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1: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格兰威尔岛与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仅一水之隔,岛上多森林,早期是众多伐木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岛,二战后大部分企业迁出,成为一个衰败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破旧的工业用地被更新改造成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服务中心,形成商业、娱乐、餐饮、购物为主的城市公园。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从外部风貌上,保持原有的传统,但是内部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使用功能,让传统工业建筑形式和现代化商业使用功能和谐共存。据此完成1-2题。
1.有利于格兰威尔岛更新改造的最主要条件是( )
A.距离市中心近 B.闲置土地较多 C.生态环境优美 D.岛上资源丰富
2.更新改造后,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建设投资 B.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传承历史文化 D.改善生态环境状况
一般城镇化率超过70%,就会出现逆城市化趋势。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提升至65.22%,正处于城镇化和逆城市化并举阶段。逆城市化要求城市人口自然向郊区、小城镇移动,城乡差别减小,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要以郊区、小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便捷的交通、持续的经济发展、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下图示意新形势下我国逆城市化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逆城市化并举阶段的表现是( )
A.城镇化问题日益严重 B.城乡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缩短
C.城乡一体化迅速发展 D.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发展潜力
4.我国逆城市化第一阶段导入乡村的城市资源主要是( )
A.资金 B.人口 C.企业 D.技术
甲烷冒泡排放是指水体中的底泥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以气泡形式释放到水体,并排放到大气中的过程。甲烷冒泡排放量通常用CH 冒泡通量表示,与气温、光照呈正相关,与气压、水深呈负相关。湖泊甲烷排放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下图为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南京城区某湖甲烷冒泡通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造成该湖CH 冒泡通量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气压
6.与郊区自然湖泊相比,南京城区景观湖泊CH 冒泡通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有( )
①养殖业发达 ②污染物较多 ③水体深度浅 ④水域更封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如果全球湖泊甲烷排放量大增,会导致( )
A.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 B.冻土融化加剧,甲烷释放
C.全球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D.能源结构调整,污染缓解
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国,主产区米却肯州的牛油果园在海拔1500-2800米区域内均有分布,该州也是全球唯一全年均可收获的产区。下图示意米却肯州区位。据此完成8-9题。
8.墨西哥米却肯州成为全球牛油果唯一收获季长达整年的产区,主要得益于( )
A.全年高温多雨 B.丰富的冰雪融水 C.低纬度高海拔 D.肥沃的火山土壤
9.推测墨西哥米却肯州种植的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
A.抗风 B.耐旱 C.耐涝 D.喜暖
新疆地区的某类型洪水从2月中旬至5月中旬都可能发生,其中3月下旬多发,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重大危害。下图示意2001—2013年新疆某类型洪水频次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推测3月下旬新疆某类型洪水最可能为( )
A.暴雨洪水 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 D.城市内涝
11.3月下旬发生该类型洪涝灾害的高危险区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依托GIS对该类型洪水预测预警,首要关注的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人口 D.气温
在地层中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假整合面地层位于( )
A.①与②之间 B.②与③之间 C.③与④之间 D.④与⑤之间
14.图中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 )
A.沉积作用→挤压褶皱→断层作用→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挤压褶皱→沉积作用→断层作用
C.沉积作用→断层作用→挤压褶皱→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挤压褶皱→断层作用
下图甲为我国某地为开发太阳能资源所布局的光伏阵列空间分布及地面分区和区域光照图,图示中与光伏面板相垂直的太阳光线为二分日时正午太阳光线,光伏阵列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4°。图乙为植物区域盖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广东省 B.青海省 C.内蒙古 D.黑龙江
16.光照条件较差、土壤温度最高且土壤湿度最高的区域为( )
A.区域3 B.区域4 C.区域5 D.区域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云南某高校研究团队于2022年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被《科学》杂志评为“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在适宜地区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至4年,每年可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多年生水稻的根系比一年生水稻入土更深。但多年生水稻面临推广面积不足的困难。下图是云南某地多年生水稻田景观图。
(1)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简述种植多年生水稻降低的主要生产成本。(6分)
(2)说明多年生水稻的生态服务功能。(6分)
(3)从越冬气候条件要求和作物轮种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多年生水稻在我国大面积推广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西部出口处有多个海峡,内部有较完整的环流,东南部多沙嘴,其中库尔斯沙嘴是世界上最长的沙嘴,沙嘴东部潟湖(库尔斯海)盐度几乎为零,其出口为立陶宛港口克莱佩达,最窄处只有200米。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其沙嘴分布。
(1)推测波罗的海内部环流的流向,并分析其成因。(6分)
(2)说明库尔斯沙嘴的形成过程。(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北端,北极苔原和泰加林广布。泰加林又称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根系独特(图甲),林下土壤表层下为永久冻土层;北极苔原(大部分处于北极圈内)年降水量仅200毫米,是北冰洋海岸与泰加林之间广阔的冻土沼泽带,永久性冻土厚达488米。夏季,阿拉斯加苔原地带水网交错、湖泊密布(图乙)。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阿拉斯加西北部泰加林取代苔原的现象日益加剧。
(1)分析夏季阿拉斯加湖泊密布的原因。(6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泰加林的根系特点。(6分)
(3)说明阿拉斯加泰加林取代苔原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
广东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格兰威尔岛被更新改造成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服务中心,因此,距温哥华城市近是其最有利的条件。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节约建设投资不是主要目的,A项错误;原有的大部分工业厂房都被保留下来,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D项错误;原有工业厂房保留下来,目的是使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同时可以促进岛上第三产业的发展,C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城镇化主要是在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逆城市化是城市的推力和乡村的拉力及城乡之间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缩短造成的。城镇化问题严重、城乡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缩短是逆城市化的原因,不是城镇化与逆城市化并举的表现,A、B项错误;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双向的,利于城镇化和逆城市化共同发展,C项正确;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发展潜力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因,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第一阶段是将城市的资金引入乡村,在乡村开发房产及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将城市的人口、企业和技术引入乡村,故选A项。
5.【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烷冒泡排放是指水体中的底泥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以气泡形式释放到水体,并排放到大气中的过程,与气温、光照等因素呈正相关。图中信息表明该湖夏季甲烷冒泡通量最大,判断气温是主导因素。
6.【答案】C
【解析】与郊区自然湖泊相比,城区景观湖泊周边多为建筑物、道路等,污染物较多,且受周边建筑物的阻挡,较为封闭,湖水与外界水体交换少,导致城区景观湖泊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在湖泊沉淀后容易分解产生甲烷。城区景观湖泊一般不是养殖用地,不同区域的湖泊水体深度也并没有明显差异。
7.【答案】B
【解析】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剧冻土融化。
8.【答案】C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墨西哥米却肯州位于热带,且地势高差较大,较低的纬度和较高的海拔使该州气候的垂直分异显著,夏无酷暑,冬无酷寒,终年适合牛油果生长。且不同海拔高度牛油果的生长周期不同,成熟期和上市时间也不同。
9.【答案】D
【解析】米却肯州主要位于东北信风背风地带,风力不大;高海拔地区蒸发量小,水汽含量大,气候并不干旱;山地排水条件好,由此推测牛油果不耐涝灾;米却肯州地处热带,牛油果种植区海拔1500~2800米之间,气候较为温暖。
10.【答案】B
【解析】据时空信息、区域认知及新疆的地理环境特征(气候、水文等),可判断为融雪洪水。冬季山区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而引发融雪洪水。
11.【答案】D
【解析】洪水和洪涝灾害两个词的差别,在于洪涝灾害是洪水排水不畅导致的。结合积雪、地形、人口、经济、地图数据等诸多因素,新疆的居民点、经济发达地区及公路主要布设在河谷、山麓及冲积扇等水源充足的地带,人们多依山傍水而居,因此常遭受洪水的破坏。高危险区是位于伊犁谷地的丁地,它发生融雪洪水频次较多。该地三面环山,向西敞开,降水及积雪较多,地势整体来说东高西低,当积雪融化时,积雪融水可沿山坡快速流下,在浅山丘陵地区迅速汇集,造成排泄不畅,更易形成洪涝。而甲、乙、丙三地地势较开阔,且丙地和乙地发生融雪洪水频次较少。
12.【答案】D
【解析】预警应找短时间变动因素,积雪是去年或当季降雪较长时间积累的,而气温具有突发性,短时间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激发洪水。地形长时间不变,是定量。人口短时间变化较小,且不是融雪洪水激发因素。
13.【答案】C
【解析】图中③与④之间岩层相互平行,但中间缺少了三叠纪的地层,地层是不连续的,属于假整合面地层。
14.【答案】A
【解析】图中先形成了沉积岩层①②③④,然后岩层受挤压形成了褶皱,后来发生断层作用,使原来的褶曲部分出现断裂错位,最后在上面沉积形成沉积岩层⑤。
15.【答案】B
【解析】该地在二分日时位于正南方的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4°的光伏面板相垂直,故该地在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6°,从而计算出该地所处纬度为34°N。
16.【答案】A
【解析】据图甲可知,冬至日前后区域1、2光照条件较好,夏至日前后区域5、6光照条件较好,一年中光照条件差的是区域3、4。据图乙可知区域3盖度高,保温保湿效果好,土壤温度高且湿度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22分)
【答案】(1)劳动力成本;农业设备成本;能源成本;种子、化肥成本;生态治理成本。(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共6分)
(2)多年生水稻根系入土更深,能更好的改良深层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分)免耕能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2分)多年生水稻根系具有更好的固碳作用。(2分)
(3)主要困难:水稻不耐寒,多年生水稻只适宜种植在中低纬度低海拔越冬条件较好的长江以南地区;(2分)多年生水稻连续收获3~4年,限制种植户轮作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2分)
措施:实行水稻一鱼,水稻一虾的综合养殖,提高多年生水稻的综合经济效益;(2分)培育耐低温越冬多年生水稻品种,提高多年生水稻的品质和产量;(2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2分)
18.(12分)
【答案】(1)流向:沿逆时针方向流动。(2分)
成因:受盛行西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外海海水从海峡西部流入;(2分)受陆地阻挡,沿南岸向东、沿东岸向北,再沿西岸向南流,最后在海峡东部流出。(2分)
(2)河流泥沙淤积在沿海;(2分)海水冲击海岸后回潮,与新涌来的海水互相冲击,泥沙沉淀在海水撞击处;
(2分)受洋流影响,沙嘴向北延伸。(2分)
19.(20分)
【答案】(1)夏季气温升高,积雪和冻土融化;(2分)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2分)下部冻土发育,不利于水分下渗。(2分)
(2)气候寒冷,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导致根系埋藏浅;(2分)冻土层广布,根系难以深入地下,多横向生长;(2分)根系无法深入地下获得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加上冻土层上方的积水浸泡,植被根系呼吸作用受阻,导致根系发育不良,缺少粗壮主根,侧根发达。(2分)
(3)地表反射率降低,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2分)夏季蒸散量增加,大气湿度提高;(2分)夏季水汽增加,降水量增加,季节分配改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