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小说与抒情 教学辅导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北京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小说与抒情 教学辅导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7 17: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淡化故事,铸立灵魂
——从情节到情感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引导与技能训练,带领学生在对小说内容情感的分析实践过程中,体会小说情味的鉴赏方法,在情感体验中把握经典小说(非经典课文)的主题;
2.通过情感体验,引导高中学生走进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类社会事件深处的意义,获得超越文本时空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教学难点:
1. 传统小说形式的“反正”而产生的阅读隔膜;
2. 《荷花淀》简单故事中的“深刻”,“老人”与“海”吗?宝玉的“矫情”,竹林中“朦胧”;
3.如何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完成“小说与抒情”单元的教学任务。 故事是一段有意义的情感体验的连贯叙述,或言说,是经过精心组织而成为完整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情感体验。一个富有洞察力的作家,总是试图去探索那些隐藏在人类社会事件深处的意义,从而围绕这些事件的意义去构件自己的作品。 ——《小说美学》关于知识的处理
作家、作品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也是可以轻易遗忘的,而分析鉴赏能力的提高则是使情感走向复杂深刻的隐性储存。
找出作品的内在联系,设计学生可以到达的路径培养学生丰富、深刻、多样的情感,和理解感悟能力。中国古典小说的抒情特征——外化
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和行的表现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难点:学生对小说原著的生疏,小说本身曲折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细腻的描写。
教学设计参考:
暂不考虑阅读全著或相关章节,教师简单介绍选文前面的情节,仅从本节宝玉与五个女子的矛盾纠葛入手,讨论宝玉性格特点。 哄黛玉:两个“生分”——心有灵犀人
讥宝钗:无话找词——确也“生分”人
戏金钏:随意调逗——罔论“贵”“贱”人
怜龄官:陌生人搅局外人
踢袭人:生气恼踢“屋里人” 一个生在女人堆中,拥有“爱博而心劳”痴情本色的宝玉真情、单纯、周全、轻佻、怜惜、霸道、暴戾等等丰富的性格全景图。阅读练习:
为宝玉与五个女孩子的故事撰写情节回目《老人与海》
难点:课文节选部分已经没有了故事高潮,没有了人物对话,只保留人物与环境。对传统小说三要素的颠覆。弱化小说情节要素
铸立人物独特灵魂 教学设计参考:介绍小说的影响、小说的作者,引导学生把小说作为励志经典阅读。
《老人与海》
被誉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
  1953年获普利策奖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曾在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排名第一
海明威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梳理老人斗鲨过程,研讨小说主题。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引导学生关注五次斗鲨后,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一次: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以我一定要想,因为我剩下的只有思想了。
第二次: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但愿这真是一场梦。
第三次:它们可把我打败了。
第四次:我希望没有人替我担心。
第五次: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
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了。关于主题的讨论
孤独——孤军作战、孤立无援
孤傲——孤胆英雄、孤注一掷
孤寂——生死成败,无人知晓
真正的悲剧不是你被打败了,而是你的一切奋斗搏击抗争都无人知道!其实所有伟人都有他孤独的地方,因为他们具有超越时代和常人的理想,所以他们必将是孤寂的,他们走着无人走过的路,没有朋友、没有战友、没有同路人!
勇者是孤独的:他独自一人,走在未知的路上,走通了,他未必为世人所理解;走不通,他的生命将永无归路。——四中学生作文 崇高信仰下的大爱——《荷花淀》
难点:中学经典课文,如何挖掘简单情节中的深刻和教授上的突破。 我们可以以小说中人物的几个对话场景、细节描写等作为切入点,分析人物心灵的至美,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体会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的魅力。 关于《荷花淀》题材的讨论
爱情题材 战争题材…… 水生嫂没有关上大门、月亮升起来时还在编着席子等着丈夫、抬起头来笑着问、站起来要去端饭……一个妻子所有的自觉动作、家常行为都是爱的最自然的表达;
女人们不放心丈夫,明明知道鬼子要在附近安据点,她们也要冒险去探望,不管找了怎样的借口;见不着时的失望、伤心和心里骂……都是爱的最自然反映;
女人们决定“回去成立队伍”,也是不要丈夫们小看自己、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
女人们的爱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更来得坚定和可爱,更让丈夫们自豪和备感欣慰 将夫妻间的爱情放在战争、民族危亡的时刻,为了民族的生存、家乡的安宁、个人的尊严,水生们必须抛妻舍子,水生嫂们在关键时刻要和鬼子拼命,会跳下水不让敌人汉奸捉活的。 小说也在探索,在残酷的战争中、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还有没有男女之间纯真、深挚的爱情? 孙犁正是在这两个维度上表现了什么是高尚纯真坚韧的爱情,小说通篇表现的都是夫妻情,只不过是将爱情放在了抗日的背景之下,缠绵中有信仰的根基,才使这篇小说闪耀着的光芒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一直感动着读者。心灵的恪守——《竹林的故事》难点: 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了扑朔迷离的故事;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可能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
——严家炎 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
——周作人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一篇,属于他早期乡土作品,充满的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解读废名,首先要读懂他所虚构的世界,他不仅反映乡村风景、风俗之美、人情之美,而且更透露出一种独有的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他将对人物不幸的同情让位于对人间的“真”与“梦”的编织。将一切情感关系化为一个牧歌世界,宁静、谐和,波澜不兴,自然适意,返朴归真的性情和生活的形态。 将故事拆解展开:
没有故事,没有高潮,没有结局;作者把它拉成了一幅平面水墨画,所有情节都弱化而似无;
水墨竹林简单到只有一种手法——白描。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恪守比老人在海上与鲨鱼搏斗还要难,因为老人毕竟还有鲨鱼这个敌人可以消灭,而在竹林中那个恪守的东西却是淡到人们不易察觉、朦胧到难以言说。 小说以三姑娘一家为画面的主体,以“我”的眼光透视三姑娘的长大。表现一个沉重的主题——心灵的恪守:……在恪守中三姑娘变成了妇人。本单元小说欣赏——不必刻意追求微言大义,不必面面俱到;
审美的新高度——小说可以这样来写,小说不仅是用来消遣的,还是用来欣赏、咀嚼、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