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1:5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词三首》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直接体现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范成大笔下的《四时田园杂兴》写出了春日的田园景色:诗中有花有果,色彩鲜艳,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最后一句又以“蜻蜓”“蛱蝶”来衬托乡村田园的寂静,读来妙趣横生。《宿新市徐公店》写暮春乡村的景色,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树上嫩叶还未长出,一片春意盎然;下两句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将儿童的天真活泼的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一家五口美好的农家生活,词中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样貌和情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这三首诗选取“梅子、杏花、篱落、黄蝶、茅檐、莲蓬”等有代表性的景物,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春景图,让读者领略乡村生活独特的风景,美丽和谐的画卷。我们在指导学生感受乡村景象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运用多种感官展开想象,描述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想象诗词的情境。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思维发展: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文化传承:感受春日田园的风光,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教学重点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4.感受春日田园的风光,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
教学难点
比较诗词内容及表达的异同,提升思维的辨析能力,培养建立联系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环节一:我是小老师——交流生字和课前积累
1.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一起走进美丽的乡村田园,去感受那里美丽的景色,恬静的生活。首先我们先结合生活经验,自主预习,请小老师讲一讲生字中比较难写的字.需要注意的字,交流形近字及组词。
预设:
“杂”注意下面是“朩”,不是“木”;
“蜓”字注意里面不是“延”;
“疏”与“蔬”是形近字,“疏”组词为“疏忽”“蔬”组词为“蔬菜”;
“稀”与“希”是形近字,“稀”组词为“稀少”“希”组词为“希望”;
“剥”和“宿”是多音字。
2.请小老师朗读古诗,将字音读准确。
3.你对这三位诗人又有哪些了解呢?
预设: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4.《四时田园杂兴》为什么是其二十五呢?
预设: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这是其中第二十五首。
5.这节课我们就跟随着几位诗人走进春日的乡村田园,去领略其中的美景。
板书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识字能力,利用小老师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学习,分享诗人资料作为背景知识了解掌握。
环节二:诗意我知道——根据注释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往了解诗的意思都有哪些好方法?
预设:
方法一:借助注释。
方法二:看插图。
方法三:联系生活。
方法四:查找工具书。
2.请同学们先来看《四时田园杂兴》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诗,运用我们刚才分享到的方法来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和学习伙伴说一说。
教师下到小组进行倾听,对学生说的内容加以指导。
3.你们都了解好了,老师说几个词,看你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吗?
4.看这两幅图片,你们能对应出诗中的词吗?
篱落、麦花、日长、茅檐(结合PPT图片理解)。
5.请一组与我们全班分享,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四时田园杂兴》: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宿新市徐公店》:稀疏的篱笆间,一条幽深的小路伸向远方。篱笆旁的几棵树,枝头新长出的嫩叶一片嫩绿,显得不够茂盛浓密,没有形成树荫。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蝴蝶。蝴蝶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已有的了解诗词意思的方法去解读诗词的意思,并与同学们分享,疏通诗句的意思。
环节三: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悟诗情
1.这两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在诗中圈画出来。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篱落、小径、树、儿童、黄蝶、菜花
2.读诗句的过程中,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先想一想,和同伴说一说。
预设追问: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想象。
《四时田园杂兴》中“无人过”的宁静和“蜻蜓蛱蝶飞”的灵动对比,你会想象到农村生活怎样忙碌与祥和的画面?
抓住《四时田园杂兴》中动静的变化,想象画面:我来到村口,发现门前没有人走动,四周静悄悄的,原来是现在天变长了,农民们忙着在田地里干活,中午也没有回家,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自由自在地飞着。
《宿新市徐公店》中你会想象到“急走”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神态和动作?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和表现呢?
感受儿童急走的状态,想象画面:这时,跑来了几个孩子,他们边跑边嬉闹着,一起去追翩翩飞舞的蝴蝶,可是那黄色的蝴蝶飞入了黄黄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和同学们交流分享你想象到的画面和情景。
4.带着自己心中想象的画面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借助诗句中描写的景物,调动多种感官展开想象,描述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想象诗词的情境。
第2课时
环节一:景物连连看
1.回忆上节课学的两首古诗,一起来背诵。
2.下面的景物都是选自哪首诗呢?请你来连一连。
篱落、小径、树、儿童、黄蝶、菜花 《清平乐·村居》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宿新市徐公店》
茅檐、溪水、青青草、豆苗、鸡笼、莲蓬
翁媪、大儿、中儿、小儿 《四时田园杂兴》
【设计意图】回忆进入新课,明确《清平乐﹒村居》所描写的景物。
环节二: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悟诗情
1.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描绘了哪些画面呢?
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选择一幅画面展开想象,说说你想到的画面。
预设追问:
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想象:翁媪会说些什么呢?也可以想象大儿的勤劳、中儿的手巧,还有小儿子,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可爱的样子。
低矮的茅屋旁,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旁边青草翠绿,掩映在水中。门口有老两口正在用吴地方言聊天,老头说道:“老太太,你看孩子们长得多好,这可多亏你辛苦操持啊。”老奶奶笑呵呵地说:“能让我们有这平静美好的生活也是老头子你的功劳啊!”
3.将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借助诗句中描写的图画,展开想象,描述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想象诗词的情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环节三:比比看收获多——与前两首诗形成比较
1.对比我们上节课学的两首诗,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请你思考,然后填写表格。
诗题 相同 不同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清平乐 ·村居》
2.先和小组同学讨论,丰富自己的表格。
预设:
相同点包括(1) 都是描写乡村生活。
(2) 作者都是南宋人。
(3) 都表达出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不同点包括:(1) 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3.请同学到前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几首诗的相同及不同,感受不同诗的不同表达特点,建立诗词间的联系,促进思维深度发展。
环节四:朗诵、演唱诗词
1.来看一段微视,听一听《清平乐﹒村居》的演唱。
2.可以自己尝试唱起来,也可以吟唱,或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朗诵诗词。
3.选择其中一首试着背一背,请同学来评一评。
一起评一评
超级明星 能够演唱或吟唱诗词;
或可以有感情地背诵,表达出诗词的情感。
朗诵能手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未来之星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帮助学生记忆和抒发情感,运用表格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测查朗读效果。
环节五:拓展链接——补充同主题诗
1.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描写乡村风景的诗,其实还有很多诗人也都将视角放到了乡村,我们再来读一读陶渊明的一首诗。
2. 出示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初步建立归类学习的概念。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无人过 静 蛱蝶飞
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 急走 追
清平乐·村居
翁媪 大儿 中儿 小儿 相媚好
悠然自得
勤劳手巧 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