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三月桃花水》 课内和课外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三月桃花水》 课内和课外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7: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三月桃花水》 课内和课外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一、课内精彩语段阅读
三月桃花水(节选)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②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③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④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⑤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三月桃花水》中的桃花水是指( )
A.春水
B.流着花瓣的溪水
C.雨水
2.选文第1、2自然段写三月桃花水的 ,写出了它纤细的特点,其中第1自然段把三月桃化水比作 ;第3自然段把三月桃花水比作 ,像这样的比喻句我也能写: 。
3.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三月桃花水还会看见什么?仿照第4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写一句话。
4.写一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并说说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淌起来了。
②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的线,升到云层中去了。新翻的泥土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犁铧(huá)的镜面滑过去了。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zhuàn)?可有牛的哞叫?
③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都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
5.“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这是一个 句。
6.“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都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用“√”画出你认为合理的解释。
A.指春天在早上吹着口哨。( )
B.这是春天对人们的问候。( )
C.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万物开始生长的季节。( )
D.指时间靠前,很早。( )
7.读了短文,你觉得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8.文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淙淙,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 。
9.“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嫩绿的近义词是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好在( )
A.“抽出”是“长出”的意思,用“抽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地长出来的情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B.“抽出”写出了春天枝条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也写出了枝条的顽强
10.通过文中加点的词语,我们能够体会到小兴安岭在春天里的 (①静态②动态)变化,感受到春的 (①美丽和可爱②气息和生机)。(填序号)
11.你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吗?如果喜欢,请简单写一写理由;如果不喜欢,那你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呢?也请你简单写一写喜欢的原因。
二、课外阅读
三月春长成
邓玉定
①天空变高,阳光变暖,云朵变得轻柔。三月,摒弃了立春后的阵阵寒意,在月亮的温柔里,拔节扬花,悄悄长成了春天的模样。
②三月的春风站在春天的中央起了个头,白头翁、喜鹊、褐羽的山雀,头顶一撮毛的八哥就唱响了整个清晨,春日里贪睡的农人不知道天已破晓,在鸟叫声、鸡啼声中起来,肩扛锄头,走进了青青的原野。
③三月的麦苗在晨曦中起伏绵延,霞光在舒展开来的麦叶间流淌,蝴蝶更是迎风一展,就长出了翅膀,她们贴着麦浪低飞,翩翩然,觅进了麦田东南角的那片油菜花海。
④三月的柳枝柔软如缕,柳丝低垂,婀娜多姿。河流中,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神态万千。夹杂其中的桃树、梨树、李树、杏树……受春风的鼓舞,育一树的花苞花朵。
⑤三月的燕子正忙碌地从菜地里叨来湿润的泥土,修补着去年的老巢,她是听到了之前的那场春雨淅沥?还是昨夜的春风徐徐?她悄悄地来,正如她悄悄地离开,她将在三月的春天里成家,在这里孕育,繁衍,生生不息……
⑥三月,我沐浴着春风,在绿意蓬勃中徘徊,我看着春天生长成她该有的模样。
(选文有删改)
12.文章主要围绕三月的春风、 、 和 来展现春天的生长。
13.文章第②段主要写了 时分的景象,读到画线句,你会想到学过的诗句“ , ”。
14.第⑥段中哪个四字词语可以概括作者笔下的春天,你从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5.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让人联想到姹紫嫣红、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等词语,请从中选择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词语:
感受:
奇怪的花
一张糖纸被一降风刮(guǎ guā)上了天空,在天上飞了一圈,打了几个旋儿,最后被树枝拦腰“抱”住了。
冬天的太阳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一个人看见了,以为是严冬里开了一朵奇怪的花。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xiāng xiàng)赶来,仰着脑袋欣赏那朵奇怪的“花”。那张糖纸呢,还以为自己真变成了一朵花,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洋洋得意地俯视着树下的人们。
这天,飞来一只金丝雀,落在树(捎 梢)上。它好像没有看见那张糖纸似的。“怎么,你不认识我?”糖纸生气了,对着金丝雀大喊起来,“我是一朵漂亮的花呀!”说着,扭了担身姿。
“你不就是一张糖纸嘛!看把你给美的!”金丝雀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春天来了,天空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一只风筝飘飘悠悠,一不小心栽下来,挂在了树枝上。糖纸看见了,连忙说:“怎么?你也想变为一朵花吗?”
风筝正为挂在树上着急呢,便不耐(繁 烦)地说:“我才不像你那样鼠目寸光呢!我要飞向高空!”
糖纸“哼”了一声,这时跑来一个小男孩,他爬上树解下了风筝。树枝被震动了一下,糖纸脱离了树枝,随着风飘落到地上。
这时再看那张糖纸,经过这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已变了样。它就是一张褪了色的糖纸!
16.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和不恰当的汉字。
1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洋洋得意:
鼠目寸光:
18.第一自然段中画“ ”部分的意思是
19.糖纸为什么会被当作一朵“奇怪的花”?用“﹏﹏﹏”在文中画出来。
20.为什么金丝雀和风筝不欣赏“奇怪的花”?
21.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
22.“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这句话中“嘟囔”的意思是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2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4.短文写的是 、 (时间)的乡村生活。
25.乡村生活趣事很多,给了“我”许多欢乐,短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趣事?请你简单概括一下。
26.短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A 2. 声音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使者 3.它看见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中第①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内容以及第③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知,作者通过对三月春水的生动描绘,将其比作春天的竖琴和明镜,赋予了春水以生命和灵性。文章中第②段提到的“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和“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等细节,都是在描述春水带来的声音和景象,而不是指流着花的溪水和雨水。在文中,“三月桃花水”明显指的是春天的水,即春水。而“流着花瓣的溪水”虽然在描述桃花水时可能会出现的景象,但并非其本质含义;“雨水”则与桃花水无直接关联;“春水”则直接对应了桃花水的含义。因此可知,《三月桃花水》中的桃花水是指春水。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及仿写句子。
从第①、②自然段“是春天的竖琴”“忽大忽小的水声”“拖拉机的鸣响”“纤细的低语”“叮当声”可知,是声音描写,写出了三月桃花水的动听、多变。由第①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可知,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第③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可知,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
结合第①、③自然段,参考例句格式“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来写,注意情境是“春天”,要符合情境。
如: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鼓手。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第④自然段可知,句子格式为“它看见……怎么样”,展开合理想象。句子“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使用了拟人和比喻,将白云比作燕子翅膀上的装饰,营造出春天轻盈、活泼的氛围。仿写句子时先观察春天的其他特点,比如花朵盛开、小动物活跃、天气变化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描绘的元素。选择一个春天常见的景象,运用拟人或比喻等修辞手法,创造一个新的句子。
如:它看见一群鸭子在河面嬉戏,水面立刻荡起一圈圈涟漪,它们欢快地叫着,像奏响一曲春天的乐章。
4.本题考查古诗词积累。
根据题目要求并结合平时的积累,写出关于春天的诗句,再写出从句中体会到的感受。
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我从诗句中感受到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5.拟人 6.C 7.春天是一个美丽、充满生机的季节。
5.考查修辞手法。
从“吹着口哨”和“漫山遍野地跑”,再结合主语是“春天”,可以推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拟人化。
6.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春天漫山遍野地跑,向每个人说早。这显示了作者以春天的口吻向我们传达了一个讯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故选C。
7.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①②段,可知春天来了,花盛开了,小动物们也活动起来了,可知春天是美丽、充满生机、万物复苏的季节。
8. 哗哗 啪啪 9. 碧绿 A 10. ② ② 11.喜欢,因为冰雪要融化了,万物复苏,有缓缓而流的小溪,有刚出新芽的树森林木,一切都有“新”的气息,特别让人心旷神怡。
8.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还有:嘀嗒、叮咚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9.本题考查近义词和赏析词语。
嫩绿的近义词 :草绿、碧绿、葱绿、葱翠等。
阅读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可知,“抽出”是长出的意思,用“抽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情形生动地刻画出来。故选A。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中“融化、汇成、流着、涨满”这四个动词,我们能体会到小兴安岭在春天里的动态变化,感受到春的气息和生机。
11.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如果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结合选文回答理由即可,如果不喜欢,写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理由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因为在这里能感受春天的变化,体验到春的气息和生机,这是在我的家乡感受不到的。
12. 麦苗 柳枝 燕子 13. 清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14.绿意蓬勃。这个词语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春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 百花齐放 春天桃花、梨花、迎春花等各种花朵相继盛放,美丽动人,让人陶醉。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三月的麦苗在晨曦中起伏绵延,霞光在舒展开来的麦叶间流淌”可知,描绘出麦苗在晨光下广袤无垠且生机盎然的景象。麦叶尽情舒展,吸收着阳光,与流淌的霞光相互映衬,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蝴蝶在麦浪间的飞舞,则从侧面烘托出麦苗所营造的充满活力的氛围,突出了植物在春天里茁壮成长的态势。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三月的柳枝柔软如缕,柳丝低垂,婀娜多姿。河流中,柳影摇曳,临风起舞,柳动影随,神态万千。”可知,将柳枝的柔美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柳枝的柔软与灵动,是春天赋予它的生机体现。同时,周围桃树、梨树等树木在春风吹拂下孕育花苞花朵,通过对柳枝及周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绘,彰显了春天万物萌发、繁花即将盛开的繁荣景象。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三月的燕子正忙碌地从菜地里叨来湿润的泥土,修补着去年的老巢”可知,燕子作为春天的标志性动物,其忙碌筑巢的身影,意味着它们即将在此孕育新生命,开启繁衍之旅。这从动物的视角反映出春天是一个适宜生命孕育、生长的季节,为春天的生长活力增添了生动的一笔。
故文章主要围绕三月的春风、麦苗、柳枝、燕子来展现春天的生长。
1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古诗的积累。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春日里贪睡的农人不知道天已破晓,在鸟叫声、鸡啼声中起来,肩扛锄头,走进了青青的原野。”可知,“天已破晓”这个词点明了时间是清晨,而且鸟叫、鸡啼这些声音也是清晨常见的景象,是清晨的典型特征。
文章第②自然段“春日里贪睡的农人不知道天已破晓,在鸟叫声、鸡啼声中起来,肩扛锄头,走进了青青的原野。”会想到学过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出自孟浩然的《春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到处都能听见鸟儿欢快的啼叫声,和文章中农人在鸟叫声、鸡啼声中醒来的场景非常相似,都是描绘了清晨在鸟鸣声中苏醒的画面,体现了春天清晨的生机与喧闹。
14. 本题考查找关键词及情感分析。
文章第⑥自然段“三月,我沐浴着春风,在绿意蓬勃中徘徊,我看着春天生长成她该有的模样。”,其中“绿意蓬勃”概括作者笔下的春天。文中多处描绘体现了“绿意”与“蓬勃”的特点。如第③自然段“三月的麦苗在晨曦中起伏绵延”,麦苗是绿色的,且“起伏绵延”展现出麦苗旺盛生长的状态,体现了绿意蓬勃;第④自然段“三月的柳枝柔软如缕,柳丝低垂,婀娜多姿”,柳枝作为绿色植物,其柔软且随风舞动的姿态,也彰显了春天植物的生机,为绿意蓬勃的春天增添了色彩。从作者笔下的春天可以感受到他对春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放。常用来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繁荣的景象。
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第④自然段“夹杂其中的桃树、梨树、李树、杏树……受春风的鼓舞,育一树的花苞花朵。”描述的是各种树木在春风的鼓舞下育出了花苞和花朵。根据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可以联想到“姹紫嫣红”“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等词语。从联想到的词语中选择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文中描绘了三月的春风是万物生长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大地。三月的麦苗生机勃勃,柳枝随风摇曳且周围果树花苞待放,整个春天呈现出一片繁荣生长的景象。这些果树花朵的绽放是春天繁荣景象的重要部分,它们与其他植物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春天的盛景。在阐述感受时,可以从春天对万物生长的激发作用,多种花卉盛开所展现出的生命活力、色彩斑斓以及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的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新生的喜悦等方面进行感受的表达。
示例:
词语:姹紫嫣红
感受:脑海中浮现出桃树的粉、梨树的白、李树的雅、杏树的娇,它们将在春风里争艳。春天恰似一位神奇画师,用缤纷色彩晕染大地,使万物焕发生机。漫步其间,如入仙境,满心欢愉,沉醉于这绚烂的春之盛景。
词语:百花齐放
感受:三月春风轻拂,桃树、梨树等各类果树孕育花苞花朵。它们将在春天里竞相开放,似一场盛大花事即将启幕。春天是包容的舞台,任百花自由绽放,用繁花盛景诠释生命的热烈与多元,让人在绚烂中感受无尽生机与希望。
词语:鸟语花香
感受:文中描绘的三月,柳枝摇曳,果树含苞。春风里,鸟儿欢歌,花朵将绽。春天是和谐的乐章,鸟儿的啼鸣与花朵的芬芳交织,唤醒大地,赋予万物生机,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真切领略到自然的美妙与生命的灵动。
16.guǎ xiàng 捎 繁 17.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18.(糖纸)被树枝挂住了 19.冬天的太阳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20.因为金丝雀知道它其实只是一张糖纸,而风筝一心想着飞向高空。 21.人要时刻认清自己。
16.本题考查的是字音和字形的辨析,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选择合适的字音进行填空即可。注意不要写错。
17.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分析写出词语的释义,注意不仅要写出词语的表面含义,还要写出词语的深层含义以及在文章中的含义。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糖纸被当作一朵“奇怪的花”是因为(糖纸)被树枝挂住了。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得出,划线句的意思是冬天的太阳照着那张五颜六色的糖纸,照得它发出夺目的光彩。
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金丝雀和风筝不欣赏“奇怪的花”是因为金丝雀知道它其实只是一张糖纸,而风筝一心想着飞向高空。
21.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注意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答案要合理符合逻辑即可。
22. 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嘀咕 嘟哝 23.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岗的形状。 24. 初夏 暑假 25.初夏杏子成熟时小朋友们摘杏子的情景。
暑假晚上父母带孩子们去捉爬蚱。 26.前后呼应,点明主题。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22.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和近义词的辨析。
嘟囔: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故近义词为“嘀咕、嘟哝”。
23.本题考查了对修辞的理解。
“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这句话把“小山岗”比作“长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小山岗的形状。
24.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概括。
结合“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可知答案。
25.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概括。
结合第二、三段内容可知,文中主要写了摘杏子、捉爬蚱这两件趣事。
26.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的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本文的开头引出了写作内容“家乡的小山岗”,结尾说明了“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同时表达了对家乡小山岗的热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