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4: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Ⅰ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蜻蜓(tínɡ) 率领(shuài) 鸡冠花(ɡuān)
B.应和(hè) 绮丽(qí) 剥莲蓬(bāo)
C.茅檐(yán) 慰藉(jiè) 竹篱笆(lí)
D.朴素(sù) 捣衣(dǎo) 猫头鹰(yīnɡ)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木板窗关起来后,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D.桃花绽开粉红的笑脸,向我们点头微笑。
3.下列词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燕子 蝴蝶 蝉 纺织娘
B.丝瓜 苦瓜 冬瓜 哈密瓜
C.母鸡 蝙蝠 鹅 夜莺
D.早晨 晌午 黄昏 夜晚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搭瓜架 竖旗杆
B.一道农家风光 一派木板窗
C.猛厉地扫荡 轻轻地走过
D.明洁的丝绸 纤细的低语
5.下面四句话,按表达的语气由强到弱排列依次是( )。
①四(3)班的学生都拥护班长的决定。
②四(3)班的学生怎能不拥护班长的决定呢?
③四(3)班的学生不反对拥护班长的决定。
④四(3)班的学生没有不拥护班长的决定的。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7.对“儿童急走追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儿童急走/追黄蝶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字与“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诸儿竞走取之。
C.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十五千米。 D.弃甲曳兵而走。
9.与下面一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难道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A.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吗?
C.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竖琴。
D.三月的桃花水怎么会是春天的竖琴?
10.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清平乐·村居》的“清平乐”是词题。
B.《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C.《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D.“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读古诗词要注意停顿: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12.清平乐、卜算子、浪淘沙都是词牌名。( )
13.《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一幅乡村春景图。( )
14.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繁华的都市为主题。( )
15.《三月花水》一文中的”桃花水”实际上是作者对春水的一种富有诗意的称呼。(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3分)
1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论……都…… 如果……就……
(1)(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2)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3)(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吃惊地跑开。
(4)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7.按要求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1)“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形近字有 。
(2)“莺”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3)“霸”的解释主要有:①霸权主义;②霸占;③强橫无理、仗势欺人的人;④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恶霸”的“霸”意思是 。
1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填写序号)。(本题共1小题,每空0.5分,每词0.5分,本题共6分)
①高( )林( ) ②车( )马( )
③灯( )辉( ) ④炊烟( )( )
⑤依( )傍( ) ⑥( )( )相闻
北京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到处( ),笔直的道路上( )。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 ),成了灯的海洋。市郊的古村落
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 ),土地肥沃。宁静的
村落,农舍四散,(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 ),饭菜的香味四处飘散。
19.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20.用“√”选填恰当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到 独特)的农家风光。
(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 明净)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尖锐 锐利)起来!
(4)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 (沉醉 沉思)。
21.语句拓展。(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缩句)
(2)屋后的几十枝竹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改为“把”字句)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用“是”写比喻句)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天窗》一文中“慰藉”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课文分别从孩子们借助天窗所___________和由此所产生的无穷无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述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瓜藤攀木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院落晚餐图和织娘唱晚图,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3)《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词人将茅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媪、三儿等人和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宁静、安适的农村生活。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2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6小题。(本题共10分)
乡村如画
①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在高楼东岩,那里风景如画,到处有山,到处有水,美丽极了。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下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道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一盏盏路灯,像哨兵,竖立在路旁。
③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看着看着,恍惚间以为花儿长了翅膀飞了起来。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一会儿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你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的时候,只有鸟鸣能让你回到现实。
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莱。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你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你又立刻会进入“曲项向天歌”的美好意境中。
⑤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在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23.(2分)文章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风景特点的关键词是 ,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 。
24.(3分)文章第⑤段画“ ”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
,“天籁”指的是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 的喜爱之情。
25.(2分)以下最能体现第③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
B.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
C.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D.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
26.(3分)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请联系短文,说说自己对“特别”和“朴素”的体会。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7~31小题。(本题共12分)
梦里雪乡
穿越了苍莽延绵的林海雪原,淹没在山坳中的雪乡渐隐渐现。虽然我家乡的冬天也不乏白雪,可雪乡的雪还是令我吃惊得有些恍惚。
走进雪乡,便走进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漫天雪花彻夜不停地飞舞,这在雪乡是常有的事。雪乡雪后的清晨像一首清新的诗,又似一幅雅致的画。在诗与画之间,显现生命律动的是那
担水的农家女,既朴实能干,又温柔体贴,落落大方。
微风过处,卷起的雪雾像一层白纱将整个雪乡罩住。而房檐上那不经意挂上去的红灯笼,虽是这银白色调中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
雪乡的雪从十月开始飘落,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才会结束。因为雪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因为雪大,他们不甚了解外面的世界。可问起雪乡人,他们是否因此而感到不便甚至讨厌雪的时候,他们都笑着说,习惯了。之后便反问你,不觉得我们这里很干净吗?那种神情和雪一样,纤尘不染。
雪乡人以一颗平常心,平和地看自己,看别人,也看这个世界。随着时代的更迭,雪乡正穿透历史的尘埃,穿过时空的交错,与外面的世界扑面相遇。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来到雪乡,在休闲中领略这份似真似梦的朦胧与缥缈。
27.(2分)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28.(2分)下列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雪下得很大的多雪的山乡。
B.一个在梦中出现的无法触及的虚幻多雪的乡村。
C.在梦中看到的多雪的山乡。
D.一个在尘世中难得见到的冰清玉洁的乡村。
29.(3分)画“ ”句子中的“罩”字能否换成“包”或者“漫”字?为什么?
30.(3分)请从文中找到几个词语概述雪乡的特点。
、 、 。
31.(2分)这篇短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雪乡 的景色,赞美了雪乡人的 品质。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
32. 题目:《我的小天地》
你的小天地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你在小天地里会做些什么事?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要求:1.条理清晰,情感真挚。
2.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Ⅰ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2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蜻蜓(tínɡ) 率领(shuài) 鸡冠花(ɡuān)
B.应和(hè) 绮丽(qí) 剥莲蓬(bāo)
C.茅檐(yán) 慰藉(jiè) 竹篱笆(lí)
D.朴素(sù) 捣衣(dǎo) 猫头鹰(yīnɡ)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 )。
A.木板窗关起来后,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D.桃花绽开粉红的笑脸,向我们点头微笑。
3.下列词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D )。
A.燕子 蝴蝶 蝉 纺织娘
B.丝瓜 苦瓜 冬瓜 哈密瓜
C.母鸡 蝙蝠 鹅 夜莺
D.早晨 晌午 黄昏 夜晚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B )。
A.搭瓜架 竖旗杆
B.一道农家风光 一派木板窗
C.猛厉地扫荡 轻轻地走过
D.明洁的丝绸 纤细的低语
5.下面四句话,按表达的语气由强到弱排列依次是( A )。
①四(3)班的学生都拥护班长的决定。
②四(3)班的学生怎能不拥护班长的决定呢?
③四(3)班的学生不反对拥护班长的决定。
④四(3)班的学生没有不拥护班长的决定的。
A.④②①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7.对“儿童急走追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
A.儿童/急走追/黄蝶 B.儿童急/走/追黄蝶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儿童急走/追黄蝶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字与“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B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诸儿竞走取之。
C.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十五千米。 D.弃甲曳兵而走。
9.与下面一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难道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A.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吗?
C.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竖琴。
D.三月的桃花水怎么会是春天的竖琴?
10.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清平乐·村居》的“清平乐”是词题。
B.《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C.《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D.“最喜小儿亡赖”的“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读古诗词要注意停顿: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2.清平乐、卜算子、浪淘沙都是词牌名。( √ )
13.《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一幅乡村春景图。( √ )
14.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繁华的都市为主题。( × )
15.《三月花水》一文中的”桃花水”实际上是作者对春水的一种富有诗意的称呼。(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3分)
1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论……都…… 如果……就……
(1)(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2)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3)(如果)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就)吃惊地跑开。
(4)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7.按要求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0.5分,本题共3分)
(1)“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L,再查音节lue,形近字有凉。
(2)“莺”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艹 部,再查 7 画。
(3)“霸”的解释主要有:①霸权主义;②霸占;③强橫无理、仗势欺人的人;④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恶霸”的“霸”意思是 ③ 。
1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填写序号)。(本题共1小题,每空0.5分,每词0.5分,本题共6分)
①高(楼)林(立) ②车( 水)马(龙 )
③灯(火 )辉( 凰) ④炊烟(袅)(袅 )
⑤依(山)傍(水) ⑥(鸡 )( 犬)相闻
北京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到处( ① ),笔直的道路上( ② )。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 ③ ),成了灯的海洋。市郊的古村落
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 ⑤ ),土地肥沃。宁静的
村落,农舍四散,( ⑥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 ④ ),饭菜的香味四处飘散。
19.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3分)
深:①久,时间长。②颜色重。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②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③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① )
20.用“√”选填恰当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1)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到 独特√)的农家风光。
(2)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 明净)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尖锐 锐利√)起来!
(4)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 (沉醉√ 沉思)。
21.语句拓展。(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缩句)
雄鸡走来走去。
(2)屋后的几十枝竹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改为“把”字句)
屋后的几十枝竹把一片浓浓的绿荫投下。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用“是”写比喻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天窗》一文中“慰藉”是___安慰_____的意思。课文分别从孩子们借助天窗所__看到的___和由此所产生的无穷无尽的___遐想__,讲述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瓜藤攀木图、___门前花开____图、__雨后春笋__图、__鸡鸭觅食__图、院落晚餐图和织娘唱晚图,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
(3)《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词人将茅檐、__青草_、___小溪__、____老翁 __、老媪、三儿等人和景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宁静、安适的农村生活。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1小题,共22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23~26小题。(本题共10分)
乡村如画
①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在高楼东岩,那里风景如画,到处有山,到处有水,美丽极了。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下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道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一盏盏路灯,像哨兵,竖立在路旁。
③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看着看着,恍惚间以为花儿长了翅膀飞了起来。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一会儿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你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的时候,只有鸟鸣能让你回到现实。
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莱。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你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你又立刻会进入“曲项向天歌”的美好意境中。
⑤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在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23.(2分)文章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风景特点的关键词是 风景如画 ,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 向往 。
24.(3分)文章第⑤段画“ ”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
声音杂乱,不清静 ,“天籁”指的是 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对 乡村生活 的喜爱之情。
25.(2分)以下最能体现第③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D)。
A.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
B.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
C.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D.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
26.(3分)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请联系短文,说说自己对“特别”和“朴素”的体会。
“特别”在于乡村的风景独特,生活独特,与城市不同。“朴素”在于乡村风景自然平常,乡下人家的生活充满快乐,简单又平凡。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7~31小题。(本题共12分)
梦里雪乡
穿越了苍莽延绵的林海雪原,淹没在山坳中的雪乡渐隐渐现。虽然我家乡的冬天也不乏白雪,可雪乡的雪还是令我吃惊得有些恍惚。
走进雪乡,便走进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漫天雪花彻夜不停地飞舞,这在雪乡是常有的事。雪乡雪后的清晨像一首清新的诗,又似一幅雅致的画。在诗与画之间,显现生命律动的是那
担水的农家女,既朴实能干,又温柔体贴,落落大方。
微风过处,卷起的雪雾像一层白纱将整个雪乡罩住。而房檐上那不经意挂上去的红灯笼,虽是这银白色调中的另类,却给冬日的雪乡平添了些许暖意。
雪乡的雪从十月开始飘落,一直到第二年的初夏才会结束。因为雪大,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因为雪大,他们不甚了解外面的世界。可问起雪乡人,他们是否因此而感到不便甚至讨厌雪的时候,他们都笑着说,习惯了。之后便反问你,不觉得我们这里很干净吗?那种神情和雪一样,纤尘不染。
雪乡人以一颗平常心,平和地看自己,看别人,也看这个世界。随着时代的更迭,雪乡正穿透历史的尘埃,穿过时空的交错,与外面的世界扑面相遇。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来到雪乡,在休闲中领略这份似真似梦的朦胧与缥缈。
27.(2分)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
28.(2分)下列对文章题目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雪下得很大的多雪的山乡。
B.一个在梦中出现的无法触及的虚幻多雪的乡村。
C.在梦中看到的多雪的山乡。
D.一个在尘世中难得见到的冰清玉洁的乡村。
29.(3分)画“ ”句子中的“罩”字能否换成“包”或者“漫”字?为什么?
不好。因为“罩”字写出了雪乡被漫天的雪雾所包围覆盖时的景象,“包”字和“漫”字则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30.(3分)请从文中找到几个词语概述雪乡的特点。冰清玉洁 、 漫天雪花 、 纤尘不染 。
31.(2分)这篇短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雪乡 美丽 的景色,赞美了雪乡人的 朴实纯洁,勤劳能干 品质。
五、习作。(本大题第32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2. 题目:《我的小天地》
你的小天地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你在小天地里会做些什么事?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要求:1.条理清晰,情感真挚。
2.卷面整洁;不少于4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