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约5300年左右的双槐树遗址,其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各功能区被三重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中心居址、大型夯土院落式基址、夯土祭坛和墓地大致分布于同一直线。据此可知,这一区域(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 成为黄河流域文明的源头
C. 先民已过上定居生活 D. 建筑风格受到夏文化影响
2. 战国中期,随着稷下学宫的开设,齐国汇聚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学派,他们之间相互辩难,却又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吸纳着对方的观念。战国晚期,秦相吕不韦编订的《吕氏春秋》被称为“杂家”,因其难用一家学派的观点以分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B. 杂家思想占据了主导 C. 统一成为人们共识 D.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3. 下图是东汉时期的一部作品。该著作( )
A.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 阐释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D.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4. 东晋时,南渡的琅邪王导、王敦兄弟子侄数辈都是军政领域的实权派,与王氏同列的庾、谢之家也可独自担当北伐大事。而到梁朝时期,王、谢、庾等族中有真才实学者往往被中央贬谪,徒有虚名者倒是偶有进入决策中心的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君主权力的加强 B. 九品中正制度的逐步确立
C. 士族阶层的消亡 D. 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调整
5. 唐代奚人热瓌墓志载,其先祖为黄帝之子,世代居于辽东和碣石;唐代粟特人康远墓志中,称其先祖为周代卫国的创始人文王的儿子卫康叔。粟特人安思温的墓志中记载,此人精通儒释两家,书法很有造诣,大有中原文士之风。这体现了( )
A.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各民族习俗的趋同 C. 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D. 民族交融趋势初显
6. 《梦粱录》一书说“西湖醋鱼”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宋五嫂。宋五嫂原来在汴京城里开个小酒店,以做醋熘鱼和鱼羹出名。后经变迁,宋五嫂不得已搬到临安,继续烹制醋熘鱼,食材由黄河鲤鱼改为西湖鳊鱼,宋高宗品尝以后赞不绝口。“变迁”是指( )
A. 靖康之变 B. 安史之乱 C. 绍兴和议 D. 金的迁都
7. 元杂剧中树立了众多具有孝悌观念的孝子贤母形象。许多杂剧作品的人物原型来源于古代名臣,文官呈现忠君直谏的形象,英雄则凸显正直、勇敢。这表明,元杂剧( )
A. 借鉴了京剧戏曲元素 B. 反映了市民价值追求
C. 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8. 《徽州府志》记载:康熙年间,从浙省运粮入徽州,溪流一线,小舟如叶,鱼贯尾衔,昼夜不息。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殍,五日不至则有白昼抢夺。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人地矛盾的凸显 B. 区域经济存在差异 C. 对外贸易的繁荣 D. 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9. 杨秀清在1854年答复英国公使的问题时,明确提出反对向中国输入鸦片。美国公使麦莲在访问天京后,向美国政府报告说,天王兄弟及其臣下,是不会承认清朝政府与英、美、法三国已签订的条约的。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 认清了西方列强的本质 B. 反对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具有反西方侵略的意识 D. 拥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10. 1898年6月至9月,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其中有“废除八股,提倡兴办西学”“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这( )
A.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C. 为政治变革奠定了社会基础 D. 体现了预备立宪要求
11. 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之后,开展了如下活动
时间 活动
1928年2月 中共(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成立
1928年5月 红军造币厂成立,生产货币在根据地内流通
1928年7月 红四军在茨坪成立了军械处,制造修理枪炮,兼顾修理各种农具
上述活动( )
A. 贯彻了古田会议的精神 B. 增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力量
C. 壮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D. 打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
12. 八路军一团长回忆1937年9月的一次战斗:山西北部战场,战士们用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塞在公路上的鬼子打得人仰马翻。战后,众多民众欢迎我们,口号声掩盖了哗哗的大雨声,惊天动地。这次战斗( )
A.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 彰显了敌后战场的力量
C. 鼓舞了人民抗战决心 D.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13.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为保证新旧政权的顺利过渡,要求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重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B. 积极推进战略进攻的步伐
C. 着力实现国民经济恢复 D. 为迎接革命胜利准备力量
14.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人民解放军应在一九五零年复员一部分,保存主力。必须谨慎地进行此项复员工作,使复员军人回到家乡安心生产……必须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毛泽东旨在( )
A.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 B. 推进土改工作 C. 促进军事的现代化 D. 巩固人民政权
15. 下图为196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由马乐群绘制的《女电焊工》。该图可以用来说明( )
A. 三线建设亟须培养专业人才 B. 女性成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投身建设“四个现代化” D. 民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16. 下表为中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 )
类别 数据 世界排名
经济规模 126.058万亿元 第二
进出口总额 41.75万亿元 第一
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 4.5万公里 第一
全社会研发经费 2.9万亿元 第二
上表数据集中体现了我国( )
A. 综合国力提升 B. 重视国防科技的创新 C. 国际地位提高 D. 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汉朝时期的海上贸易已经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半岛。中国商人持有的商品主要是绢帛,换取外国的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奢侈品。隋唐时期,海上贸易路线除包含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还包括一个以日本、朝鲜半岛为终点的航线。该时期内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换来了国外的金银、珠宝、香料等异域特产。宋朝时期,通过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六十个以上。元朝在宋《市舶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大元市舶司刑法》,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务,因此中外海上交往并没有因为宋元易代的缘故而受到消极影响,反而更加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商品以丝织品、棉布、瓷器、漆器为主。明代以来政府对于海上贸易的态度以禁为主,虽然私人海上贸易未曾断绝,但是政府的海禁政策使海上贸易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摘编自张一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商业贸易兴衰原因的探讨》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指出其海上贸易的发展状况并简析呈现这一状况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1917年8月,孙中山召集到达广州的原国会议员150多人召开“非常国会”。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孙中山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依靠滇系与桂系等西南军阀,出兵北伐。西南军阀害怕段祺瑞吞并他们,愿意借孙中山的旗号以图自保。不过,他们也不愿与北洋政府完全决裂,故对孙中山的命令阳奉阴违。在这种情况之下,孙中山被迫于1918年5月通电辞职,他在通电中向国民痛切地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颁行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发起革命斗争的目的,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四学生运动是现代中国史上划分时代的一个界标,这是一般都接受的。不仅如此,即使缩小到新文化运动之中,它也曾起过类似分水岭的作用。陈独秀自己就坦承1919年的学生运动凸显和确立了《新青年》在当时的主流地位。学生辈的罗家伦在一年后总结学生运动,也数次对比五四前后形势的根本性转折。在五四以前,“谈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刊物和报纸不过几种;而到五四以后,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五四学生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最明显的改写,应是走向“政治解决”的所谓转向。五四时代的结束,多少也意味着一个同质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认知的大体形成。当然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就像余英时先生所说,对不同的人,五四就像“月映万川”那样因人而异,“同是此‘月’,映在不同的‘川’中,自有不同的面目”。
——摘编自罗志田《重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指出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的意义。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70年国家政权建设成就辉煌,有目共睹,其中最根本、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成就,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一套制度体系、一种政治局面。
一条道路,就是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个理论,就是形成了加强我国国家政权建设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和积累。
一套制度体系,就是形成了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
一种政治局面,就是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摘自徐永军《新中国70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70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邯郸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从汉朝就已开展海上贸易;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扩展到更多地区:贸易商品逐步增多,从绢帛到丝绸、瓷器、丝织品、棉布、漆器等;双向交流,中国输出商品,输入异域特产:政府管控逐步加强,从元朝制定相关法律、设立市舶司到明代海禁;海上贸易由兴到衰,明代海禁后未能充分发展。
(2)示例:宋元时期。状况:海上贸易繁荣。原因:宋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为海上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断进步,如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推动海上贸易;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法律、设立管理机构。
【18题答案】
【答案】(1)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体现了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消除种族、阶级、宗教歧视;参议院拥有立法权;临时大总统由选举产生;确立责任内阁制,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有副署权。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独裁专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2)目的: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原因:军阀割据,各军阀间矛盾复杂,西南军阀对孙中山阳奉阴违;反动势力强大;缺乏直接的群众基础;没有独立领导的军事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19题答案】
【答案】(1)
变化:《新青年》的主流地位更加凸显;新思潮传播的环境有所改善;思想革命的出版物增加;由思想文化改造转为追求政治革命。
(2)
意义:是一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0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且不断发展。
示例二:论题:新中国70年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阐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共十四大后,我国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国的目标由“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的突出了法治。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综上所述,新中国70年民主法治建设虽遇挫折,但是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