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8 12: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5分)。
1.某同学定期服用钙片却仍然缺钙,这时我们可以建议他在补的同时晒晒太阳并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 (  )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进化现象 D.生殖和发育现象
3.“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不但会踩折小草,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B.植缺少水分,影响光合作用
C.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丙→甲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甲个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积累最多
5.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同学们要学会规范操作。下列操作中规范的是(  )
A.高倍物镜下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B.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
C.用手扳物镜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D.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用手蒙住右眼
6.生物的世界太神奇了,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三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痢疾杆菌的结构可以用图A表示,靠芽孢繁殖后代
B.蒸馒头用的酵母菌的结构可以用图B表示,它属于单细胞生物
C.能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生物可以用C表示,它属于动物病毒,又叫噬菌体
D.图B和图C所示生物最大的不同是:图C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细胞核
7.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D.生物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8.整理概念图是学习中的常用方法,有助于理清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B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C 植物体 组织 器官 细胞
D 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涡虫
A.A B.B C.C D.D
9.“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描述中, 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 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的岩石上
B.葫芦藓的茎中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它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比裸子植物更适应环境
D.松和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 其中松球果是果实
10.桃花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⑥和⑩是一朵花最重要的结构
B.①内的花粉落到⑧上的过程叫传粉
C.传粉前①②⑤被虫吃掉不能结出果实
D.受精过程在结构④中完成
11.如图为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示意图,位于透析液中的导管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脏中的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B.导管相当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已用的透析液中含血细胞、尿素等代谢废物
D.与血管A相比,血管B内的尿素浓度增加
1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④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C.西瓜甘甜的汁液存在于⑥
D.甲、乙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为预防肿瘤等现代文明病,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坚持锻炼 B.熬夜刷题 C.抽烟喝酒 D.情绪抑郁
14.下列各器官在人体内所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阑尾位于左下腹部 B.胃位于左上腹部
C.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右下方 D.肾脏位于胸后壁脊柱的两侧
15.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器具不能达到使用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材料或器具 使用目的
A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 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B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5%柠檬酸钠溶液 防止血液凝固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片中的色素
D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共15分)
16.请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是染色体,它是由①   和②   两部分组成。
(2)①的分子上含有许多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它们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   性状之分。
(4)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图乙所示为   (选填男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其性染色体组成为   (选填XX或XY)。
17.模型与建模是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某兴趣小组同学制作了听觉的形成过程模型(图甲)及神经元模型(图乙),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人耳结构中,具有收集声波作用的是[①]    。
(2)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到③,该结构产生振动传至内耳,刺激[⑤]   内相应的感觉细胞,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并通过听觉神经传至   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经检查,某人耳的结构完整无损伤,但近半年他逐渐听不见声音了。根据图甲分析,可能是   或听觉中枢受到了损害。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⑥]   和⑦组成。
(5)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在形态结构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   ,这与其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相适应。
18.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济南市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黄河沿岸开展生态调查活动。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   的形式传递。
(2)图一中,白鹭属于第   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
(3)若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图二中的   (填序号)。
(4)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该食物网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   千焦的能量。
(5)白鹭被视为“环保使者”,也是济南市市鸟,飞行时的呼吸方式是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岸边的生物种类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   能力逐渐增强,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
19.果农以某种橘树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亩产量的影响(栽种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图表为株距和行距示意图及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别 栽种间距(株距×行距) 亩产量(kg)
甲 1n×2n 1213
乙 2n×4m 1843
丙 4n×6m 583
丁 6n×8m 383
回答下列问题:
(1)橘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储存到橘子(果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橘子的营养成分有水和   (至少写出2类营养物质),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橘子属于   。
(2)据表可知,相同时间内,每亩橘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多的是   ,亩产量最高的是   组,橘树种植过稀和过密,亩产量均较低,原因分别是   。
(3)采摘的橘子堆放起来,时间久了内部会发热,很容易腐烂,需低温贮藏的生物学原理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D
2.A
3.A
4.C
A.该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还应包括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以及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A错误。
B.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与营养级的关系,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丙>乙>丁,因此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甲→丙→乙→丁,而非丁→乙→丙→甲,B错误。
C.图中食物链为甲→丙→乙→丁,由分析可知,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所以甲是生产者,其中乙、丙、丁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属于消费者,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图中丁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丁个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积累最多,D错误。
故选C。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5.B
6.B
7.D
8.B
9.C
10.B
11.A
12.C
13.A
14.B
A、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位于人体的右下腹部,A错误;
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大部分在左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上端与食管下端相连,下端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B正确;
C、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形似桃,与各人拳头大小相近,C错误;
D、肾脏在人体腹腔,属于腹膜外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内,腰部脊柱的两侧,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形状像蚕豆,D错误。
故答案为:B。
从人体的外形上看,人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部分。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两个大的腔:颅腔和体腔,颅腔和脊柱里的椎管相通。颅腔内有脑,与椎管中的脊髓相连。膈将躯干的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其中胸腔里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里有胃、肠等器官。
15.A
A.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A符合题意。
B.加入抗凝剂(5%柠檬酸钠)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将新鲜的血液放入试管内,加入少量5%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B不符合题意。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不符合题意。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16.(1)DNA分子;蛋白质分子
(2)基因
(3)不同;隐性
(4)男;XY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因此
图中③是染色体,它是由①DNA分子 和②蛋白质分子两部分组成。
(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①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它们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4)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图乙中第23对(最后一对)染色体是XY,所以,图乙所示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7.(1)耳郭
(2)耳蜗;大脑
(3)听觉神经
(4)细胞体
(5)生有许多突起
(1)人耳结构中,具有收集声波作用的是[①]耳郭;
故答案为:耳郭。
(2)外界声波经外耳道传到③,该结构产生振动传至内耳,刺激[⑤]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并通过听觉神经传至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故答案为:耳蜗;大脑。
(3)经检查,某人耳的结构完整无损伤,但近半年他逐渐听不见声音了。根据图甲分析可知,可能是听觉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到了损害;
故答案为:听觉神经。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⑥]细胞体和⑦突起两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细胞体。
(5)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在形态结构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生有许多突起,这与其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相适应,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生有许多突起。
分析题图:①耳郭、②外耳道、③鼓膜、④听小骨、⑤耳蜗、⑥细胞体、⑦突起;
1、耳由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组成。
2、听觉的形成途径: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觉神经(传递冲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18.(1)七;有机物
(2)三、四、五(或3、4、5);捕食和竞争
(3)乙、丙
(4)0.5
(5)双重呼吸;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1)图中共有七条食物链,分别是:水草→河虾→白鹭;水草→河虾→鲫鱼→白鹭;水草→鲫鱼→白鹭;芦苇→食草昆虫→白鹭;芦苇→食草昆虫→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白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故填:七;有机物;
(2)食物链上的每一级就是一个营养级,图中白鹭可以是第三、第四、第五三种营养级;青蛙吃蜘蛛存在吃与被吃的捕食关系,同时青蛙和蜘蛛都吃食草昆虫,也存在竞争关系;
故填:三、四、五;捕食和竞争;
(3)分析图二可知,图二丙丁为双箭头关系,丙丁一个为生产者,一个为非生物部分,其中丙的箭头大部分回收到自己身上,为非生物部分,丁的箭头大部分向外,为生产者;甲和乙之间一定存在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消费者的箭头会指向分解者,所以甲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丁)和消费者(甲),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乙)和非生物部分(丙);
故填:乙、丙;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白鹭获得能量最少时,说明此时食物链最长,应为: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这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500×10%×10%×10%=0.5千焦的能量;
故填:0.5;
(5)白鹭属于鸟类,鸟类会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会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故填:双重呼吸;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3)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越稳定。
(5)鸟类的结构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①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②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③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④长骨中空,骨骼 轻、薄 、坚固,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⑤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⑥消化系统发达,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有利于给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
19.(1)叶绿体;维生素、胡萝卜素;器官
(2)丁;乙;单位面积上的光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3)减弱呼吸作用
(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橘子富含水分、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橘子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组的亩产量最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乙组的亩产量最高,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果树种植过稀,虽然对单果重有一定增产作用, 但是亩产量较低,这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的光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果树种植过密,亩产量也较低,这是由于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由此可知,在农业生产中,常采用合理密植来提高产量。
(3)温度能影响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为了减弱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储存的时间更长。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