橡皮筋不会振动,不可以使橡皮筋发出声音。
2.(2025四上·盘龙期末)人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嘴唇 B.舌头 C.声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一对弹性黏膜皱襞。当我们呼吸时,声带处于打开的状态,空气可以自由地进出气管和肺部。而当我们想要发声时,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这种振动产生了声音的基本频率,就像琴弦被拨动后振动发声一样。
3.(2025四上·盘龙期末)打雷时,我们听到雷声,说明传播雷声的物质是( )
A.空气 B.雨水 C.闪电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来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打雷的情况下,闪电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升温、膨胀,然后又快速冷却、收缩,这种剧烈的空气运动导致空气产生强烈的振动,形成声波。这些声波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听到雷声。空气作为一种气体介质,能够有效地传播声音。
4.(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下图所示,杯中装有不同量的水,用同样的力量敲击杯子,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当用同样的力量敲击杯子时,杯子和水会一起振动发出声音。杯子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杯子中的水越多,杯子和水整体振动就越慢,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低,音调也就越低;杯子中的水越少,杯子和水整体振动就越快,发出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 A 杯子中的水最少,敲击时杯子和水这个整体振动最快,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音调也就最高。
5.(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想让鼓发出的声音更强些,他可以( )
A.敲击鼓面的中央 B.更用力地敲击鼓面 C.更快速地敲击鼓面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当我们更用力地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就会增大。根据物理学原理,响度和振幅成正比,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
6.(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图所示,小提琴共有四根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这四根弦,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④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对于弦乐器,弦的振动发出声音。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的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当用同样的力度拨动琴弦时,主要是弦的自身特性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在小提琴的四根弦中,一般情况下,最细的弦振动频率最高。从图中可以得出④弦是最细的所以用同样的力度拨动这四根弦,④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7.(2025四上·盘龙期末)耳的结构中,具有收集声音作用的是( )
A.耳郭 B.外耳道 C.耳蜗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 耳郭是耳朵最外面的部分,它的形状不规则,像是一个漏斗。这种形状使得它能够有效地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并将声音引导进入外耳道。就像一个卫星信号接收器一样,它的作用是尽可能多地捕捉声音信号,并且通过自身的形状把声音汇聚起来,让声音更集中地进入耳朵内部。
8.(2025四上·盘龙期末)如图,将钢尺伸出桌面20厘米,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A.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B.声音的高低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由于实验中改变了钢尺振动的幅度(用不同的力量拨动),并且可以观察到声音强弱的变化,所以这个实验研究的是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关系,C选项符合。
9.(2025四上·盘龙期末)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在呼吸。吸气时胸腔( )
A.扩张 B.收缩 C.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体吸气时,主要是通过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来实现的。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会向上、向外运动,使得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整个胸腔的容积就扩张了,胸腔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就顺着气压差被吸入肺内。
10.(2025四上·盘龙期末)在一次体质测试中,四年级的小坤肺活量为2200毫升。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他的肺活量( )
肺活量 正常标准
小学四年级男生 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 900毫升-2000毫升
A.低于正常标准 B.处于正常范围 C.高于正常标准
【答案】B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的正常标准是 1100 毫升 - 2600 毫升。小坤是四年级学生,肺活量为 2200 毫升,这个数值落在 1100 毫升 - 2600 毫升这个区间内。所以小坤的肺活量处于正常范围。
11.(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列情况下,一分钟呼吸次数最多的是( )
A.安静状态 B.慢走20步后 C.跳动20次后
【答案】C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的能量消耗较低,身体各器官的活动相对平稳,此时呼吸频率较为稳定,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左右。 当跳动20次后,身体的运动强度更大,肌肉活动更加剧烈,身体的能量代谢速度大幅提高。心脏跳动加快,需要更多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肺部也需要更快速地工作来满足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需求,所以呼吸次数会显著增加。
12.(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两组食物的分类标准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牛奶 番茄
鸡蛋 生菜
火腿 香蕉
牛排 辣椒
A.熟食和生食
B.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C.主食和副食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第一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火腿、牛排。这些食物的来源主要是动物。牛奶来自奶牛,鸡蛋来自鸡,火腿和牛排通常是用猪肉或牛肉加工而成的,它们都属于动物类食物。 第二组食物有番茄、生菜、香蕉、辣椒。这些食物都是直接从植物上获取的,番茄是植物的果实,生菜是植物的叶子,香蕉是植物的果实,辣椒是植物的果实,它们都属于植物类食物。
13.(2025四上·盘龙期末)右图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从图中看出,每天吃的量最多的应该是( )
A.谷薯类 B.水果、蔬菜类 C.蛋类和肉类
【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宝塔”第一层是各种谷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能量;“宝塔”第二层是来类和水果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糖类和维生素;“宝塔”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肉类、豆类和奶制品等,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宝塔”第五层是油脂类,它和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4.(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列食物中遇碘酒会变成蓝黑色的是( )
A.番茄 B.鸡蛋 C.米饭
【答案】C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米饭是由大米煮熟而成的,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当碘酒滴在米饭上时,米饭中的淀粉会与碘酒发生反应,呈现出蓝黑色。
15.(2025四上·盘龙期末)在口腔中,对食物起搅拌作用的是( )
A.牙齿 B.舌 C.唾液
【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口腔中,舌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传送和搅拌,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地切碎磨碎,让唾液充分地和食物混合。所以口腔中,起到搅拌食物作用的是舌。
16.(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是李华一家的晚餐,为了营养均衡还可以加入( )
晚餐 红烧肉、清蒸鲈鱼、排骨汤、米饭
A.炸鸡翅 B.素炒芥兰菜 C.白灼虾
【答案】B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 A、炸鸡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如果加入这道菜,会使晚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一步增加,而缺乏蔬菜所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不利于营养均衡。
B、素炒芥兰菜主要提供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K 等)、矿物质(如钾、钙等)和膳食纤维。加入这道菜可以弥补晚餐中蔬菜的不足,使膳食更加多样化,有利于营养均衡。
C、白灼虾同样主要提供蛋白质。加入这道菜也会导致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过高,没有解决缺乏蔬菜营养成分的问题,不利于营养均衡。
17.(2025四上·盘龙期末)要模拟胃的工作,可以选用(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在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的实验时,可以用漏斗代替口腔,软塑料管代替食道,气球代替胃,长筒袜代替肠。
18.(2025四上·盘龙期末)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了( )
A.推力 B.反冲力 C.重力
【答案】C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19.(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车2秒运动了30厘米,如果要使小车3秒运动30厘米,可以( )
A.增大拉力 B.减小拉力 C.保持拉力不变
【答案】B
【知识点】速度;拉力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可以比较相同时间物体运动距离,也可以比较相同距离物体运动时间, 小车2秒运动了30厘米,如果要使小车3秒运动30厘米, 则说明小车速度慢了,需要减小拉力。
20.(2025四上·盘龙期末)利用了反冲力的例子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 火箭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从火箭尾部的喷口高速喷出。火箭就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反冲力。
21.(2025四上·盘龙期末)要使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可以( )
A.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的质量
【答案】B
【知识点】橡皮筋动力小车
【解析】【分析】 要使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可以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或者减小小车质量。
22.(2025四上·盘龙期末)一个物体的重力是0.5N,但小龙用测力计测出的是0.6N,你认为小龙用的测力计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 如果测力计在使用前没有调零,且指针在零刻度线之下,当挂上物体测量重力时,就会使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23.(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三种方式拉动木块,摩擦力最大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24.(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例子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 摩擦力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自行车轴承中运用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25.(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从多个角度绘制了小车设计图,从上面看的设计图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A、图能看到前后各一个轮子,是侧视图,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能看到四个轮子,是从上面看的俯视图,B选项符合题意;
C、图能看到前面两个轮子,是从正面看的,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6.(2025四上·盘龙期末)以下为消化器官的图片,请根据要求作答。
(1)请按照顺序填写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将要经过的器官序号。
(2)其中,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填器官序号)。
【答案】(1)④;②;③;①
(2)③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
(1)图中第一个是大肠、第二个是胃、第三个是小肠、第四个是食道。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口腔 →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2)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因为大部分营养物质在这里被吸收。
27.(2025四上·盘龙期末)小龙为研究耳的作用,做了下图中的实验。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 )
A.耳郭 B.耳蜗 C.鼓膜
(2)在气球皮上放一些碎纸屑是为了( )
A.更好地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情况
B.减小气球皮的振动幅度
C.减慢气球皮的振动速度
(3)小龙敲击音叉时发现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起来,说明耳朵的 具有 作用。
(4)突然遇到巨大的响声,我们会堵住耳朵或张大嘴巴,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1)C
(2)A
(3)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4)使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免受伤害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鼓膜是中耳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一层很薄的、有弹性的膜。当外界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时,鼓膜会随着声音的振动而振动。这种振动会将声音的信息传递给中耳的其他结构,进而通过听小骨等传递到内耳。
(2) 当声音引起气球皮振动时,放在气球皮上的碎纸屑会随着气球皮的振动而跳动。这些碎纸屑的跳动非常直观,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气球皮在振动。如果没有碎纸屑,气球皮的振动比较难以观察,因为气球皮本身的振动幅度可能较小,而且其振动状态不容易直接被肉眼察觉。
(3) 在这个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就如同外界的声波。气球皮模拟鼓膜,当音叉发出的声音传递到气球皮时,气球皮振动使得碎纸屑跳动。这表明鼓膜能够接收外界的声波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振动,然后通过中耳的其他结构将这种振动继续传递,就像气球皮的振动如果在真实的耳朵结构中会继续传递一样。
(4) 突然遇到巨大的响声,我们会堵住耳朵或张大嘴巴,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免受伤害。
28.(2025四上·盘龙期末)下表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人体的气体 78% 16% 4% 2%
(1)观察数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数量减少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其他气体
(2)分析数据发现,人体需要从空气中吸入 ,同时排出 。
(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
A.① B.② C.③
(4)跑完400米后,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 。
【答案】(1)A
(2)氧气;二氧化碳
(3)C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表可知,呼出的气体中含量增多的是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含量减少的是氧气。
(2)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3)当我们吸气时,我们吸入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在肺部,氧气被吸收进入血液同时血波中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肺泡中,随后呼出。氮气在吸入的空气中占比最高,且由于氮气在人体内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因此呼出的气体中氮气的比例几乎与吸入时相同,仍然是最高的。
(4) 跑完 400 米后,我们的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29.(2025四上·盘龙期末)科学小组做撞击实验,他们用同一块木板搭了三个不同的斜面,并分别在斜面上释放同一辆小车,让小车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如下表:
实验 木块移动的距离(厘米)
第一次 2
第二次 4
第三次 6.6
(1)分析记录表,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 )
A.与小车的质量有关 B.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C.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2)三次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最大的是( )的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3)高空坠物非常危险的原因是: 。
【答案】(1)B
(2)C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 由于木板是同一块,只是斜面不同,而没有提及斜面长度对实验的影响相关内容,重点在于不同斜面的设置。不同的斜面会有不同的坡度,当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1) 分析记录表,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2)观察实验数据可知, 三次实验中,小车具有的能量最大的是第三次。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高空坠物非常危险,原因是物体从高处坠落,运动速度很快,能量很大。
30.(2025四上·盘龙期末)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声音》单元和《呼吸与消化》单元,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今后我们应该如何健康生活 (至少提2点)
。
【答案】(回答合理即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回答合理即可)针对《声音》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从保护听力等方面回答,例如:不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保护耳朵等;针对《呼吸与消化》这一单元我们可以从保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回答,例如:加强锻炼提升肺功能,雾霾天气减少外出等,不挑食,均衡营养,不吃过热的食物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