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5届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2025届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PDF格式,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7 23:50:05

文档简介

4.辽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



本试检共6页,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试时间:2025年2月7日上午10:30一11:45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金道锡行”最早见于晚清出土的青铜器曾伯篮()铭文,指的是商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向商周王
朝京畿远距离输送铜和锡的通道。考古证实,在控制、运输和管理南方铜锡资源方面,周王室分封至江
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曾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反映周朝时
曾伯篮铭文拓片中的“金道锡行”
A.分封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B.青铜铸造工艺技术达到鼎盛
C.国家具备了一定的治理能力
D.长江中下游都是曾国的疆土
2.据《续汉书》等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汉末赵岐避难之河间(在今河北省沧州)常于市中贩
胡饼。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东汉时
A.原产于中原的胡饼向各地传播
B.北方以饼为主的面食技艺提高
C.上层社会追求美食的风气盛行
D.民族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交融
3.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是朝廷收藏和校勘图书的地方;民间也称私人藏书和讲学的地方为书院。唐末
五代战乱之际,官学衰败,书院作为私学兴盛起来。这表明
A.官方藏书之风历史悠久
B.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形式
C.孔子兴私学主张受推崇
D.教育普及成为发展趋势众号·史海扬帆历史课
4.辽金政权专设榷盐院掌管盐业。2014年,考古界首次在吉林省境内发现并确认了辽金时期与土盐生
产相关的遗存尹家窝堡遗址,该地应是一处因盐而兴的村落。结合下图可推断
肇州县
白城市
新荒泡
流儿河
尹家赛
大安市
肇源县
堡遗址
城四家子
塔虎城D


洗南市
、松
松原市


0
40公里
①该遗址反映出辽金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兴旺
②金沿袭辽朝盐业专卖制度,民间禁贩私盐
③盐场选址必须考虑气候、交通、人口等因素
④新荒古城可能是管理盐场的政府机构治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有学者认为:阳明心学的开辟,让明代的哲学进人了双轨制。一方面,政府还在用正统的理学考试选拔
人才,但另一方面,民间的心学已经颠覆了理学的统治地位,甚至官员们也变成了双重人格,他们要晋
升就必须背诵理学经典,但要修身,则必须皈依心学谱系。这表明心学
A.顺应了社会的新变化
B.彰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C.批判地继承宋明理学
D.获得了官方哲学的地位
6.1898年,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正式创刊,从主编到主笔都是妇女,其中有康有为的长女康同薇、梁
启超的妻子李惠仙等人。王春林等以《女学报》为舆论阵地,公开提出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妇女参政
等主张。这一现象
A.反映了女性平等意识逐渐觉醒
B.得益于革命运动的推动
C.使摆脱封建束缚成为妇女共识
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7.下为《1873一1910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分类变化表》(单位:千元),“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主要指丝、茶和
一些手工业品。该表可论证
进口货物
出口货物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农产品
矿产品
半制成品、制成品
数值
%
数值
%
数值
%
数值
%
数值
%
1873
8383
8.1
95104
91.9
2866
2.6
105572
97.4
1893
19733
8.4
216090
91.6
28423
15.6
153290
84.4
1903
76582
15.0
432477
85.0
89496
26.8
1563
0.4
242902
72.8
1910
126948
17.6
594351
82.4
231957
39.1
4416
0.7
356964
60.2
A.民众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B.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C.传统农业发生了根本改变
D.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化特征
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公众号·
史海扬帆历史课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题号
2
3
6
8
答案
C
D
B
D
A
A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答案】
(1)变化:秦汉以构建封建国家集权礼制为主;唐宋在建立国家礼制体系的同时,逐步向基层百姓扩
散,出现礼制下移。(2分)
原因:唐宋制度建设相对成熟,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礼制建设渐成体系:宋代理学发展,尤其在南宋
成为官方哲学后,推动了礼学思想传播:在选官制度变革的作用下,门第观念淡化和社会成员身
份趋于平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出现多元化:唐宋土大夫以及官员对礼仪教
化的推广与普及。(任答三点6分,答案不拘于本表述,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2)特点: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复杂细密:对民众生活影响深远:与集权政治关联,具有等级性:礼法
合一,礼制活动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运作:与社会结构紧密联系:统治者重视:有国家礼仪和家族
宗族礼仪之别。(任答三点得6分)
17.【答案】
(1)变化:活动方式上,组织活动从秘密到公开、半公开:组织形式上,从第二党式青年组织转变为形
式多样的群众性青年组织:组织成份上,从青年工人为主体到成份广泛的青年群众组织:组织性
质上,从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变成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亡青年团体。(任答三点得6分)
(2)作用: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推动了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为以后的青年运动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积累了经验: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
的基础。(任答四点得8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1页(共5页)
18.【答案】
(1)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农业生产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20年代,欧洲农业生产在曲折
中缓慢恢复;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期间,欧洲农业生产发展总体上较为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欧洲农业再次遭受沉重打击。(每点2分,共8分。答案不拘于本表述,言之成理可的情
给分。)
(2)评述要点:战争与农业关系密切,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基,为战争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资保障和
经济支撑:战争必然给农业带来巨大破坏,甚至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战争期间,政府加强对
农业经济发展的干预和控制,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农业的发展和降低损失:此外,由于战争对技术
革新的急切要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当今时代,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充分发展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避免战争对农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树立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识.保障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繁荣。(7分。回答四层含义即可,答案不拘泥于本表述。)
19.【示例】工业化浪潮推动了落后国家现代化
19世纪60,70年代工业化背景下的革命改革浪潮席卷全世界,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一些落后国家也开启了现代化历程。
察诸历史,俄国面临空前危机进行废除农奴制和其他一系列改革,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中国面对内忧外患实行“自强”“求官”的洋务新政,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
补,取得一些现代化的成果,终究未摆脱半殖民地化的命运。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推
翻幕府统治,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为内容的“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
国,但极力对外侵略扩张,从吞并清朝藩属国琉球开始,走上推行“大陆政策”的邪路。
综上所述,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可加速国家的现代化,但受国情和措施限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
抓住机遇非常重要,而只有选择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
说明:论题2分,观点疏解2分,论证6分,结论升华2分。角度可包括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先后
进入历史的转折点:工业化浪潮中各国不同的应对方式推动了历史进步:民族统一运动和革命及改革
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得到进一
步发展: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起步与不同结果等。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第2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