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微专题2 基因的分离定律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分析
1 基因的分离定律正常分离比例需满足的条件
在满足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各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存活率相同、各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完全显性和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等正常情况下,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例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例2.(2018年江苏卷)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2 基因的分离定律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分析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导致性状分离比例发生异常,但这些情况下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导致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 子代数目偏少
例3.已知老鼠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现有一对杂合的黑色老鼠交配,产下了四只小老鼠。请问这四只小老鼠的体色为( )
A.黑色:白色=3:1 B.全为黑色
C.全为白色 D.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2.2 不完全显性
杂合子的性状与显性纯合子的性状相同称为完全显性,杂合子性状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称为不完全显性。例如紫茉莉植株花色的遗传中,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粉红色植株Rr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白色= 1∶2∶1。
不完全显性的原因:如果每个等位基因决定形成的酶量恰好是需要量的1/2,这时杂合子催化某种化学反应的能力就只有显性纯合子的一半,这样杂合子的表现型就处于两个纯合子之间,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例4.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如下: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 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
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紫色 D.紫色与红色杂交不能验证分离定律
例5.人的TSD病是由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为aa。下列原因中最能解释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 )
A.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
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
C.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
D.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
例6.(2011年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2.3 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产生的致死现象包括配子致死和胚胎致死,两者都会使后代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例。
例7.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下列有关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正确的是( )
A.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3∶1 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
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 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
例8.(2020年江苏卷)有一观赏鱼品系体色为桔红带黑斑,野生型为橄榄绿带黄斑,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养殖者在繁殖桔红带黑斑品系时发现,后代中2/3为桔红带黑斑,1/3为野生型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桔红带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品系为杂合子
B.突变形成的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C.自然繁育条件下,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
D.通过多次回交,可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
2.4 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分别和不同的物质形成有关,这两种物质同时在杂合子中出现的现象叫共显性。共显性的原因是在杂合子中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各自产生带有表型效应的蛋白质,从而表现为共显性。如人类的ABO血型中,基因型为IAIB个体的红细胞膜上既有IA控制合成的A凝聚原又有IB控制合成的B凝聚原,其血型为AB型血。共显性会使后代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如IAIB× IAIB后代中,A型血∶AB型血∶B型血=1∶2∶1。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例9.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方法之一。某夫妇均为ABO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IA、IB、i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右表所示。该夫妇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AIB,则下列血型的小孩一定不是该夫妇所生的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2.5 复等位基因
在一个基因座位上包含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人类的ABO血型中IA、IB、i称为复等位基因。若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某一基因座位上有n个基因组成复等位基因,则纯合子的基因型有Cn1=n种,杂合子的基因型有Cn2=n(n-1)/2种,基因型的种类共有Cn1+ Cn2=n(n+1)/2种。复等位基因会使后代出现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如IAi×IBi后代中,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1∶1∶1∶1。
例10.(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
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
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
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
B.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
C.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
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
2.6 限性基因
限性基因是其表现型受一种性激素的存在与否而决定的基因。即该基因控制的表现型只限制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不能在另一性别中表现。例如鸡的羽毛中母鸡羽和公鸡羽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雌性中基因型为HH 、Hh 、hh的个体都为母鸡羽;雄性中基因型为HH 、Hh 、hh的个体分别为母鸡羽、母鸡羽和公鸡羽。hh控制的公鸡羽只能在公鸡中表现,在母鸡中不表达,仍为母鸡羽。
例11.Y(控制黄色)和y(控制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的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种蝴蝶中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2.7 从性基因
从性基因是指某基因的显、隐性受个体的性别影响的基因。如羊的有角、无角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公羊中HH为有角、Hh为有角、hh为无角;母羊中HH为有角、Hh为无角、hh为无角。这说明公羊中有角(H)对无角(h)是显性,母羊中无角(h)对有角(H)是显性。
例12.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8 母性效应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如椎实螺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
例1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后全部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
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
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
2.8 表型模拟
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叫表型模拟。体现了生物的表型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即生物的表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例14.某种兔的毛色黑色(W)和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黑色兔交配得到的子代,放在-15 ℃环境中成长,表现为黑色;若放在30 ℃环境中成长,则表现为白色。这样的白色兔产生的子代再放在-15 ℃环境中,依然表现为黑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表型模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表型模拟”中,兔子毛色的相关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异
B.子代白色兔的出现,可能是在色素形成的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C.在30 ℃环境中成长的白色兔都是纯合子
D.生物的性状会受到基因控制,而性状形成的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巩固训练题
( )1.(2020年浙江卷7月选考)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
杂交组合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 )2.某种品系鼠毛色的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 )3.已知控制牛的有角(HA)和无角(HB)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公牛体内HA对HB为显性,母牛体内HB对HA为显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对杂合有角公牛和杂合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
B.多对杂合有角公牛和杂合无角母牛杂交,F1中母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
C.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的有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
D.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
( )4.秃顶在男性中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 )5.萝卜的花色(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
B.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
C.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只有紫花植株
D.决定萝卜花色的等位基因遗传时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 )6.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在25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30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 )7.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在35 ℃条件下(正常温度为25 ℃)长成的成体果蝇却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判断它是纯合vv还是表型模拟的最佳措施是
A.让该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并在较高温度下培养,观察后代情况
B.让该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并在正常温度下培养,观察后代情况
C.让该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异性长翅果蝇交配,并在正常温度下培养,观察后代情况
D.让该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异性长翅果蝇交配,并在较高温度下培养,观察后代情况
( )8.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 )9.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注:精子通过花粉管到达卵细胞所在处,完成受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1、S2、S3、S4互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
B.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全部子代中S1S2∶S1S3=1∶1
C.烟草不能自交的原因可能是花粉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卵细胞的雌蕊结合阻止花粉管的形成
D.该现象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防止近亲繁殖的一种重要策略
( )1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遗传微专题2 基因的分离定律特殊性状分离比例分析参考答案
例1.答案:C。 解析: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⑥错误,其它五个是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例2.答案:C。 解析: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会使2种类型配子比例偏离1∶1,将不满足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一条件,从而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C项符合题意。
例3.答案:D。 解析: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原理,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理论上的性状分离比例。实际的杂交工作中,只有统计数据足够大时,才接近理论上的性状分离比;当统计数据较小时,会偏离理论上的性状分离比。
例4.答案:D。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相关表现型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红色RR、紫色Rr、白色rr。紫色与红色杂交的子代中红色∶紫色= 1∶1,证明了紫色Rr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R∶r=1∶1,能验证分离定律,选项D错误。
例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完全显性的原因。显性基因能形成正常的蛋白质,行使正常的功能;隐性基因形成的蛋白质不正常,有时甚至不能形成蛋白质,因而不能很好地行使其功能。杂合子个体中一个显性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已足够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与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相同,从而表现为完全显性,所以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
例6.答案:C。 解析:融合遗传是指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融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若为融合遗传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若为孟德尔遗传子代子代会出现 3∶1等比例。选项A可以否定融合遗传但不能支持孟德尔遗传,选项B可能是孟德尔遗传或融合遗传,选项C支持孟德尔遗传而否定融合遗传,选项D可能是孟德尔遗传或融合遗传。选项C正确。
例7.答案:B。 解析:因为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所以自然情况下的单瓣凤仙花一定是杂合子,其自交时参与受精的精子只有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参与受精的卵细胞有含显性基因的卵细胞和含隐性基因的卵细胞且比例为1∶1,所以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
例8.答案:D。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项正确;由于后代桔红带黑斑∶野生型=2∶1,不符合分离定律中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B项正确;由于桔红带黑斑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自然繁育条件下,该显性基因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则桔红带黑斑性状容易被淘汰,C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桔红带黑斑为显性性状,并且显性纯合时致死,桔红带黑斑个体都是杂合子,因此通过多次回交,不能获得性状不再分离的桔红带黑斑品系纯合子,D项错误。
例9.答案:D。 解析:IAi×IAIB→IAIA、IAi、IAIB、IBi,不会生出O型血(ii)的小孩。
例10.答案:A。解析:AD、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有六种交配情况:A1A1与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是全抗植株;A1A2与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与A2A2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与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易感=2:1:1。A错误,D正确;B、抗性植株A2A2或者A2a与易感植株aa交配,后代全为抗性,或者为抗性:易感=1:1,B正确;C、全抗与易感植株交,若如果是A1A1与aa,后代全为全抗,若是A1A2与a,后代为全抗:抗性=1:1,若是A1a与aa,后代为全抗:易感=1:1,C正确。
例11.答案:B。 解析:选项B子代的基因型只有Yy,若表现为黄色,则为雄性;若表现为白色,则为雌性。选项B正确。选项A、C和D的子代中都有基因型是yy的个体,一定表现为白色,无法判断是雌性还是雄性,选项A、C和D错误。
例12.答案:C。 解析:双亲无角,如果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是Hh,则子代公羊中可能会出现有角,A错误;双亲有角,如果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是Hh,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是HH,则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母羊无角,B错误;若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Hh,则子代公羊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母羊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3,且公羊与母羊数量相等,所以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正确;绵羊角的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错误。
例13.答案:C。 解析:由于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子一代的表型与亲本相同,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均与各自母本相同,B正确;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的基因型为Ss,F1(Ss)单独饲养后进行自体受精,所得F2的螺壳旋向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即全部为右旋,C错误;由于子代螺壳旋向的遗传规律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所以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母本基因型为ss,而父本基因型可以是SS或Ss或ss,因此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可能为Ss或ss,不可能为SS,D正确。
例14.答案:C。 解析:两只黑色兔交配得到的子代,放在-15 ℃环境中成长,表现为黑色,基因型可能为WW或Ww,在30 ℃环境中成长则为白色兔,故在30 ℃环境中成长的白色兔可能为杂合子Ww,C错误。
巩固训练题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4×2=8种表现型,选项A错误。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4×3=12种表现型,选项B正确。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4×2=8种表现型,选项C错误。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3×3=9种表现型,选项D错误。
2.答案:C。 解析:杂交B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并且比例为2∶1,说明黄色是显性,灰色是隐性,并且黄色显性纯合子致死,黄色个体一定是杂合子,选项C错误。
3.答案:C。 解析:纯合有角公牛(HAHA)和纯合的有角母牛(HAHA)杂交,F1基因型为HAHA,公牛和母牛的表现型都为有角,选项C错误。
4.答案:B。 解析: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说明秃顶的遗传有两种可能:①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但该遗传无法解释题干中的第二个已知信息,选项A错误。②秃顶的遗传属于从性遗传,在男孩中秃顶是显性,在女孩中正常是显性,即男孩中AA和Aa表现为秃顶,aa表现为正常,女孩中AA表现为秃顶,Aa和aa表现为正常。该遗传能解释题干中的第二个已知信息,选项B正确。父亲正常(aa)、母亲正常(Aa或aa)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Aa),选项C错误。女儿秃顶时父亲一定秃顶,母亲不一定秃顶,选项D错误。
5.答案:D。 解析: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中白花∶紫花∶红花=1∶2∶1,说明决定萝卜花色的等位基因遗传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且杂合子表现为紫花,两种纯合子分别表现为红花或白花,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6.答案:B。 解析: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自交实验,观察子代的花色及其比例。若子代全部开红花,则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若子代中开红花植株∶开白花植株=3∶1,则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若子代全部开白花,则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选项B错误。
7.答案:B。 解析:判断某动物个体的基因型最佳方法是让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即让该残翅果蝇与正常温度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vv)交配,并在正常温度下培养,观察后代情况。若后代全部为长翅,则它是表型模拟;若后代全部为残翅,则它是纯合vv。
8.答案:B。 解析:该杂合子能产生A∶a=1∶1的雌配子,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则其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项正确;若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则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1,自交后代AA∶Aa∶aa=2∶2∶1,可能是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的死亡,B项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该杂合子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均为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项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并不影响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1∶2∶1,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烟草不存在S基因的纯合个体,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时,烟草无法自交产生后代,当S1S2作父本时,杂交后代为S1S2∶S1S3=1∶1;当S2S3作父本时,杂交后代为S1S3∶S2S3=1∶1,综上可知,全部子代中S1S3∶S2S3∶S1S2=2∶1∶1,B错误。
10.答案:D。 解析:Gg和Gg-都是雄株,不能杂交,选项A错误。两性植株的基因型是gg和gg-,最多产生二种配子,选项B错误。两性植株(gg-)自交能产生雌株(g-g-),选项C错误。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有gg×gg、gg×gg-和g-g-×g-g-三种交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