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绿 课件+教学设计+预习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绿 课件+教学设计+预习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4:31:35

文档简介

10.绿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墨水瓶(píng pín) 交叉(chā chà) 指挥(hīu huī)
形 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花(瓶 屏) (挥 辉)手 拥(济 挤) (又 叉)子
义 给下列句子中的“挤”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挤:①许多人、物很紧地挨着。②在拥挤的环境中推、拥。③用压力使排出。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公交车。( )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 ) 爸爸每天清早就去挤牛奶了。( )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这首诗描绘了春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文中的省略号还能代表哪些绿?请你填一填。 还可能有_______绿、_______绿、_______绿、_______绿、_______绿、_______绿。
拓展积累 描写“绿”的词语 绿的深浅:碧绿、青绿、黛绿、,墨绿 事物名+绿:草绿、葱绿、豆绿、苹果绿 成语:花红柳绿、绿水青山、绿树成荫 描写“绿”的诗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唐彦谦《春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绿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语文要素】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提示:“瓶”是后鼻音,“叉”的读音是chā ,不能读成chà。)
3.生字巧记:归类记忆(挤 挥 “扌”与“手”有关。)
4.学习多音字“倒”。
5.词语理解。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读通、读顺,读对节奏。
全诗虽然简短,但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读通、读顺,并不简单。
(1)重点正音:“倒翻、挤、交叉”三个词。重点练习带有难读词语的句子。
(2)师生合作读,练读节奏。首先,练读两个小节之间的停顿。教师先读两节,示范停顿,然后学生接读后三节。学生自由练读。其次,练读长句的停顿。
(3)同桌互读。朗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结巴,语气自然,停顿正确。
2.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诗歌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和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2)各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写眼前铺满绿色。
第二节:写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
第三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第四节:写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第五节:写绿色在风中飘动。
(3)说感受:作者描写的这么多“绿”,让人感到了勃勃生机。
这种类繁多的“绿”让我陶醉了!我感受到了希望!3.读出自己喜欢的绿。
四、发现绿,想象绿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绿”的词语,数数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种绿,你由这些“绿”想到了什么?
预设: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浅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一到春天我们会看到草长莺飞、满目苍翠。大家都看到过这样多的绿吗?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作者描写的这么多“绿”指的只是颜色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2.课后作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重点)
2.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难点)
一、朗读导入
配乐,指名分节朗读。
二、解读绿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画面。
小结:每个人读《绿》都有自己的感受。
2. 课文解读。
(1)第一小节。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强调读出“到处”是绿的,墨水瓶能有多少墨水啊?居然能把一切都染绿了,太奇妙了!(绿的无处不在)
小组讨论交流:春天的世界“到处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都有哪些地方吗?(河畔、田野里、山坡上)
(2)第二小节。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连用六个词语,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出绿色的丰富。后面省略号表示什么呢?(绿的丰富)
讨论交流: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绿”吗?
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样的感受,怎样的绿是“绿得发黑”?怎样的绿是“绿得出奇”?
预设:我觉得是诗人满眼满心被绿充斥,被眼前的绿所震撼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感受。
朗读指导: 朗读本节诗,语气可以稍微平淡一点,语速放慢,“绿得发黑”重读,语速稍快;“绿得出奇”语速放慢,表现诗人惊讶、难以置信的情感。
(3)第三小节。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刮的风是绿的”风中的什么是绿的?
预设1:杨柳 风中的( 杨柳 )是绿的
齐读“下的雨是绿的”雨中的什么是绿的?
预设1:银杏 雨中的( 银杏 )是绿的
齐读“流的水是绿的”水中的什么是绿的?
预设1:水草 风中的( 水草 )是绿的
齐读“阳光也是绿的”阳光下的什么是绿的?
预设1:河水 阳光下的( 河水 )是绿的
重点提示:“是......是......是......也是...... ”相同句式叠加,让大家感受到世间所有一切都是绿的,绿色如此宽广,让人感到奇特。
(4)第四小节。
思考:绿的形态是怎样的?(集中、挤、重叠、交叉)
将所有的绿汇聚,写出了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表现了绿的层次多。(绿的形态)
朗读指导:朗读本节诗,语速放慢,声调上扬,“所有”要重读,“集中”“挤在”“重叠”“交叉”几个动词要重读、慢读,读出“绿”的动态美。
(5)第五小节。
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小节,看看诗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写绿。(比喻)
随堂练习:仿写比喻句。
思考: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预设:这句话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小练笔: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中的小草、柳条、鲜花会怎么样。
朗读指导: 朗读本节诗,语速舒缓,“所有”“整齐”“飘动”几个词要重读、慢读,表现绿的动态美。
3. 品读课文,找一找你身边的“绿”。
4. 主题概括。
5. 结构梳理。
6. 拓展延伸,寻找诗中的“绿”。
7. 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10绿
到处是绿,这么多的绿……
静绿:风、雨、水、阳光……
动绿:挤、重叠、交叉、飘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艾 青
人教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绿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是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等。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是艾青诗的一贯特点。
《绿》是诗人在1979年春天写的一首抒情小诗。
作者简介
色彩是艾青诗歌艺术表达的要素之一,带有鲜明的艺术美学倾向与追求,使他的诗歌富有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内涵。
想一想:你认为哪些描写很奇特?标出小节。
1
2
3
4
5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dǎo
姐姐正在练习倒车。
dào
识记音形

识记音形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比喻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此处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此处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表示还有很多绿。
作者的感受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到处是绿的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风中的( )是绿的
杨柳
雨中的( )是绿的
叶子
水中的( )是绿的
水草
阳光下的( )是绿的
森林
融情于景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排比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抒发诗人对“绿”的喜爱之情。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排比,表现绿的浓密、厚实、交融与充盈。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比喻句。把“风”比作“舞蹈教练”。
绿的动态美
绿的丰富
绿的宽广
绿的密集
绿的飘动
实写
虚写
虚写
总——分结构
虚实结合
说一说你对“绿”的感受。
“绿”是希望、是梦想、是快乐,也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从作者对“绿”的描绘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绿色的喜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向往,还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的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宗璞《西湖漫笔》
阅读链接
总写
对比阅读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绿》
《西湖漫笔》
1.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之广。
2.都表达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3.语言十分优美。
1.体裁不同:诗歌(分行写)
2.写法不同:没有具体景象,通过作者的感受和独特的想象写绿,语言凝练、有特色。
1.体裁不同:散文(分段写)
2.写法不同:通过作者看到的具体的景物描写绿,写得十分细腻。
拓展延伸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的话
____说:“秋天是黄色的。”
____说:“秋天是红色的。”
____说:“秋天是白色的。”
____说:“秋天是绿色的。”
____说:“秋天是彩色的。”
能力提升
谷子 说:“秋天是黄色的。”
枫树 说:“秋天是红色的。”
棉花 说:“秋天是白色的。”
松树 说:“秋天是绿色的。”
土地 说:“秋天是彩色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