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28张PPT2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件(共28张PPT2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7 21: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红细胞
白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图
结论: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具有多样性。
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为什么具有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形态结构
例如: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气的作用;
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相同点: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结论:
细胞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具有统一性。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观察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Observe the cells--The use of high-powered microscopes
10x10
10x40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显微镜的类型
1.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叫:
显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透视电子显微镜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显微镜的类型
2.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叫:
亚显微结构
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一)、显微镜的结构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
材料:
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如水绵等丝状绿藻)、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
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
真菌细胞:如酵母菌
切片:人体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切片、
血涂片、植物叶片结构的永久切片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滴撕(漱)浸(刮)展(涂)盖染吸
举例: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用镊子将内表皮薄膜展平。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避免视野中出现杂质、污物
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实验材料容易漂浮移动,水会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避免观察材料重叠,不易观察
5mm×5mm
使液体有充分的时间均匀地弥散到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可凸显细胞核,便于观察。
均匀染色
举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清水漱口。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几下。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人体细胞的渗透压与0.9%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差不多,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使用清水,细胞会吸水破裂。
(二)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高倍镜的使用
1.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3. 低倍镜观察清晰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 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高倍镜:
(二)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高倍镜的使用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若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能直接调节粗准焦螺旋吗?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不能,因为调节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移动速度快,范围大,会导致看不到物像,同时,也可能导致压坏玻片。
观察步骤:找移转调
注意事项:先低后高,不准动粗
(二)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高倍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2)目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短。
(1)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口诀:“物正目反”
目镜
物镜
实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实例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
A.2个 B .4个 C.16个 D.32个
A
B
细胞均匀分布: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单行细胞: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成反比
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视野差异
观察物像时,为什么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清楚后,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如果不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范围变小而导致看不到需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项目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低倍镜
高倍镜








3.物像
(1)显微镜所成的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结论: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放大
旋转
(2)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口诀:偏哪往哪移
3.物像
(1)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像;
(2)偏哪往哪移 ;
(3)玻片与物像细胞质的流动方向相同。
4.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
1.2015年9月15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利用超声波开启蠕虫的神经元。该技术的亮点是可以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2.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B
C
D
A
B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D
课堂小结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规律
放大倍数(镜头长度、细胞数目)
低倍镜和高倍镜的视野差异
物像特点(成像、移动和流动方向)
污点判断(目镜、物镜、装片)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找移转调
①“找”:在_______下“找”到目标。
②“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_________
③“转”:“转”动_______,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 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__________ ,使物像清晰。
光圈或反光镜
P
实际运动方向
实际运动方向
实际看到的字母
如何移到中央
往右下方移动
d
左下
逆时针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