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儿童诗两首(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儿童诗两首(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1:43:4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儿童诗两首》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答题。
yǎn jing fēng zheng piào liang shāng liang jìng zi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 ) ( ) ( ) ( )21·cn·jy·com
二、词语搭配。
坚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立场
坚固的 战士 
坚定的 桥墩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甜美的( ) 小草绿得( )
遥远的( ) 渐渐地( )
喧闹的( ) 我们笑得( )
四、修改病句。
1、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清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怀着愉快,喜悦的心情到少年宫去参加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①只有……才…… ②要是……就……
③除了……还有……④当……时候……
1.世界上的事物( )这样简单的联系之外,( )不少复杂的联系。
2.( )四周很安静的( ),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 )虚度时光的人,( )会一次又一次脸红。
4.( )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参加义务劳动。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大王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里的风景这么美,真叫人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括号里。
比喻 拟人 反问
1. 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 )
2. 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 )
3.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 )
4.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 )
八、填空。
《我想》节选
我想把我自己
________春天的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________的地方。
九、句子理解。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21cnjy.com
(1)前一句描写了孩子读书的_________;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2·1·c·n·j·y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十、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    )(    )(    )(    )。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    )——(    )   (    )——(    )  
(    )——(    )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                   。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     ②       ③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眼睛 风筝 漂亮 商量 镜子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中重点词语的书写。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商”,仔细观察上面词语的读音: 都是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答案: 坚强的 立场
坚固的 战士 
坚定的 桥墩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搭配的理解。注意区分“坚强、坚固、坚定”意思的区别,形容人的是坚强,形容物的是坚固,形容意志的是立场。
三、答案:甜美的(时光 ) 小草绿得( 生辉 )
遥远的( 地方 ) 渐渐地( 消失 )
喧闹的(世界 ) 我们笑得(喘不上气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搭配的理解。熟读课文,记住词语之间的搭配,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四、答案:21·世纪*教育网
1、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清洁的习惯。
2、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到少年宫去参加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1、缺少宾语,加上“的习惯”即可。 2、“愉快,喜悦”重复,删除一个即可。www.21-cn-jy.com
五、 答案:1.除了……还有……2.当……时候……3.只有……才……4.要是……就……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六、 答案:这里的风景这么美,怎么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式的理解。改为反问句:1.加上合适的反问词。2.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七、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括号里
比喻 拟人 反问
1. 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 拟人)
2. 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 比喻 )
3.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拟人、比喻)
4.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 反问 )
答案:1. 拟人
2. 比喻
3. 拟人、比喻
4. 反问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理解。熟读句子,选择合适的修辞方法填空。注意一个句子里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21教育网
八、答案: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默写情况。会背诵诗歌,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九、 答案: (1)神态;水浒传;施耐庵。(2)诗中的人看书看得太入迷了,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www-2-1-cnjy-com
解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情况。多读课外名著,记住里面的故事情节。理解句子意思写出大概意思即可。2-1-c-n-j-y
10、答案:1.云、小溪、树、叶、泥土、山路
2.暖—冷   浓—淡   深—浅
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山村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表达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3.①云  ②树  ③泥土
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短文的理解。熟读短文,提出的三个问题都可以从短文中找到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儿童诗两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www.21-cn-jy.com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五、教学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 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板书: 儿童诗 ,齐读两遍。
2、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小结: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分享童年的快乐21·世纪*教育网
(二)学习《我想》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⑴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⑵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2·1·c·n·j·y
(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2、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出示课件3、4、5、6)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师随机板书。)
3、精读诗歌,进入情境:(出示课件7)
⑴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⑵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21教育网
⑶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引导: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赏析诗歌,领悟写法:(出示课件8)
⑴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⑵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全体齐读。
(三) 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出示课件9)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www-2-1-cnjy-com
2、朗读诗歌,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随机出示课件10、11、12)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3、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①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②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四)比较朗读,理解诗歌(出示课件13)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5) 随堂练习。
(出示课件14、15)
1、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六)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出示课件16)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17)
1、写写自己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七、板书设计(出示课件18)
儿童诗两首
我 想 童年的水墨画21cnjy.com
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在街头看书
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在溪边钓鱼
眼睛——装在风筝上 在江上游泳
自己——种在土地上
八、教学反思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21·cn·jy·com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读《我想》时,问:“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诵读最神往的愿望,想象画面。”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9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儿童诗两首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⑴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⑵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我想把手儿
接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随着风儿悠荡。
悠啊,悠——
悠出布谷鸟声声的歌唱。
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我想把脚丫
连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⑴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⑵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⑶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随堂练习
1、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随堂练习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作业布置
1、写写自己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板书设计
儿童诗两首
童年的水墨画 我 想 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在街头看书
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在溪边钓鱼
眼睛——装在风筝上 在江上游泳
自己——种在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