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1: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远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朝时期,黄河内蒙段分北河与南河,北河是主河道,流经阴山南麓。后因阴山山脉抬升,北河泥沙淤积致断流并成为河套灌区的退水干渠(区域),南河逐渐形成现代黄河。下图示意现代河套灌区排灌系统(“排干”是指从灌区退水的主要渠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南河逐渐形成现代黄河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河流程长,落差大,水量大,流速快
B. 北河风沙沉积较多,河道淤积作用增强
C. 阴山南麓冲积扇向南延伸,致北河淤积
D.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致北河水量减少
2. 现代乌梁素海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排灌系统退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印尼贯穿流是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海水沿印尼海道流入东印度洋的海流,其水量主体来自北半球赤道低纬度海区。印尼贯穿流的强弱变化会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岸气候产生影响。下图示意印尼贯穿流与澳大利亚西北部表层主要洋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印尼贯穿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峡轮廓、东北信风 B. 海水密度、东南信风
C 海峡轮廓、东南季风 D. 海水密度、地转偏向力
4. 当印尼贯穿流减弱时,澳大利亚西北海岸气候的变化是( )
A. 湿润和升温 B. 干旱和升温 C. 湿润和降温 D. 干旱和降温
下图示意清远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到的二分二至日日落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日落位于③位置时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6. 日落位置由①移动至②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
A. 逐渐加快 B. 逐渐变慢 C. 先快后慢 D. 先慢后快
2023年12月30日2时某山山前京津冀平原地面出现“冷池”(干冷空气聚集区),“冷池”的形成加剧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下图示意12月30日2时京津冀地区不同海拔风场(图中箭头代表风向和风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近地面附近“冷池”东南侧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反气旋 D. 准静止锋
8. “冷池”加剧局地大气污染的原因是( )
①静风环境②对流旺盛③逆温结构④下沉增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湖冰物候特征指湖泊冰层在一年中的冻结和消融过程及其时间变化特征,其中气温、湖泊面积、湖水矿化度和湖泊形态是影响湖冰物候特征的主要因素,而湖泊热储量、地质构造等因素对湖冰演化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可可西里湖泊冰情演化存在较大差异。如甲湖冻结时间远短于其它湖泊;乙湖位于断陷盆地,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中间以狭窄水道相连,该水道完全无法冻结。下图示意可可西里部分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甲湖冻结时间远短于其他湖泊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湖泊面积 C. 湖水盐度 D. 湖泊形态
10. 乙湖中间水道完全无法冻结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水道冬季水流速度较慢 B. 地势从水道向两侧降低
C. 水道水深较浅盐度较高 D. 湖底附近存在温泉补给
秦巴山区分布着典型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其带幅垂直宽度在不同山地分布差异较大。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典型山地垂直带谱(大巴山西段北坡指雄黄山,南坡指唐家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秦巴山区落叶阔叶林带幅分布呈现的特征是( )
A 北坡比南坡宽 B. 北坡比南坡窄
C. 东部比西部宽 D. 西部比东部宽
12. 影响雄黄山垂直带谱较宝天曼北坡发育完整的因素是( )
A 纬度 B. 高差 C. 水分 D. 热量
某年7月,广州的M先生到P地(图a)考察期间,发现当地温和多雨。在P地的沿海地带M先生还看到了很多倾倒方向相同的树(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推测该地树木倾倒的方向可能是(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14. 此季节P地温和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副热带高压影响 B. 受西风带控制
C. 东南季风带来丰富水汽 D. 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受产业基础、自然条件、城市综合实力及创新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中国粮食作物种业企业主要集聚于( )
①粮食需求量较大的地区②人口规模大、交通便利的农村
③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④温度适宜、降水量适中的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和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粮食作物种业企业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 )
A. 农业产业优势 B. 自然条件优越 C. 创新氛围浓厚 D. 城市实力最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十多亿年前,修武一带是滨海地区。地形深刻地影响了修武文化,修武县城距省会郑州约70公里,方言更接近郑州话,山区方言则与山西话更相似。白陉古道经过云台山山麓和太行山南麓最深的峡谷,是连接修武山区与山西的茶马古道。左图示意云台山及附近地层与地势分布,右图示意白陉位置。
(1)指出与云台山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简述左图区域地势特征并分析地质构造对该区域地势特征影响。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修武方言特征形成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北坡经济带(下图)地处天山北麓与准噶尔盆地南部,近年来植被与耕地面积增加,随着气候与下垫面的变化,区域天然径流量也发生明显变化。天然径流量是指实测河川径流量的还原水量,即实测径流量加上人类活动用水量。天山北坡经济带耕地盐碱化严重,但存在区域差异,天山西段部分河流上游耕地土壤含盐量比低洼地低。下表为1980-2018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导致的天然径流量变化。
时间 降水 蒸发 下垫面
1980-2012 22.20mm -0.10mm 10.27mm
2013-2018 42.21mm -1.84mm -36.82mm
(1)描述1980-2018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天然径流量变化。
(2)分析近年来下垫面的变化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天然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天山西段部分河流上游耕地土壤含盐量比低洼地低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南部沿海,低山丘陵及一面向海的海陆分布格局有利于局地热力环流的形成,从而导致珠三角地区强降水多发。左图示意珠三角地区位置与地形,右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华南前汛期(4-6月)短时强降水出现频率的日变化。
(1)指出珠三角地区华南前汛期短时强降水出现频率的日峰值时段并分析原因。
(2)分析珠江口“喇叭口”地形海岸线对降水频率的影响。
清远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C
【3~4题答案】
【答案】3. A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C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D
【11~12题答案】
【答案】11. A 12. 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层抬升);外力作用:流水侵蚀、风化作用等。
(2)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地势起伏明显,山地和峡谷交替分布。地质构造对地势特征的影响是由于断层活动和岩层的差异侵蚀导致的。云台山地区存在显著的断层构造,使得地壳发生抬升和沉降,形成显著的山脉。岩层差异侵蚀作用导致硬质岩层形成山地,而软质岩层被侵蚀成谷地和低地。
(3)修武县城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开阔,与省会郑州之间交通便捷,人员往来频繁,方言受郑州话影响较大;而山区因有白陉古道与山西相连,且地形封闭,与山西交流多,所以山区方言与山西话更相似。
【18题答案】
【答案】(1)1980-2012年天然径流量增加;2013-2018年天然径流量减少。
(2)植被增加有助于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的蒸发,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增加天然径流量;耕地面积增加,灌溉用水增多,减少天然径流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用水增多,减少天然径流量。
(3)上游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的蒸发作用相对较弱;上游地区的地表径流速度较快,有利于将土壤中的盐分带走,降低土壤含盐量。
【19题答案】
【答案】(1)14点前后。气温高,对流旺盛。
(2)珠江口的“喇叭口”地形会加剧气流的汇聚和抬升,导致该区域降水频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