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执教人:
春 夜 喜 雨
导 入 新 课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分别指谁?
李白
杜甫
杜甫(712~770) 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展现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诗人简介
导 入 新 课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句?
导 入 新 课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你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句?
导 入 新 课
绝 句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你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句?
导 入 新 课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导 入 新 课
写作背景
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zhòng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
理解诗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借助注释,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诗句大意,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zhòng
学习任务二:理解诗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道什么时节落下,当春天来临,万物萌生时就会出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里飘落,滋润着万物,细微无声。
学习任务二:理解诗意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在乡野小路上,乌云黑沉沉的,只有江船上的渔火在闪烁。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拂晓时光,远远看向雨水润湿的红花丛,只见繁花重重,开满了整个锦官城。
学习任务二:理解诗意
诗歌赏析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雨而喜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
诗歌赏析
拟人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诗人用“潜”字写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雨轻柔润物的情景,形象地写出春雨随着和风在夜间悄然而来,无声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
诗歌赏析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人从视觉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诗歌赏析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外一片漆黑,诗人这时在想什么呢?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清新绚丽又美妙的新世界,抒发诗人心中喜不胜喜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由衷的赞美。
诗歌赏析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诗歌赏析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短意不短,感动一沉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的喜悦心情。
学习任务三:感悟诗情
课后作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背诵并默写《春夜喜雨》。
2.搜集、分享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课 后 作 业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板 书 设 计
及时 好
润物 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