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位军队的将领,每天忙于军事训练和作战计划,几乎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这时候,你的主公找到你,要求你必须学习,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将领吕蒙也是军务繁忙,但孙权深知学习对吕蒙的重要性,对他进行了一番劝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说的?吕蒙最后接受了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孙权劝学》的世界 。
导入
学习目标
1.扎实巩固文言知识,准确理解文意。
2.锻炼逻辑思维,清晰梳理劝学过程与人物关系。
3.从故事中汲取力量,培养坚持学习与尊重他人的品德。
走进诗人
司马光
(1019 年 11 月 17 日-1086 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除了《资治通鉴》外,司马光还写了《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史学名作。
历史背景
当时的三国,在军事对抗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文化的竞争。曹魏政权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蜀汉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东吴孙权深知,只有让自己的将领们知识水平提高,才能更好地理解天下大势。吕蒙作为重要将领,孙权希望他能够在知识的武装下,更加敏锐地洞察战争局势。而且当时的战争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武力对抗,还涉及到谋略、外交等诸多复杂因素。孙权劝学吕蒙,是为了让他适应这种变化,使东吴在三国竞争的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我学还不行吗?
创作背景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其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后世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司马光在选取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非常注重其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孙权劝学》这一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孙权的善劝、吕蒙的好学以及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司马光将其收录其中,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向后世统治者传达重视学习、善于劝学、培养人才等重要的治国理念和方法。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走进课文
走进生字
正字音
孰 ( ) 遂( ) 更( )
卿( ) 当( ) 涂 ( )
即( ) 涉猎( )
qīng
dāng
suì
tú
jí
shè
gēng
shú
走进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当道,当权。
推托。
事务。
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语气词,同“耶”。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只,只是。
只,只是。
指历史。
粗略地阅读。
走进课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判断句
到,等到。
经过。
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泛指吴地。
走进课文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另,另外。
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辞
治
博士
推脱
辞藻
研究
治理
专管经学讲授的学管
学位的最高一级
古今异义
见
往事
孤
了解
看见
历史
过去的事
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独
更
另外
副词。更加
一词多义
当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掌管。
应当。
介词,用、拿。
与“为”合用,可译为“认为”。
动词,了解。
动词,知晓。
特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倒装句
省略句
精读细研
“当涂掌事” 的吕蒙为何会以军中多务推辞学习?
吕蒙作为将领,专注于军事事务,可能认为学习会分散精力,影响对军事的管理和指挥,同时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对其自身及军事发展的重要性。
精读细研
孙权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这句话对吕蒙接受劝学有何帮助?
这句话打消了吕蒙对学习的顾虑,让他明白孙权并非要求他成为专门研究经学的博士,只是希望他能广泛涉猎,了解历史,从而降低了吕蒙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使他更容易接受劝学。
精读细研
分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所蕴含的学习理念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理念,即学习不一定要追求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同样重要,这种理念更符合吕蒙作为将领的实际需求,也为他指明了一种可行的学习方法。
精读细研
从 “卿言多务,孰若孤?” 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特点?
可以看出孙权性格直率、坦诚,善于以自身经历说服他人,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自信和权威,能够以自己的例子让吕蒙认识到学习并非不可行。
精读细研
吕蒙学习后的才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中虽未明确指出,但从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的惊叹中可以推测,吕蒙在军事战略、政治见解、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提出更有见地的观点和策略。
精读细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与鲁肃之间怎样的关系?
表现出吕蒙与鲁肃之间关系较为亲密,他们以兄弟相称,言语间带有调侃和玩笑的意味,这种关系也反映了当时东吴将领之间的融洽氛围和团结精神。
精读细研
孙权劝学的故事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何启示
启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识到学习是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年龄多大,都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克服困难,合理安排时间,像吕蒙一样努力付诸实践,才能取得进步。
课文小结
侧面表现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学
不可不学
涉猎、见往事
常读书,大有所益
善劝
辞学——就学——才略大有长进
大惊——结友
布置作业
1、根据注释和课堂所学,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2、写约200字的信给孙权或吕蒙。(注意书信格式)
(作业根据自身情况二选其一,下节课之前交由课代表)
谢 谢 观 看!
作者: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