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紧扣教材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紧扣教材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7 17: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紧扣教材类文阅读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小溪
①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流淌着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溪,蓝色的小溪。
②我的童年和这条小溪一样,走路的时候,总是蹦蹦跳跳的。
③呼——刮过一阵大风了。你看我肩上背着竹篮,又向后山走去。在那长着许多高大红枫树的后山背上,又落下了许多又黄又黑的松果。黄里透红的树叶,来不及捡的时候,我肩上有个长长的竹筢可以帮我的忙。
④叶子扒了一大箩。背回家的时候,妈妈准会夸奖我。妈妈会说:“我家的小鹿鹿,真勤快哩,从山上捡回来那么多的宝贝!”
⑤星期天到了,我跟着二哥、三哥上山。大山上,有采不尽的野果,可以当点心吃呢!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捡到一只伤了翅膀的金山雀,带回家去养起来,那是可以天天和我作伴的。
⑥夏天来了,走过村边的青草池塘,脚步要轻——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过去,忽然一伸手,红蜻蜓就让!我逮住了。我在红蜻蜓身上系上一根线,它会“嘟”地一下子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飞了一圈又一圈。
⑦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了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里最最富有的国王。
⑧我爱小溪,也爱溪边的山坡和草地。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 ) 贫穷——( )
2.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话语的中断
C.表示补充说明 D.表示话题的转换
(1)呼——刮过一阵大风了。( )
(2)夏天来了,走过村边的青草池塘,脚步要轻——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 )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田野中的哭声
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反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我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他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小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地把我们消灭掉。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悲伤?”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4.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A. 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 B.饶幸地避免灾难。( )
5.联系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徐徐: 回眸:
6.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7.作者在草地上听到了 、 、 、 的哭声,那是因为人们
8.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天上的星星
①夏天的夜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无聊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  ②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闪动着光角儿。我们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③我们都快活起来,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9.分辨多音字。
空   (   )    (   )
角   (   )   (   )
10.小孩子为什么会看天空
11.短文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方法,分别把夜空比作 ,写出了星空的 ,把星星比作 ,写出了群星 的样子。
12.把短文中星星的形状和对应的星座连一连。
有装熊的    猎犬星座
有学狗的 北斗星座
有操勺的 大、小熊星座
13.短文主要描写了 的夜晚 ,表现了孩子们 。
八月乡夜
刘从进
①晚饭后,安闲自得地沿着乡村溪坝边散步。坝两边是夏天的稻田与溪水。
②一个老汉在赶溪里的两只鹅回家,不停地挥舞手里的竹竿,扔石子。好不容易把鹅赶上岸,正摇摇摆摆走在一片番薯地里,忽然斜侧冲出一只小狗,追着鹅汪汪叫。吓得两只大鹅张开翅膀开飞机似的乱窜,慌不择路地从高高的溪坝上跳回溪里,犁开了一条金光闪闪的水路,呼呼地游走了。老汉再去赶,把一根竹竿使得像金箍棒一样眼花缭乱,鹅却怎么也不上来!老汉无奈,转身回家了。
③天空忽然有点变色,但还是蓝的,只是被云围走了一角,有些要下雨的意思。散步的村民只敢在村口的溪边走着,一边看水一边留意天空,以备下雨能及时逃回。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绿油油的是榆树,金灿灿的是稻谷,黄澄澄的是玉米。田野是不需看的,只要看一眼老农的神态就知道谷物香得醉人了。
④天空正扮着鬼脸与村民们拉拉扯扯,突然一个中年男子从对面的隔水村开着三轮车载着小儿子来到了田间。田里的稻子正在生长,剑叶出鞘,婴儿绿,肚底白,很好看。小儿子在田边,对着稻子叽里咕噜一阵哇后,男子对他说,回吧。他拨转车头,张开右臂,把小儿子顶在车架上,让他动弹不得,然后单手提着方向盘,突突突地去了。
⑤往回走时,暮色降临。几朵小云围住一角天,上下翻滚,练习下雨,作了一会妖就回去了。此刻,天上露出了月,空中有小夜鸟在飞,树上有蝉鸣。散步的人也游魂似的没了,只有那两只鹅还在水里游,不分离也不上岸。老汉还没来,不知道是否忘了他的鹅?
⑥不知何时起,乡村又回到了诗经里的样子。
(选文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主要交代了 (地点)的环境背景,“ ”一词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15.请从动词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句。
16.文章通过对夏天乡村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7.请写出两句你学过的描写夏天乡村景色的诗句。
归 帆
①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②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③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④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能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⑤沉沉夜暮笼罩着每个鱼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畜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既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8.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的字,再解释词语。
喜笑颜开:
垂头丧气:
19.划出文末一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把改正过来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21.第3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2.“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①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②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 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③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④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⑤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23.从短文中找出两个 ABAC 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24.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 、 。
25.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26.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 )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第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 )
(3)“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这是一个比喻句。( )
(4)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
2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 勤快 富有 2. A C 3.表达了作者对小溪的喜爱之情。
1.本题考查反义词。
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妈妈会说:‘我家的小鹿鹿,真勤快哩,从山上捡回来那么多的宝贝!’”可知妈妈夸我勤快,懒惰的反义词是勤快;
贫穷:缺乏物质财产的状态。
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里最最富有的国王。”可知这样一样,我觉得自己成了金子国最有钱的过往,因此贫穷的反义词是富有。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1)结合所给句子,呼后面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指风声。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故选A。
(2)结合所给句子,“脚步要轻”为什么呢,是因为“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破折号具有补充说明的作用。故选C。
3.本题考查思想情感。
结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我爱小溪,也爱溪边的山坡和草地。”,抓住关键词“爱”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小溪的喜爱之情。
4. 万紫千红 幸免于难 5. 迟缓;缓慢。 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 6.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只能哭泣。 7. 微风 花儿 溪水 鸟儿 破坏了大自然创造的东西,使得大气被污染,花草被践踏,水源被污染,小鸟无家可归。 8.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悲痛以及想要保护环境的迫切心情。
4.本题考查根据意思找词语。
(1)文中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的词语为“万紫千红”,在文中形容花儿是色彩艳丽。
(2)文中指饶幸地避免灾难的词语为“幸免于难”,在文中指小鸟们不知道谁可以饶幸地避免灾难。
5.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徐徐:迟缓;缓慢。指速度或节奏缓慢地,也指安稳貌,宽舒貌。在文中指清风缓缓地吹来。
回眸: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在文中指“我”回头看花儿。
6.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哭泣”改为肯定词“哭泣”,将反问语气词“怎能”改为“只能”,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文章第②段写“我”听到了微风的叹息,是因为大气被污染,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第③ 段写“我”看到了花儿在哭泣,是因为人们掐断花儿的粉颈,把它们带进城里,又把它们丢进垃圾堆里,使花儿离开自己的故土;第④段写“我”听到溪水在号哭,是因为溪水变成了污泥浊水;第⑤段写“我”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是因为人类肆意地捕捉小鸟,使她们无家可归。微风叹息、花儿哭泣、溪水号哭、鸟儿唱着伤心的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破坏了大自然创造的东西。
8.本题考查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心写作目的,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文章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与“微风”“花儿”“溪水”“鸟儿”的交谈,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深层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悲痛以及想要保护环境的迫切心情。
9.kōng 天空 kòng 空闲
jué 角色 jiǎo 角度 10.因为夏天的夜晚,无聊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 11. 比喻 百宝箱 美丽 沉睡的孩子 闪烁 12. 13. 夏天 看到星空的样子 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
9.本题考查多音字。
空:[kōng]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可组词“天空”“空间”;[kòng]使空,腾出来。可组词“空闲”“空地”“有空”;
角:[jiǎo]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可组词“角度”“羊角”“广角”;[jué]古代酒器,青铜制。可组词“角色”“主角”“角逐”。
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夏天的夜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无聊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可知,因为夏天的夜晚,无聊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夏天的天空可能充满了神秘和变幻,所以孩子们会看天空。
1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夜空”比作“百宝箱”,写出了星空的灿烂、美丽,让人应接不暇。把“星星”比作“沉睡的孩子睁开眼睛。”写出了群星闪烁的样子,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星星的明亮和灵动。
12.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有装熊的,”属于“大、小熊星座”,因为“大、小熊星座”的形状看起来像一只熊。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有学狗的”属于“猎犬星座”,因为“猎犬星座”中的天狼星比较显著,整体形状给人一种像狗的感觉。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有操勺的,”属于“北斗星座”。因为“北斗星座”北斗七星的形状的形状像一个勺子。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夏天的夜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无聊得没事可做,便在门前树下看天空。”和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可知,本短文主要描写了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在无聊时,看到星空的样子,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以及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展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能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和遐想。
14. 乡村溪坝 安闲自得 15.画线句连用“拨转”“张开”“顶”“提着”一系列动词,具体地写出了村民照看完庄稼后,开三轮车带小儿子回家的场面,形象生动,画面感十足。 16.表达了作者对夏季乡村景色的喜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1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晚饭后,安闲自得地沿着乡村溪坝边散步。坝两边是夏天的稻田与溪水。”可知介绍了作者散步的地点,抓住关键词“沿着乡村溪坝边散步”可知交代了乡村溪坝的环境;“安闲自得”指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在散步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因此“安闲自得”可以表现出文章的情感基调。
15.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他拨转车头,张开右臂,把小儿子顶在车架上,让他动弹不得,然后单手提着方向盘,突突突地去了。”拨转”“张开”“顶”“提着”都是动词,动词的连用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动作,使句子富有画面感。
16.本题考查文章情感。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通过对乡村稻田、溪水等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对老汉赶鹅以及父子照看稻田等乡村居民生活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17.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自己积累的关于描写夏天乡村景色的诗句,如: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18. 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失望懊丧、受挫折无精打采 19.幕 渔 蓄 即 20.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21.承上启下 22.渔家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向往,对自己将来的生产生活有着美好的心愿
18.考查词语解释。
喜笑颜开:形容心里十分高兴,满面笑容。笑: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结合语境,指完成任务,满载而归的船只上,船员们十分高兴。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丧:沮丧。结合语境,指没有完成任务的船上,人们情绪低落,十分沮丧。
19.考查字形。
夜暮——夜幕;鱼家——渔家;积畜——积蓄;既使——即使。
20.考查了描写顺序。
结合第③段“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可知,本文记叙“归帆”景象,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21.考查了句段作用。
第③自然段在文章中间,一般在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里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承接上文,“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样了”引起下文。
22.考查了对文章主旨和文章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可知“明天的信念”是指“相信明天会有更好的收获,未来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23. 无声无息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好不坏 24.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25.B 26. × × × √ 27.读了短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妈妈对孩子深沉的爱。
2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及仿写词语的能力。
文中“ABAC”结构的词语如:无声无息、不知不觉。
这样的词语还有:不伦不类、自言自语、百发百中、一心一意等。
24.本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可知妈妈给我们讲的故事是“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
25.本题考查于省略号作用。
“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省略号前列举了我看到、听到的内容,还有很多,没有一一列举,省略了部分内容。
故选B。
2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通过阅读可知,本文通过记叙夏夜月色的美丽、妈妈对孩子的疼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及家乡的怀念之情。说法错误。
(2)通过阅读第③自然段可知,妈妈讲的故事很有趣,不知不觉睡着了,是天太晚了,我们困了。说法错误。
(3)本句中没有本体、喻体,“仿佛”表示猜测,故不是比喻句。说法错误。
(4)由文章中最后一自然段“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可以看出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说法正确。
27.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此类题型为开放性主观题,结合题目(“月”的意象一般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结合母爱(文中“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这一主题去写,尤其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作者写作的中心,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以及母亲的想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