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8 12: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5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生物的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而获得能量,但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C.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D.同一株碧桃枝条开出了红花和白花,仅表现出生物变异的特性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动物和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生物圈与水圈没有联系
3.玉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一个玉米细胞经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个数和每个新细胞内含染色体的数目是(  )
A.4个、10对 B.2个、5条 C.4个、5条 D.2个、10对
4.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
B.①③进行分裂生殖,②可以进行孢子繁殖
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③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D.①②③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④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5.如图所示是菜豆种子在土壤中萌发的4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菜豆是双子叶植物
B.第①阶段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子叶
C.菜豆的根系为直根系
D.从第②阶段菜豆开始呼吸作用
6.松与桃、杏等植物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  )
A.叶针形,花被不鲜艳,不开花 B.没有果皮,种子是裸露的
C.不形成果实和种子 D.大乔木,根系发达
7.小明到天黑就看不清东西,他听从了医生的吩咐,多吃猪肝和胡萝卜后,症状消失,问他患病的原因是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俗话说: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下列关于青少年合理膳食、科学饮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餐都要以素菜为主,因为纤维素和维生素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
B.糖类是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多吃一些含糖的零食可以增加能量
C.钙是骨的重要成分,多吃钙片就能促使我们长得更高
D.青少年的膳食需主副食、粗细粮、三餐等合理搭配,且要定时定量
9.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
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10.沙眼和“红眼病”的发病部位在(  )
A.结膜 B.角膜 C.晶状体 D.虹膜
11.大火发生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快速反应。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协调配合完成的
B.听到报警声逃生属于复杂反射,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肾上腺激素
D.在此反应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心跳加快,代谢加快
12.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现代类人猿营树栖生活
B.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C.“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D.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13.“告别童年,青春起航。”某校八年级同学举行了少先队离队仪式,敬好最后一次队礼。下列关于敬队礼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需要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由骨牵拉肌肉绕关节活动完成
C.完成敬队礼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此动作由一块骨骼肌参与也可完成
14.“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行为与“飞蛾赴火”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蜘蛛结网 B.蜻蜓点水 C.老马识途 D.公鸡报晓
15.红薯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种植红薯叶的一种方法:剪取有3~4个节的红薯藤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红薯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 B.复制增殖 C.营养繁殖 D.分裂生殖
16.2022年7月,俄罗斯南部地区出现蝗灾,蝗虫形成“黑云”啃食玉米,波及2.5万公顷,让很多农民一整年的劳作毁于一旦。如图D表示卵期,下列有关蝗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蝗虫和蟋蟀的发育过程都是D→A→C
B.蝗虫的A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C.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A期
D.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7.生物通过生殖、遗传和变异不断进化发展。运用生物的遗传变异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表明父亲的所有生殖细胞都含有致病的白化病基因
B.从图2不能推论出能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C.图3同一株水毛茛水面上下的叶片性状的表现不同,但基因组成相同
D.放射科医生皮肤细胞中的基因改变后不会遗传给后代
18.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B.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D.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9.下表为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分析结果(“+”表示有,“-”表示无),则甲、乙、丙三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组生物 (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A.蛔虫、链球菌、水稻 B.酵母菌、链球菌、水稻
C.蛔虫、酵母菌、水稻 D.蛔虫、链球菌、酵母菌
20.岩羊蹄子的脚趾可以灵活的分开且间距很宽,便于插进崖壁缝隙,牢牢地卡在岩石上,起到“刹车”的作用,所以岩羊能在陡峭的崖壁上如履平地。下列对这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岩羊的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
B.陡峭的崖壁等环境对岩羊起了选择作用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陡峭的岩壁使岩羊变异出了这样的蹄子
21.有些动物“名不符实”:“蜗牛不是牛”“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它们分别属于(  )
A.哺乳动物 鱼类 哺乳动物
B.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C.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D.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22.很多食品的制作都需要细菌和真菌的帮助。下列生物的分类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乳酸菌→细菌→制作泡菜 B.酵母菌→细菌→发面
C.醋酸杆菌→细菌→制作食醋 D.霉菌→真菌→制作酱油
23.脑血栓是目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医院采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尿激酶的融痊治疗方法,其中尿激酶注射剂的生产除了原尿纯化提取外,还可通过人工重组纯化技术制备。人工重组尿激酶的技术属于(  )
A.克隆技术 B.基因重组 C.组织培养 D.细胞培养
24.进入青春期的男生会长胡须、声音变粗;女生会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多。下列与青春期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变化与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有关
B.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明显增强
C.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促进身体发育
D.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情绪稳定,遇事可自作主张
25.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后,同学们对健康又有了新认识。以下行为方式可取的是(  )
A.为了增强抵抗力,每天只吃肉蛋等高蛋白食物
B.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父母大吵架
C.小明情绪低落时,会有意识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
D.为了多学习一会儿,小刚总是很晚才睡觉
二、识图作答题(本题4小题,共20分。在[ ]内填写结构序号,在横线上书写文字)。
26.如图为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鹰和蛇之间,除捕食关系外,还存在   关系。自然环境中,若人们过度捕杀蛇,短时间内数量下降的生物是   。
(3)若使用大量的农药除去草,这些农药会沿着   流动,在   体内积累得最多。
27.图甲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乙表示植物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
(1)在晴朗的白天,植物能进行甲图中的   (填字母)作用。通过A和C,植物可以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2)乙图[②]叶肉细胞中有重要结构   是进行甲图中C作用的场所。
(3)乙图中的[ ]   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是甲图   (填字母)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8.图一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二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及肺泡内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人体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且收缩时可将血液送往全身的是图一中结构[   ]。
(2)当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肺炎时,药物入肺前流经的途径是   (用图一中的序号和箭头作答)。
(3)图二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代表的物质是   , 它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由图三中的[   ]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
29.如图一是小青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绘制的示意图,图二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它们位于细胞的    结构内。
(2)代表染色体的是图二中的    (填序号),它由DNA和   组成。
(3)假设原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2n”,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______ (填字母)。
A.2n→2n→2n B.2n→4n→2n C.2n→6n→2n D.2n→8n→2n
(4)图一中细胞分裂过程正确变化顺序为   (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5小题,共15分)
30.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生物时,应注意:
(1)用洁净的   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盖盖玻片时,要用   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   地盖在液滴上,避免上出现   。
(3)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生物时,要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先用   (填“低”或“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3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吸取一滴液体,滴在载玻片中央。
(2)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滴中放几根   ,盖上盖玻片,用   物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3)寻找一只运动缓慢的草履虫,用   物镜仔细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状态。
3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3.近期,我市又发现了10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因政府防控得力和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人现已痊愈。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要从你我做起。
(1)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危害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它要从鼻腔进入,经   (用图一中的数字表示)才能到达此处。
(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吃饭时不要说笑,原因是吞咽时   会来不及盖住侯口,容易使食物进入   。
(3)图Ⅰ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   模拟人体的胸廓,③模拟的是人体的   。
(4)图Ⅱ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上下径   。
(5)佩戴口罩能较好地预防新冠肺炎。佩戴一次性口罩需及时更换。长时间佩戴会使口罩变湿,这说明呼吸道具有   功能。
34.硼砂是一种含硼化合物,是某些清洁剂和杀虫剂的成分。科研人员为研究硼砂对斑马鱼心率的影响,将收集的240条健康幼鱼均分成四组,放置在如下表环境中。从第48小时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幼鱼的心率,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幼鱼放置环境 幼鱼的心率(次/分钟)
培养48小时 培养72小时 培养96小时
第1组 ? 230 230 230
第2组 0.3mg/mL硼砂溶液的养殖水 226 215 204
第3组 0.6mg/mL硼砂溶液的养殖水 223 184 180
第4组 0.9mg/mL硼砂溶液的养殖水 220 176 162
(1)斑马鱼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2)上表中将第1组幼鱼数量共   条,应放置于   环境中。
(3)上表中幼鱼心率的测量结果是计算各时间段各组测量的   ,减小误差。
(4)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硼砂对斑马鱼心率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且在研究范围内浓度越大,时间越长对心率的这种作用越明显。
四、发散思维题(本题3小题,共15分)
35.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中国提 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资料二:恩施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今日的恩施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积极打造“两山” 实践创新示范区,厚植生态底色、发展绿色经济,种好生态摇钱树,捧好文旅聚宝盆。
(1) 11月8日,恩施州被授予“大然氧吧州”称号,成为我省首个、全国第6个全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的城市。这与绿色植物   这一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2)凤凰山下的龙洞河有优良的水质、充足的阳光为鱼、虾、野鸭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   。其中鱼、虾是影响野鸭生活的   因素.
(3)凤凰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落户。共观测到中华秋沙鸭、针尾鸭、白额雁等90多种野生鸟类,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4)凤凰山常年花草繁茂,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凤凰山也是山风清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三门峡湿地公园内目前栽植了银杏、迎春、雪松、大叶女贞等各类乔灌木和鸢尾、萱草、玉簪、矮化美人蕉等地被植物200 多个品种,发现各种鸟类200余种。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成群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到此,栖息越冬,宛如一颗颗洁白的宝石点缀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上,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前来观赏。
资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把森林建在城市、把绿色留在身边”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诉求。黄河水畔森林城,宜居和谐三门峡,秉承“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形成绿地相连、青山为屏、湖河为带、园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一幅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的生态文明画卷逐渐清晰,进一步叫响“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城市名片。
(1)据资料 分析,三门峡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的多样性。
(2)白天鹅属于鸟类,它是   (填“无脊椎”或“脊椎”)动物,它还是   (填“变温”或“恒温”)动物。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有些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保护珍稀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7.请根据以下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甲肝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可能使顾客染上甲肝、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甲肝患者属于   ,引起人感染甲肝的病原体是   。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其目的是切断   。
(2)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但对乙肝病毒却不起作用,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答案解析部分
1.B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生物并不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
B.动物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而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动物获取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B正确。
C.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会走路的机器人、机器猫等,C错误。
D.同一株碧桃枝条开出了红花和白花,即表现了遗传的特性,又表现出生物变异的特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B
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A错误;
B、只是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正确;
C、生物圈中的生物成分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成,C错误;
D、生物圈包括整个水圈,生物圈与水圈有密切联系,D错误。
故答案为:B。
只是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 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 千米之间,但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100 米的范围内。
3.A
4.A
5.D
6.B
A、松树的叶形、花被和开花情况,这些并不是松树与桃、杏等植物的根本区别,A错误。B、松树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这是松树与桃、杏等植物的根本区别,B正确。
C、松树不形成果实和种子,这是错误的,因为松树是有种子的,只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错误。
D、大乔木,根系发达,这些并不是松树与桃、杏等植物的根本区别,D错误。
故选B。
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别: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7.A
A、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暗视觉。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即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猪肝是维生素A的极好来源,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也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A正确。
B、维生素B族包括多种维生素,它们主要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缺乏维生素B族通常不会导致视力问题,B错误。
C、维生素C主要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抗氧化作用,对维持皮肤、血管和骨骼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C错误。
D、维生素D主要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对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或骨软化症,D错误。
故答案为:A
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维生素B 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 细胞功能马上降低,引起代谢障碍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 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8.D
9.C
10.A
11.B
12.B
13.C
A.运动的产生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错误。
C.完成敬队礼动作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正确。
D.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14.C
A、蜘蛛结网,这是蜘蛛生来就有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B、蜻蜓点水,这是蜻蜓繁殖后代的行为,也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C、老马识途,这是马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符合题意。
D、公鸡报晓,这是公鸡生来就有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飞蛾赴火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因为飞蛾生来就具有趋光性,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与飞蛾赴火不属于同一类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故选C。
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孔雀开屏、候鸟迁徙、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老马识途、黑猩猩钓取白蚁等。
15.C
种植红薯的一种方法: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去掉叶子,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红薯植株。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16.B
A. 蝗虫和蟋蟀的发育都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都D→A→C,A正确。
B.蝗虫A若虫期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对农作物危害小,C成虫食量大,而且有翅会飞,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B错误。
C.由于蝗虫的A若虫期(幼虫期),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所以是灭蝗的最佳时期,C正确。
D、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答案为:B。
图中:D表示卵期、A幼虫、B蛹、C成虫。
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17.A
18.A
19.A
甲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这符合动物细胞的特征,因此甲细胞最可能取自蛔虫。乙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细胞核,这符合原核生物的特征,因此乙细胞最可能取自链球菌。
丙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这符合植物细胞的特征,因此丙细胞最可能取自水稻。
因此,甲、乙、丙三种细胞最可能取自蛔虫、链球菌、水稻,选项A正确。
故答案为:A。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0.D
21.C
首先,我们来看“蜗牛不是牛”。蜗牛虽然名字中有“牛”,但实际上它并不属于哺乳动物,也不具备牛的特征。蜗牛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这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蜗牛应该被归类为软体动物。接着,我们分析“鳄鱼不是鱼”。鳄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且名字中有“鱼”,但它并不属于鱼类。鳄鱼是爬行动物的一种,它们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等。因此,鳄鱼应该被归类为爬行动物。最后,我们来看“海马不是马”。海马虽然名字中有“马”,但其形态、习性和分类都与马截然不同。海马是一种小型海洋鱼类,它们具有鱼类的特征,如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因此,海马应该被归类为鱼类。综上所述,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属于鱼类。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动物分类的理解。
(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外套膜,多数有贝壳的保护,少数贝壳退化。
(2)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物。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22.B
A、乳酸菌是细菌,可以用于制作泡菜和酸奶,A正确。
B、酵母菌是真菌,可以用于发面,做馒头和面包,B错误。
C、醋酸菌是细菌,可以用于制作食醋,C正确。
D、霉菌是真菌,可以用于制作酱油,D正确。
故选:B。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23.B
尿激酶原来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的或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在经历了科技的进步后,现在尿激酶的生产主要是依靠基因重组技术(从转基因仓鼠的卵巢细胞中培养出来)人为合成出来。
故答案为:B。
(1)细胞培养技术:通过体外模拟细胞繁殖环境,人为培养动植物细胞的技术。
(2)转基因技术(基因重组):是将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比如:转基因大豆、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等。
(3)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无菌操作,把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制备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科学技术,是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
(4)克隆技术: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比如:克隆羊多莉。
24.D
A、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男生会长胡须、声音变粗;女姓会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多这些现象与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成熟有关,A正确。
B、进入青春期后,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B正确。
C、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促进身体发育, C正确。
D、青春期心理变化有: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故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情绪稳定,遇事应多和家长商量, D错误。
故答案为:D。
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
25.C
26.(1)5;草→鼠→蛇→鹰
(2)竞争;鹰
(3)食物链;鹰
27.(1)ABC;碳-氧
(2)叶绿体
(3)⑥气孔;B
28.(1)⑤
(2)②→④→⑥→①
(3)⑨;氧气;扩散;B
29.(1)细胞核
(2)②;蛋白质
(3)B
(4)甲→丙→丁→乙
30.(1)纱布
(2)镊子;缓缓;气泡
(3)低
(1)在使用显微镜前,应先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以避免灰尘等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2)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生物时,应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找到目标生物,然后再根据需要换用高倍物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收放。
(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
(3)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再根据需要换用高倍物镜。
31.(1)表层
(2)棉花纤维;低倍
(3)高倍
(1)草履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因此草履虫多聚集在这里,实验中常从这里吸取培养液,以便获得较多的草履虫。
(2)由于草履虫是可以自由运动的,这样不利于观察,在实验中应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上,可限制草履虫的游动,以便于观察。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为便于观察,常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3)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先使用低倍镜寻找目标,再使用高倍镜进行仔细观察。因此,在这里,由于我们已经找到了目标草履虫,并且需要仔细观察其形态结构和运动状态,因此应该选择使用高倍镜。高倍镜能够提供更高的放大倍数,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草履虫的细微结构,如纤毛、口沟等,同时也能更准确地观察其运动状态。
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32.反射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故答案为:反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反射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3.(1)肺;①②③④
(2)①咽;会厌软骨;气管
(3)④;②;肺
(4)吸气;增大
(5)湿润气体
34.(1)鳃;鳍
(2)60;不含硼砂的养殖水
(3)平均值
(4)抑制
35.(1)光合作用
(2)生态系统;生物
(3)物种
(4)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天然氧吧”氧气的量高是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
故填:光合作用。
(2)一定区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鱼和虾都是生物 。
故填:生态系统;生物。
(3)鸟类种类数量多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故填:物种。
(4) 即使是炎热的夏天,凤凰山也是山风清凉 ,说明生物可以降低周围温度,属于影响和改变环境。
故填: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为环境产生氧气,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有机物;生态系统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总和,是生物与环境作用的统一体,影响生物的有生物和非生物两种因素;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
36.(1)种类;基因
(2)脊椎;恒温
(3)自然保护区
37.(1)传染源;甲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2)特异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