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7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27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7 19: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下册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课件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吗?
自学导读
1、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背景:
(建国初期国情状况)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时间、基本任务、作用)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背景:
比较内容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底)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项目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量 52年比49年增长百分比 52年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长比
钢 15.8万吨 132.9万吨 752.8 46.8
煤 3243万吨 6649万吨 105 7.5
棉花 889万担 2607.4万担 193.3 53.6
粮食 2263亿斤 3278亿斤 44.8 9.3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如何解决新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2、时间:
1953-1957年底
3、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
工业落后,起点很低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
1.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什么是重工业?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 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周恩来
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材料二:
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 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 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八册)
材料三: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 《重要文献选编( 第四册) 》
全国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热情投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
鹰厦
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武汉长
江大桥
主要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青藏公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飞机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的部分数据
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原煤产量
发电量
钢产量
全国工业总产值
30.3%
98.5%
128.6%
164%
296%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有什么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25% ,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9% 。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意义:开始改变了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1954年)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1954年)
申纪兰是中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制定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回答问题:
1、这部宪法规定权力属于谁?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判断这部宪法的性质。
3、这部宪法确立什么政治制度?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同时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每年3月份在北京会召开“两会”,你知道“两会”分别指什么会议吗?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两会即将召开,如果你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你会向国家提出哪些建议要求?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背 景
成就(四个第一)
及意义
(三个“一”)
“一五计划”
(1953-1957)
基本任务
经济 一个计划:
课堂小结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性质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