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材改编练三大角度98题
角度1 源于教材中的习题或例题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3“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对参考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B.“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以分针为参考系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3“练习与应用”第2题和P1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江岸为参考系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C.“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第3 s末”和“第3 s内”都是指时间间隔1 s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图为汽车在t=0到t=40 s这段时间的x t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0 m
B.汽车在10~20 s内匀速运动
C.汽车在40 s末回到出发点
D.汽车在20~40 s内加速度为1.5 m/s2
4.[鲁科版必修第一册P27“节练习”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头射过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的照片.已知扑克牌的宽度为5.7 cm,子弹头的平均速度是900 m/s,则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约为( )
A.8.4×10-3 s
B.8.4×10-4 s
C.8.4×10-5 s
D.8.4×10-6 s
5.(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9“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则不可能增大
6.(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在同一公路上,B、C两辆汽车的v t图像b、c如图所示,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的加速度为 m/s2,C车的加速度为- m/s2
B.t=2 s时,C车在B车后
C.B、C两车在大约1.6 s时并排行驶
D.B、C两车并排行驶时离出发点的距离约为9.6 m
7.(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44“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 s内前进36 m,则汽车在5 s内的位移为( )
A.50 m B.45 m
C.40.5 m D.40 m
8.(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某架“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面以上2.5 m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请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
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
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1“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发现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 )
A.
B.
C.
D.
10.(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在把其中一个向东6 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A.6 N B.6 N
C.12 N D.0
1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大小为240 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
A.60 N B.240 N
C.300 N D.420 N
1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 “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则F的大小和方向一定
B.若F1与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增大F2,合力F就必然增大
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1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82“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则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
D.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14.(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00“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2 kg,受到两个大小都是50 N且互成120°角的力的作用,此外没有其他的力,关于该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50 N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3 s末物体的速度为75 m/s
D.3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25 m
15.(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如右图所示,当运动员从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将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
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无关
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
16.(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15例题1改编)将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从20 m的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地时间为2 s
B.落地时速度为20 m/s
C.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为
D.物体的位移为20 m
17.(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18.(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处有一光滑的钉子P,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等高的位置,细线被钉子挡住。如图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 )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突然减小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5题)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图A、B、C、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
20.(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58“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左右。
请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估算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多少倍。
21.(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64“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v B.v
C.v D.v
22.(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7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A.W1>W2 B.W1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78“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一位质量m=6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10 m的斜坡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50 N,斜坡的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关于各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6000 J B.阻力做功为1000 J
C.支持力不做功 D.各力做的总功为零
24.(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8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下列几种情形中,汽车的动能不变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25.(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8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运动员把质量是500 g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估计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 m,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0 m/s。估算出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 )
A.50 J B.100 J
C.150 J D.无法确定
26.(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3“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B.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
27.[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4“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南昌市秋水广场拥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一同学在远处观看秋水广场喷泉表演时,估测喷泉中心主喷水口的水柱约有40层楼高,表演结束时,靠近观察到该主喷水管口的圆形内径约有10 cm,由此估算驱动主喷水的水泵功率是 ( )
A.5×102 W
B.5×103 W
C.5×104 W
D.5×105 W
28.(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大小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C,再将A、B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A、B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
A. B.
C. D.
2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7“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如图所示为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可能是正点电荷形成的
B.D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因为那里没有电场线
C.点电荷q在A点所受的静电力比在B点所受静电力小
D.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沿C点切线方向
30.(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7“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1.0×10-2 kg,所带电荷量为+2.0×10-8 C。现加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如图所示)。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g=10 m/s2)。
31.(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关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则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若-q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D点的大,则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若-q在E点的电势能为负值,则E点电势为负值
D.电势降低的方向即为电场线方向
32.(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4“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φA>φB
B.负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C.负电荷由B移动到A时静电力做正功
D.UAB>0
33.(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7“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距10 cm的平行板A和B之间有一匀强电场,如图,电场强度E=2×104 V/m,方向向下。电场中C点距B板3 cm,D点距A板2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CD=1000 V
B.让B板接地,则C点的电势φC=600 V
C.让A板接地,则D点的电势φD=400 V
D.将一个电子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的功,与将电子先从C点移到P点再移到D点静电力做的功数值不同
34.[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49“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 如图所示,偏转电场的极板水平放置,偏转电场右边的挡板竖直放置,氕、氘、氚三粒子同时从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终均打在右边的竖直挡板上.不计氕、氘、氚的重力,不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B.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量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C.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D.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35.(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7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为( )
A.9500 Ω 90000 Ω B.90000 Ω 9500 Ω
C.9500 Ω 9000 Ω D.9000 Ω 9500 Ω
36.(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13“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有人根据B=提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场力F成正比
B.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乘积Il成反比
C.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不一定等于
D.通电直导线在某点所受磁场力为零,则该点磁感应强度B为零
37.(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17“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如图甲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B.如图乙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C.如图丙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垂直的轴线AB转动
D.如图丁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平行的轴线CD转动
3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总要屈腿,这样做可以( )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
B.减小地面对人的撞击力
C.减小人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人的动能变化量
39.[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6“节练习”第1题改编]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手握大锤站在车上.开始时人、锤和车均静止,此人将锤抡起至最高点,此时大锤在头顶的正上方,然后人用力使锤落下沿水平方向敲打平板车的左端,而后再将锤抡起至最高点,如此周而复始地敲打车的左端,最后人和锤都恢复至初始状态且人不再敲打平板车.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从最高点落下至刚接触车的过程中,车的动量方向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
B.锤从刚接触车的左端至锤的速度减小至零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左的动量,车的动量减小至零
C.锤从刚离开车的左端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右的动量
D.在任一时刻,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4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5“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 某机车以0.8 m/s的速度驶向停在铁轨上的15节车厢,跟它们对接.机车跟第1节车厢相碰后,它们连在一起具有一个共同的速度,紧接着又跟第2节车厢相碰,就这样,直至碰上最后一节车厢.设机车和车厢的质量都相等,则跟最后一节车厢相碰后车厢的速度为(铁轨的摩擦忽略不计) ( )
A.0.053 m/s B.0.05 m/s
C.0.057 m/s D.0.06 m/s
4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5“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细线下吊着一个质量为M=9.99 kg的沙袋,细线长L=1 m.一颗质量m=10 g的子弹以v0=5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沙袋,瞬间与沙袋达到共同速度(不计细线质量,g取10 m/s2),则此时细线的拉力为 ( )
A.35 N B.100 N C.102.5 N D.350 N
4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34“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如图所示,在t=0到t=4 s的范围内回答以下问题。
(1)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方向在哪些时间内跟它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在哪些时间内跟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反?
(2)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多少?
(3)质点在前2 s内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4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47“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如图是两个单摆的振动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摆的振幅之比为2∶1
B.甲、乙两个摆的频率之比为1∶2
C.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1∶2
D.以向右的方向作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从t=0起,乙第一次到达右方最大位移时,甲振动到了平衡位置,且向左运动
4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54“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4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65“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此时刻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
B.质点P此时刻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a
4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65“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则图乙为哪点的振动图像( )
A.K点 B.L点
C.M点 D.N点
4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84“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下图中可能发生的是( )
4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7“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 mm,用的是绿色滤光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绿色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B.如果仅把毛玻璃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变大
C.仅把绿色滤光片换为红色,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增大了
D.如果仅改用间距为0.3 mm的双缝,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变大
4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1“练习与应用”第1、2、3题改编)(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两支铅笔的狭缝平行对着日光灯管,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减小游标卡尺两个卡脚之间狭缝的宽度,单色线光源通过狭缝产生的衍射条纹中央亮条纹变窄
C.太阳光通过三角形孔,当孔缩小时,先形成三角形光斑,最后形成太阳的像
D.透过羽毛观察白炽灯,会看到彩色光晕,这是光的衍射
5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9“复习与提高”B组第5题改编]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一透明材料做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该种材料折射率 n=2,AC是一半径为R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D为圆弧圆心,ABCD构成正方形,在D处有一点光源.若只考虑首次从圆弧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从点光源射入圆弧 AC的光中,有一部分不能从AB、BC直接射出,求这部分光照射圆弧AC的弧长.
51.[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8“复习与提高”A组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光沿AO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与折射光线的交点为B,过B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交点为N,BN与AO的延长线的交点为M.以O点为圆心、OM(设为r)为半径画另一圆,则折射率n为 ( )
A.
B.
C.
D.
5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9“复习与提高”B组第4题改编]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S发出的光还可以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
(1)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中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5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下面的几个图显示了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 )
5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的电流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矩形线圈,水平边长l=10 cm,共N=9匝,线圈的下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0.10 A(方向如图)时,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左边再加上质量为m=4.32 g的砝码后,天平重新平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此可知 ( )
A.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为0.24 T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为0.12 T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0.24 T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0.12 T
5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5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多选)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喷入磁场,A、B两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A、B和用电器连接,A、B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A、B两板间距为d,等离子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A、B两板之间,所带电荷量为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是电源的正极
B.B板是电源的正极
C.电源的电动势为Bdv
D.电源的电动势为qvB
5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6例2改编] 如图所示,导线框abcd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在线框由左向右匀速通过直导线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
A.先为abcd,后为dcba,再为abcd
B.先为abcd,后为dcba
C.始终为dcba
D.先为dcba,后为abcd,再为dcba
5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8“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如图所示,CDEF是金属框,框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当导体AB向右移动时,金属框中CD、EF边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
A.C→D,E→F B.D→C,E→F
C.C→D,F→E D.D→C,F→E
5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一轻质绝缘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体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下列关于同学们看到的现象及对现象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体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磁体插向左环,左环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D.磁体插向右环,右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6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37“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6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43“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A、B两个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10匝,半径rA=2rB,分别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放入匀强磁场中,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两线圈中电动势之比为4∶1
B.甲图中,A、B两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
C.乙图中,A、B两线圈中电动势之比为4∶1
D.乙图中,A、B两线圈中电流之比为4∶1
6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44“复习与提高”B组第2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单匝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匀强磁场,第二次又以速度2v匀速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
B.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外力做功功率之比为2∶1
C.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过程中通过线圈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1
D.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线圈中产生热量之比为2∶1
6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1“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在转动中经过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B.线圈在转动中经过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C.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D.线圈每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一次,所以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6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闭合的矩形导体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方向观察,线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ab边的边长为L1,ad边的边长为L2,线圈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2nBL2ω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最大
D.线圈ad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6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 V,这个电压是把380 V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140匝,副线圈是( )
A.1081匝 B.1800匝
C.108匝 D.8010匝
6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0“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不变,读数不变
B.读数变大,读数不变
C.读数变大,读数变小
D.读数不变,读数不变
6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5“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从发电站输出的功率为220 kW,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05 Ω,用220 V和11 kV两种电压输电。两种情况下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之比为( )
A.50∶1 B.1∶50
C.1∶5 D.5∶1
6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5“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其中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 kW,发电机的电压为250 V。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为8 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 V。要求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控制为5 kW(即用户得到的功率为95 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为25 A
B.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4000 V
C.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D.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6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6“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布朗运动证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一锅水中撒一点儿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C.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证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7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3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即易拉罐)中插入一根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可以忽略)。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气温计。已知铝罐的容积是360 cm3,吸管内部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0.2 cm2,吸管的有效长度为20 cm,当温度为25 ℃时,油柱离管口10 cm。取T=t+273 K。
(1)吸管上标刻温度值时,刻度是否应该均匀?
(2)估算这个气温计的测量范围。
7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53“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了900 J的功,同时汽缸向外散热210 J,汽缸里空气的内能( )
A.增加了1100 J B.减少了1100 J
C.增加了690 J D.减少了690 J
7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63“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现象中能够发生的是( )
A.一杯热茶在打开杯盖后,茶会自动变得更热
B.蒸汽机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C.桶中混浊的泥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沙下沉,上面的水变清,泥、水自动分离
D.电冰箱通电后把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
7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77“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7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9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98“复习与提高”A组第1题改编] (多选)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大小与照射光强度、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
A.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
B.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弱些
C.单色光b的频率小于a的频率
D.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
7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114“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下列核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Na+He→X+H,X为Mg
B.Al+He→Y+n,Y为P
C.O+n→M+H,M为N
D.Si+H→N+n,N为P
7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117例题改编)已知中子的质量是mn=1.6749×10-27 kg,质子的质量是mp=1.6726×10-27 kg,氦核的质量m=6.6467×10-27 kg,真空中光速c=3.00×108 m/s。
(1)写出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氦核的核反应方程;
(2)求氦核的平均结合能。(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向2 源于教材中的插图或相关内容
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P26图1-22改编]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滑块经过光电门时,滑块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仪器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6图1.4-1改编]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 )
A.图甲中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图乙中汽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B.速度的变化量Δv越大,表示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较小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小,速度较大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大
D.汽车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汽车减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反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6图3.1-2改编] 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4.[鲁科版必修第一册P70图3-8改编] (多选)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未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对其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五千年的尖底陶瓶,如图所示,这种陶瓶口小、腹大、底尖,有两耳在瓶腹偏下的地方.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陶瓶的重心在装水前后始终不变
B.陶瓶的重心随装水的多少发生变化
C.陶瓶未装水时,其重心在两吊耳的下方
D.陶瓶装满水时,其重心在两吊耳的上方
5.(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65图3.3-6改编)(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6.[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80图4.1-1改编] 如图所示为现代人在实验室所做的伽利略斜面实验的频闪照片的组合图.实验中把小球从左侧斜面的某个位置由静止释放,它将冲上右侧斜面,频闪照片显示小球在右侧斜面运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依次减小;如果右侧斜面变成水平,频闪照片显示小球在右侧水平面运动过程中相邻的两小球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对于这个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球冲上右侧斜面后做减速运动,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是正确的
B.小球最终也会在右侧水平面上停下来,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是正确的
C.因为没有绝对光滑的斜面或者水平面,所以伽利略提出的“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小球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是荒谬可笑的
D.上述实验表明“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小球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是正确的
7.(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60图11.2-5改编)如图所示,是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较小,且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较大,无论加多大电压,电流都很小
C.无论是加正向电压还是加反向电压,电压和电流都不成正比,所以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
D.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是一条直线
8.[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14图13.3-1改编] 从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法拉第坚信磁一定能生电.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但经过了10年都没发现“磁生电”.主要原因是( )
A.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较小,产生的磁场不够强
B.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不会产生磁场
C.感应线圈B的匝数较少,产生的电流很小
D.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产生稳恒磁场
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6图1.4-1改编)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1飘入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0,然后经过S3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到照相底片D上。
(1)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求粒子打在照相底片D上的点到S3的距离。
10.[人教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7图2.1-9、P28图2.1-12、P28图2.1-13、P45图2-12改编] 如图所示的各图所描述的物理情境中,没有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
1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81图4.3-3改编] 20世纪初,物理学家卢瑟福及盖革等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发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只有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此现象说明 ( )
A.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电子占原子质量小部分但体积大,带负电
D.原子核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且体积小,带正电
考向3 源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或拓展知识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3“拓展学习”图1.3-6改编] 下图是一种运动传感器的原理图,系统由A、B两个小盒子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固定在运动的小车上,B盒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计算机自动算出A、B间的距离x1.经过短暂的时间T后,系统进行第二次测量,得到A、B间的距离x2,则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 )
A. B.
C. D.
2.[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4“演示”改编] 在演示“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实验中,有一个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球,第一次在其运动路线的正前方放置条形磁铁,第二次在其运动路线的旁边放置条形磁铁,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小钢球的运动轨迹.观察实验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第二次实验中,小钢球的运动类似平抛运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C.该实验说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D.该实验说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6“演示”改编]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红蜡块由管口上升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相对地面通过的路程为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v增大时,L减小 B.v增大时,L增大
C.v增大时,t减小 D.v增大时,t增大
4.(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11“参考案例”步骤1改编)(多选)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两球应同时落地
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5.[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实验”改编]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则 (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
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6.(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实验”改编)(多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并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都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再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把C移近导体A,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39“演示”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灯泡A1和A2的规格相同,A1与线圈L串联后接到电路中,A2与可变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先闭合开关S,调节R,使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它们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新接通电路,A1、A2同时亮
B.重新接通电路,A1逐渐变亮
C.接通电路,一段时间电路稳定后再次断开S,A1、A2逐渐熄灭
D.接通电路,一段时间电路稳定后再次断开S,A2闪亮一下再熄灭
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48“演示”改编)把发光颜色不同的两个二极管并联(该类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导通时发光),使两者正负极方向不同。当摇动如图所示的手摇发电机时,两个二极管交替发光,则流过其中一个二极管的电流是( )
A.交流电 B.直流电
C.恒定电流 D.涡流
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3“思考与讨论”改编)某交变电流的i-t图像如图所示,则其电流的有效值为( )
A.1.5 A B.2 A
C. A D. A
1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71“问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用导线把不带电的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的现象是( )
A.有光子从锌板逸出
B.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D.锌板带负电
教材改编练三大角度98题
角度1 源于教材中的习题或例题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3“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对参考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
B.“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以分针为参考系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1.【答案】ABD
【解析】“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故C错误。
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3“练习与应用”第2题和P1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江岸为参考系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C.“火车8点42分到站”,“8点42分”指的是时刻
D.“第3 s末”和“第3 s内”都是指时间间隔1 s
2.【答案】D
【解析】“第3 s末”指的是时刻,“第3 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D错误.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图为汽车在t=0到t=40 s这段时间的x t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0 m
B.汽车在10~20 s内匀速运动
C.汽车在40 s末回到出发点
D.汽车在20~40 s内加速度为1.5 m/s2
答案 AC
解析 汽车在0~10 s内匀速驶离出发点,10~20 s内静止,20~40 s内匀速驶回出发点,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0 m,40 s末回到出发点,故A、C正确,B错误;汽车在20~40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故D错误。
4.[鲁科版必修第一册P27“节练习”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头射过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的照片.已知扑克牌的宽度为5.7 cm,子弹头的平均速度是900 m/s,则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约为( )
A.8.4×10-3 s
B.8.4×10-4 s
C.8.4×10-5 s
D.8.4×10-6 s
4.【答案】C
【解析】由题图知,扑克牌的宽度为5.7 cm,扑克牌的宽度约为子弹头长度的3倍,即子弹头长度约为1.9 cm,子弹头穿过扑克牌通过的位移为x=5.7 cm+1.9 cm=7.6 cm,所以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 s≈8.4×10-5 s.
5.(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9“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物体的速度在减小,加速度则不可能增大
5.【答案】ABC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故A正确;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若Δt较大,则a可能比较小,故B正确;物体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东,速度方向向西,故C正确;物体的速度减小,若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则加速度增大,故D错误。
6.(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在同一公路上,B、C两辆汽车的v t图像b、c如图所示,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的加速度为 m/s2,C车的加速度为- m/s2
B.t=2 s时,C车在B车后
C.B、C两车在大约1.6 s时并排行驶
D.B、C两车并排行驶时离出发点的距离约为9.6 m
6.【答案】AD
【解析】根据图像信息可知:aB= m/s2= m/s2,aC= m/s2=- m/s2,A正确;由v 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 s时,以及t=1.6 s时,C车均在B车前方,故B、C错误;设经过时间t,B、C两车并排行驶,则xB=xC①
又因xB=aBt2②
xC=v0t+aCt2③
由图像可知v0=4 m/s④
联立①②③④得,B、C两车并排行驶时离出发点的距离约为9.6 m,D正确。
7.(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44“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以18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 s内前进36 m,则汽车在5 s内的位移为( )
A.50 m B.45 m
C.40.5 m D.40 m
7.【答案】C
【解析】根据x=v0t+at2得36=18×3+a×32,即a=-4 m/s2。汽车停止所需时间为t′== s=4.5 s<5 s,所以4.5 s末汽车停车,则汽车在5 s内的位移为x′== m=40.5 m,故C正确。
8.(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估测某架“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从地面以上2.5 m的高度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请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
A.0.01 s B.0.02 s
C.0.1 s D.0.2 s
8.【答案】B
【解析】解法一(公式法):图中AB的实际长度为AB=0.12 m,A到地面的高度h1=8.5×6 cm=0.51 m,B到地面的高度h2=6.5×6 cm=0.39 m,设开始下落点为O,则hOA=H-h1=1.99 m,hOB=H-h2=2.11 m。由hOA=gt得t1≈0.63 s,由hOB=gt得t2≈0.65 s。曝光时间Δt=t2-t1=0.02 s,故B正确。
解法二(估算法):自由落体运动到A点的速度为v=≈6.3 m/s。因为0.12 m远小于1.99 m,故可以近似地将AB段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故t=≈0.02 s,故B正确。
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51“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发现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 )
A.
B.
C.
D.
9.【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在反应时间内直尺自由下落的位移大小为a-b,设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t,空气阻力不计,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得h=gt2=a-b,解得t=,D正确,A、B、C错误.
10.(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现在把其中一个向东6 N的力改为向南(大小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A.6 N B.6 N
C.12 N D.0
10.【答案】B
【解析】两个力合力为0,其中一个向东的力为6 N,则另一个力向西且大小也为6 N,将向东的6 N的力改为向南,则向西的6 N的力与向南的6 N的力的合力大小为6 N,故B正确。
1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大小为240 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
A.60 N B.240 N
C.300 N D.420 N
11.【答案】C
【解析】将竖直向下的180 N的力分解,其中一个方向水平,大小为240 N,由力的三角形定则作图如图所示,其中F=180 N,F1=240 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F2= N=300 N,故C正确。
12.(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71 “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则F的大小和方向一定
B.若F1与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增大F2,合力F就必然增大
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12.【答案】ABD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若F1、F2的大小和方向一定,则F的大小和方向一定,A正确;若F1与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故B正确;若θ角为钝角且不变,F1大小不变,增大F2时,合力F可能先变小后增大,如图所示,故C错误;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故D正确。
1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82“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则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人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而发生危险
D.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
13.【答案】BC
【解析】飞机投下的炸弹由于惯性做平抛运动,所以目标在正下方时投弹不能击中,A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转,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也跟地球一起从西向东运动,故人仍落到原地,B正确;紧急刹车时,汽车停止运动,人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容易撞伤,所以系上安全带对人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而不是受到向上的作用力,D错误。
14.(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100“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2 kg,受到两个大小都是50 N且互成120°角的力的作用,此外没有其他的力,关于该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50 N
B.物体的加速度为25 m/s2
C.3 s末物体的速度为75 m/s
D.3 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25 m
14.【答案】AC
【解析】两个夹角为120°的50 N的力,其合力仍为50 N,加速度a==25 m/s2,3 s末速度v=at=75 m/s,3 s内位移x=at2=112.5 m,故A、C正确,B、D错误。
15.(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如右图所示,当运动员从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将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
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风力无关
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
15.【答案】BC
【解析】运动员同时参与两个分运动:竖直向下的运动,水平方向沿风力的运动。两个分运动具有独立性、等时性,竖直分运动不受风力影响,所以运动员下落时间由竖直分运动决定,与风力无关,风力越大,落地时的水平分速度越大,合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故B、C正确,A、D错误。
16.(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15例题1改编)将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从20 m的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地时间为2 s
B.落地时速度为20 m/s
C.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为
D.物体的位移为20 m
16.【答案】A
【解析】由h=gt2得t==2 s,故A正确;落地时竖直分速度vy=gt=20 m/s,落地速度为v= =10 m/s,故B错误;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tanθ==2,故C错误;物体的水平位移x=v0t=20 m,位移为s==20 m,故D错误。
17.(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17.【答案】C
【解析】A受三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指向圆心的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故C正确。
18.(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处有一光滑的钉子P,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等高的位置,细线被钉子挡住。如图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 )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突然减小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18.【答案】B
【解析】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由于重力与悬线的拉力都与速度垂直,所以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根据v=rω,可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大,则角速度变小,故B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n=可得,线速度大小不变,轨迹半径变大,则向心加速度变小,故C错误;悬线拉力F=mg+m=mg+man,故悬线的拉力突然减小,D错误。
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30“练习与应用”第5题)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图A、B、C、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
19.【答案】C
【解析】汽车沿曲线转弯,所以受到垂直速度方向指向轨迹凹侧的向心力Fn,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所以还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沿轨迹切线方向的切向力Ft,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如图C所示。
20.(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58“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如图所示,天文学家哈雷成功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预测下次飞近地球将在2061年左右。
请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估算哈雷彗星轨道的半长轴是地球公转半径的多少倍。
20.【答案】17.8
【解析】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长轴为a,周期为T,由题意可知T=2061年-1986年=75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有=,则=≈17.8。
21.(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64“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v B.v
C.v D.v
21.【答案】A
【解析】由=求得第一宇宙速度v= ,故= = ,所以v火=v,故A正确。
22.(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7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A.W1>W2 B.W1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得F1和F2是恒力,物体移动的位移相同,并且力与位移的夹角相等,所以由功的公式W=Flcosθ可知,它们对物体做的功是相同的,C正确。
2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78“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一位质量m=60 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10 m的斜坡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50 N,斜坡的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关于各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6000 J B.阻力做功为1000 J
C.支持力不做功 D.各力做的总功为零
23.【答案】AC
【解析】重力做功WG=mgh=6000 J,故A正确;阻力做功WF=-F=-1000 J,故B错误;支持力与位移夹角为90°,不做功,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各力做的总功为5000 J,故D错误。
24.(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88“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下列几种情形中,汽车的动能不变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
24.【答案】D
【解析】由Ek=mv2知只有D项所述情形中汽车动能不变,故D正确。
25.(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8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运动员把质量是500 g的足球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估计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 m,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0 m/s。估算出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为( )
A.50 J B.100 J
C.150 J D.无法确定
25.【答案】C
【解析】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W等于足球获得的初动能Ek1,即W=Ek1-0;足球上升时重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设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Ek2,则有-mgh=Ek2-Ek1,联立得W=Ek1=Ek2+mgh=150 J,故C正确。
26.(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3“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B.物体在海平面上的重力势能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mgh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
26.【答案】AD
【解析】从地面到海平面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故A正确;地面为零势能面,所以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mgh,故B错误;物体在地面上的机械能为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也为mv,故D正确;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mgh)=mv+mgh,故C错误。
27.[人教版必修第二册P94“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南昌市秋水广场拥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一同学在远处观看秋水广场喷泉表演时,估测喷泉中心主喷水口的水柱约有40层楼高,表演结束时,靠近观察到该主喷水管口的圆形内径约有10 cm,由此估算驱动主喷水的水泵功率是 ( )
A.5×102 W
B.5×103 W
C.5×104 W
D.5×105 W
27.【答案】D
【解析】管口的圆形内径约有10 cm,则半径r≈5 cm=0.05 m,根据实际情况,每层楼高h≈3 m,所以喷水的高度H=40h≈120 m,则水离开管口的速度v=,设驱动主喷水的水泵功率为P,在接近管口很短一段时间Δt内喷出的水的质量为m=ρ·vΔtS=ρπr2vΔt,根据动能定理得PΔt=mv2,解得P=≈5×105 W,故D正确.
28.(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大小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C,再将A、B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A、B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
A. B.
C. D.
28.【答案】B
【解析】设A、B原来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A、B间静电力大小F=,将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后,A所带电荷量变为+,B所带电荷量变为-,再将A、B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A、B间静电力大小F′==,故F′=F,故B正确。
29.(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7“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如图所示为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可能是正点电荷形成的
B.D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因为那里没有电场线
C.点电荷q在A点所受的静电力比在B点所受静电力小
D.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沿C点切线方向
29.【答案】C
【解析】正点电荷的电场线是从正点电荷出发的直线,故A错误;电场线是为了更形象地描述电场而人为画出的,没有电场线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由图知B点处电场线比A点处电场线密集,故EB>EA,所以点电荷q在A处所受的静电力小于在B处所受的静电力,C正确;负电荷在C点所受静电力方向与C点切线方向相反,故D错误。
30.(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7“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1.0×10-2 kg,所带电荷量为+2.0×10-8 C。现加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如图所示)。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g=10 m/s2)。
30.【答案】2.9×106 N/C
【解析】小球受到重力mg、静电力F、轻绳拉力FT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
==tan30°
E=tan30°=× N/C
≈2.9×106 N/C。
31.(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0“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关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则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若-q在C点的电势能比在D点的大,则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若-q在E点的电势能为负值,则E点电势为负值
D.电势降低的方向即为电场线方向
31.【答案】A
【解析】由Ep=qφ知,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大,故A正确,B错误;根据Ep=qφ可知,若-q在E点的电势能Ep为负值,则φ为正值,故C错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为电场线方向,故D错误。
32.(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4“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φA>φB
B.负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C.负电荷由B移动到A时静电力做正功
D.UAB>0
32.【答案】B
【解析】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由图知φA<φB,UAB<0,故A、D错误;WBA=qUBA,其中q<0,UBA>0,则WBA<0,故C错误;由Ep=qφ知,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B正确。
33.(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37“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距10 cm的平行板A和B之间有一匀强电场,如图,电场强度E=2×104 V/m,方向向下。电场中C点距B板3 cm,D点距A板2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CD=1000 V
B.让B板接地,则C点的电势φC=600 V
C.让A板接地,则D点的电势φD=400 V
D.将一个电子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的功,与将电子先从C点移到P点再移到D点静电力做的功数值不同
33.【答案】B
【解析】UCD=-Ed=-1000 V,故A错误;让B板接地,则φC=EdCB=600 V,故B正确;让A板接地,则φD=-EdAD=-400 V,故C错误;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故D错误。
34.[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49“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 如图所示,偏转电场的极板水平放置,偏转电场右边的挡板竖直放置,氕、氘、氚三粒子同时从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终均打在右边的竖直挡板上.不计氕、氘、氚的重力,不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B.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量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C.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相同,则一定到达挡板上同一点
D.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到达挡板的时间一定相同
34.【答案】A
【解析】设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质量为m,电荷量为q,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离为d,则粒子出电场时的偏转距离为y=·=,因氕、氘、氚具有相同的电荷量和不同的质量,若三者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相同,则出电场时的偏转距离相同,速度偏转角相同,一定到达挡板上的同一点,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若初动能相同或初动量相同,则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不同,到达挡板的时间不同,选项B、D错误.
35.(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7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50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则电阻R1、R2的值为( )
A.9500 Ω 90000 Ω B.90000 Ω 9500 Ω
C.9500 Ω 9000 Ω D.9000 Ω 9500 Ω
35.【答案】A
【解析】接a、b时,由串联电路特点有R总=R1+Rg=,得R1=-Rg=9500 Ω。接a、c时,同理有R总′=R1+R2+Rg=,得R2=-Rg-R1=90000 Ω,A正确。
36.(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13“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有人根据B=提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场力F成正比
B.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乘积Il成反比
C.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不一定等于
D.通电直导线在某点所受磁场力为零,则该点磁感应强度B为零
36.【答案】C
【解析】磁感应强度B=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B的,但磁感应强度是磁场的固有性质,与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F及乘积Il等外界因素无关,A、B错误;B=是在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不垂直,设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θ,则根据F=IlBsinθ得B=,即B不一定等于,C正确;如果θ=0,虽然B≠0,但F=0,故D错误。
37.(人教版必修第三册P117“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如图甲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B.如图乙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C.如图丙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垂直的轴线AB转动
D.如图丁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平行的轴线CD转动
37.【答案】C
【解析】A、B、D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均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而C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故选C。
3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总要屈腿,这样做可以( )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
B.减小地面对人的撞击力
C.减小人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人的动能变化量
38.【答案】B
【解析】体操运动员落地时屈腿可以延长地面对人撞击力的作用时间,取人落地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Ft+mgt=0-mv,得:F=+mg,当t增加时F减小,而冲量和动量、动能的变化量都不变,所以B正确。
39.[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6“节练习”第1题改编] (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手握大锤站在车上.开始时人、锤和车均静止,此人将锤抡起至最高点,此时大锤在头顶的正上方,然后人用力使锤落下沿水平方向敲打平板车的左端,而后再将锤抡起至最高点,如此周而复始地敲打车的左端,最后人和锤都恢复至初始状态且人不再敲打平板车.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从最高点落下至刚接触车的过程中,车的动量方向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
B.锤从刚接触车的左端至锤的速度减小至零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左的动量,车的动量减小至零
C.锤从刚离开车的左端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右的动量
D.在任一时刻,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9.【答案】AB
【解析】在人将锤抡起至锤杆水平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右的动量;在人将锤从锤杆水平的位置抡起至最高点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左的动量.锤下落过程中,车的动量方向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任一时刻,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选项A、B正确.
4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5“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 某机车以0.8 m/s的速度驶向停在铁轨上的15节车厢,跟它们对接.机车跟第1节车厢相碰后,它们连在一起具有一个共同的速度,紧接着又跟第2节车厢相碰,就这样,直至碰上最后一节车厢.设机车和车厢的质量都相等,则跟最后一节车厢相碰后车厢的速度为(铁轨的摩擦忽略不计) ( )
A.0.053 m/s B.0.05 m/s
C.0.057 m/s D.0.06 m/s
40.【答案】B
[解析] 取机车和15节车厢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15m)v,解得v=v0=×0.8 m/s=0.05 m/s,故选项B正确.
4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5“练习与应用”第6题改编] 细线下吊着一个质量为M=9.99 kg的沙袋,细线长L=1 m.一颗质量m=10 g的子弹以v0=5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沙袋,瞬间与沙袋达到共同速度(不计细线质量,g取10 m/s2),则此时细线的拉力为 ( )
A.35 N B.100 N C.102.5 N D.350 N
41.【答案】C
【解析】子弹打入沙袋过程中,对子弹和沙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故子弹与沙袋的共同速度v== m/s=0.5 m/s,对子弹和沙袋,由向心力公式得FT-(m+M)g=(m+M),故细线的拉力FT=(m+M)g+(m+M)=102.5 N,选项C正确.
4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34“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如图所示,在t=0到t=4 s的范围内回答以下问题。
(1)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方向在哪些时间内跟它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在哪些时间内跟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反?
(2)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多少?
(3)质点在前2 s内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42.【答案】(1)在0~1 s,2~3 s内位移方向跟它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在1~2 s,3~4 s内位移方向跟它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反'(2)0 '(3)20 cm
【解析】(1)位移—时间图线的某点的切线的斜率即是某时刻的速度,可知,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方向在0~1 s和2~3 s内跟它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在1~2 s 和3~4 s内跟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反。
(2)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0。
(3)质点在前2 s内走过的路程是s=2×10 cm=20 cm。
4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47“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多选)如图是两个单摆的振动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摆的振幅之比为2∶1
B.甲、乙两个摆的频率之比为1∶2
C.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1∶2
D.以向右的方向作为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从t=0起,乙第一次到达右方最大位移时,甲振动到了平衡位置,且向左运动
43.【答案】AD
【解析】由振动图像知A甲=2 cm,A乙=1 cm,所以甲、乙两个摆的振幅之比为2∶1,故A正确;T甲=4 s,T乙=8 s,所以==,故B错误;由T=2π得,==,故C错误;由图像知,t=2 s时,乙第一次到达右方最大位移处,此时x甲=0,且向左运动,故D正确。
4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54“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 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
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44.【答案】B
【解析】由共振曲线知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 Hz,则固有周期为2 s,A错误;由T=2π,得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 m,B正确;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减小,则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C、D错误。
4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65“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多选)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此时刻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
B.质点P此时刻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C.再过半个周期时,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
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a
45.【答案】CD
【解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同侧法知,P此刻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故A错误;P此刻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故B错误;再经过半个周期,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故C正确;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a,故D正确。
4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65“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则图乙为哪点的振动图像( )
A.K点 B.L点
C.M点 D.N点
46.【答案】B
【解析】由题图乙知t=0时刻该点位移为零,所以排除K、M两点,t=T时刻该点位移为正的最大值,所以t=0时刻,该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同侧法知L点振动方向向上,故B正确。
4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84“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下图中可能发生的是( )
47.【答案】BC
【解析】光由空气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A不可能发生,B可能发生;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故C可能发生,D不可能发生。
4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7“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 mm,用的是绿色滤光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绿色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B.如果仅把毛玻璃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变大
C.仅把绿色滤光片换为红色,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增大了
D.如果仅改用间距为0.3 mm的双缝,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变大
48.【答案】BC
【解析】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A错误。根据双缝干涉时相邻两个亮(或暗)条纹中心间距公式Δx=λ可知,如果仅l增大,则Δx增大,B正确;仅把绿色滤光片换为红色,λ变大,则Δx增大,C正确;如果仅改用0.3 mm的双缝,即仅d增大,则Δx减小,D错误。
4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1“练习与应用”第1、2、3题改编)(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两支铅笔的狭缝平行对着日光灯管,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减小游标卡尺两个卡脚之间狭缝的宽度,单色线光源通过狭缝产生的衍射条纹中央亮条纹变窄
C.太阳光通过三角形孔,当孔缩小时,先形成三角形光斑,最后形成太阳的像
D.透过羽毛观察白炽灯,会看到彩色光晕,这是光的衍射
49.【答案】AD
【解析】当缝的宽度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且缝的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故A、D正确;光的波长不变时,狭缝越窄衍射时中央亮条纹越宽,B错误;当三角形孔减小时,太阳光通过它先形成影,然后是小孔成像,当其尺寸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时,会出现衍射图样,C错误。
5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9“复习与提高”B组第5题改编]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ABC为一透明材料做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该种材料折射率 n=2,AC是一半径为R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D为圆弧圆心,ABCD构成正方形,在D处有一点光源.若只考虑首次从圆弧AC直接射向AB、BC的光线,从点光源射入圆弧 AC的光中,有一部分不能从AB、BC直接射出,求这部分光照射圆弧AC的弧长.
50.【答案】
【解析】光线在圆弧AC上发生折射时,如图所示,设光线恰好在AB上的P1点处发生全反射,则sin C==,解得C= 30°,同理,光线恰好在BC上的P2点处发生全反射时,C=30°,光路如图所示,DP1、DP2范围内的光线不能从AB、BC直接射出,由几何关系可得θ=90°-2C=30°,这部分光照射圆弧AC的弧长为l=×=.
51.[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8“复习与提高”A组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光沿AO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与折射光线的交点为B,过B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交点为N,BN与AO的延长线的交点为M.以O点为圆心、OM(设为r)为半径画另一圆,则折射率n为 ( )
A.
B.
C.
D.
51.【答案】A
【解析】折射率为n=,入射角θ1=∠OMN, 在Rt△OMN中,sin θ1=;折射角θ2=∠OBN,在Rt△OBN中,sin θ2=,故n=,选项A正确.
5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109“复习与提高”B组第4题改编]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S发出的光还可以通过平面镜反射在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
(1)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中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52.【答案】 (1)如图所示 (2)Δx=λ
【解析】(1)如图所示.
(2)光源S由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可视为光源虚像S'发出的光线,直接传播的光和反射光是相干光,S与S'间距离2a就相当于杨氏实验公式Δx=λ中的d,S(或S')与光屏间的距离l就相当于公式中的l,因此得出洛埃镜中的Δx的表达式为Δx=λ.
5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下面的几个图显示了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 )
53.【答案】C
【解析】由左手定则知A、B错误,C正确;D项中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磁场对通电直导线没有作用力,D错误。
5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 如图所示的电流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下面挂有一个矩形线圈,水平边长l=10 cm,共N=9匝,线圈的下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0.10 A(方向如图)时,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左边再加上质量为m=4.32 g的砝码后,天平重新平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此可知 ( )
A.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为0.24 T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大小为0.12 T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0.24 T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0.12 T
54.【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开始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上,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流反向后,安培力方向也反向,变为竖直向下,则有mg=2NBIl,所以B== T=0.24 T,C正确.
5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55.【答案】B
【解析】由左手定则知A中力F的方向应竖直向上,B中力F的方向应竖直向下,C、D中速度v与磁感应强度B平行,不受洛伦兹力,故B正确,A、C、D错误。
5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1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多选)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喷入磁场,A、B两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A、B和用电器连接,A、B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A、B两板间距为d,等离子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A、B两板之间,所带电荷量为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板是电源的正极
B.B板是电源的正极
C.电源的电动势为Bdv
D.电源的电动势为qvB
56.【答案】BC
【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带正电粒子向下偏转,所以B板带正电,为电源正极,A错误,B正确;最终带电粒子在静电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平衡,有qvB=q,解得E=Bdv,C正确,D错误。
5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6例2改编] 如图所示,导线框abcd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在线框由左向右匀速通过直导线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
A.先为abcd,后为dcba,再为abcd
B.先为abcd,后为dcba
C.始终为dcba
D.先为dcba,后为abcd,再为dcba
57.【答案】D
【解析】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如图所示,根据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判断,选项D正确.
5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8“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如图所示,CDEF是金属框,框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当导体AB向右移动时,金属框中CD、EF边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
A.C→D,E→F B.D→C,E→F
C.C→D,F→E D.D→C,F→E
58.【答案】C
【解析】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则在ABCD回路中,CD的感应电流方向为C→D,在ABFE回路中,EF的感应电流方向为F→E,C正确。
5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28“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一轻质绝缘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体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下列关于同学们看到的现象及对现象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
B.磁体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
C.磁体插向左环,左环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D.磁体插向右环,右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59.【答案】BD
【解析】磁体插向左环时,通过左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左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但左环是开路的,所以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横杆不动,A、C错误;磁体插向右环时,通过右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右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使右环与磁体相互排斥,则横杆会发生转动,B、D正确。
60.(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37“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60.【答案】C
【解析】小磁块在铜管中下落的过程,根据电磁感应知铜管中产生涡流,小磁块受到阻力,P中小磁块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铜管中涡流产生的焦耳热,机械能不守恒,故A、B错误。Q管为塑料管,小磁块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比在P中下落时间短,落至底部时比在P中的速度大,故C正确,D错误。
61.(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43“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A、B两个闭合线圈用同样的导线制成,匝数均为10匝,半径rA=2rB,分别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放入匀强磁场中,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两线圈中电动势之比为4∶1
B.甲图中,A、B两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
C.乙图中,A、B两线圈中电动势之比为4∶1
D.乙图中,A、B两线圈中电流之比为4∶1
61.【答案】C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E=n=nS,其中S为有效面积。甲图中,A、B两线圈的有效面积相等,所以感应电动势之比就是匝数比,为1∶1,由电阻定律R=ρ可知,电阻之比为两线圈周长之比,也就是2∶1,所以甲图中,A、B两线圈中电流之比为1∶2,故A、B错误。同理,乙图中,A、B两线圈中电动势之比为4∶1,电流之比为2∶1,故C正确,D错误。
62.(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44“复习与提高”B组第2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单匝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匀强磁场,第二次又以速度2v匀速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
B.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外力做功功率之比为2∶1
C.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过程中通过线圈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1
D.第二次与第一次进入时线圈中产生热量之比为2∶1
62.【答案】AD
【解析】由E=Blv知=,由I=得=,故A正确。匀速进入,外力做功的功率与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相等,由P=I2R得=,故B错误。由电荷量q=得=,故C错误。产生热量Q=Pt=P·,得=×=,故D正确。
6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1“练习与应用”第1题改编)(多选)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在转动中经过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B.线圈在转动中经过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C.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D.线圈每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一次,所以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63.【答案】AC
【解析】线圈在转动中经过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线圈每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B、D错误,A、C正确。
64.(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51“练习与应用”第4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闭合的矩形导体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着OO′方向观察,线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ab边的边长为L1,ad边的边长为L2,线圈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
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2nBL2ω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最大
D.线圈ad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64.【答案】AC
【解析】由右手定则知图示位置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故A正确。此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nBL2L1ω,故B错误。此位置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故C正确。线圈ad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nB·L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D错误。
65.(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0“练习与应用”第2题改编)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 V,这个电压是把380 V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140匝,副线圈是( )
A.1081匝 B.1800匝
C.108匝 D.8010匝
65.【答案】C
【解析】由=得n2==108,故C正确。
66.(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0“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是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不变,读数不变
B.读数变大,读数不变
C.读数变大,读数变小
D.读数不变,读数不变
66.【答案】AC
【解析】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不变,所以读数不变,由=知,读数不变,故A正确;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下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用户电路总电阻变小,故读数变大,I1由I2决定,n1I1=n2I2,所以读数变大,I2变大,则R0分压变大,故读数变小,所以C正确,B、D错误。
6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5“练习与应用”第3题改编)从发电站输出的功率为220 kW,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05 Ω,用220 V和11 kV两种电压输电。两种情况下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之比为( )
A.50∶1 B.1∶50
C.1∶5 D.5∶1
67.【答案】A
【解析】输电线上的电流I=,则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ΔU=Ir=,故===,故选A。
68.(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5“练习与应用”第5题改编)(多选)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其中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 kW,发电机的电压为250 V。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为8 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 V。要求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控制为5 kW(即用户得到的功率为95 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为25 A
B.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4000 V
C.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D.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