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正处青春期的我们,应当继续奋斗,不负韶华。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
A.接受身心变化 B.热爱劳动实践
C.追求绝对自由 D.坚持锻炼身体
2.菠菜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若放入清水中浸泡,水不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活细胞中的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这种结构是( )
A.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膜 D.叶绿体
3.下图是藿香正气胶囊说明书(部分)。对该药判断正确的是( )
A.属于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 B.不在有效期内,不可以服用
C.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 D.为更快康复,可一次服用6粒
4.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共同作用
D.细胞分化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
5.从一个受精卵到青春洋溢的少年,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开始于受精卵,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B.胎盘和脐带是胎儿在子宫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C.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子宫
D.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子宫
6.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鹦鹉学舌”相近的是( )
A.小鸟喂鱼 B.大雁南飞 C.蚂蚁建巢 D.老马识途
7.如图为桃树繁殖的某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水蜜桃的枝条插入毛桃的枝条,该方式是扦插
B.毛桃的枝条能为水蜜桃的枝条提供水和无机盐
C.该方式的关键操作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该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可以保持水蜜桃的优质性状
8. 下列物质需要经消化酶消化后,才能被消化道吸收的是( )
A.氨基酸 B.麦芽糖 C.维生素 D.葡萄糖
9.近期某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O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血站无偿献血。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C.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浆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0.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科学的流程是( )
A.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恒温培养
B.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C.配制培养基→冷却→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恒温培养
11.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器官,小王患有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王雾化治疗,则药物从B处到达患处,疗效最快
B.若小王挂水治疗,则药物从②处进入血液,药物最先经过心脏的a左心房
C.若小王打针治疗,则药物从A臀部进入血液,②中血液为含二氧化碳少的静脉血
D.若小王吃药治疗,则药物从A小肠进入血液,②中血液为含营养物质多的动脉血
12.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镜头污染——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
B.物像不够清晰——转动细准焦螺旋
C.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D.视野中细胞体积过小——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13.河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被誉为“ 中国粮仓 ”,下列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
致的是( )
A.种子在播种前要用水浸种——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B.幼苗带土移栽——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C.连续阴天时在大棚中补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D.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减弱呼吸作用
14. 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纷纷申领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大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
A.霉菌——面包 B.乳酸菌——白醋
C.醋酸菌——酱油 D.酵母菌——米酒
15.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常常通过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来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了藏羚羊的生存。为此,国家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力度,使藏羚羊的数量保持逐年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藏羚羊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B.地球上所有的藏羚羊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藏羚羊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D.将藏羚羊迁入动物园是保护藏羚羊最有效的措施
二、综合题
16.下面为菜豆种子及萌发的过程简图,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菜豆种子萌发其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填结构名称)。
(2)丙图中结构A是由甲图中[ ](填数字)发育而来,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甲图的[ ](填数字)。
(3)菜豆种子成功萌发的内在条件有 (填一个即可)。
(4)豆苗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此时应该施加含 的无机盐并及时灌溉。
(5)“黄豆芽”人人爱吃,它主要是由黄豆种子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形成。
17.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图是三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的 (填图中标号)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图中的 (填图中标号)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 ,人们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制作馒头或面包,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但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如流感病毒可以使人患流感。人们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持异性免疫”)。
(3)大部分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促进了生物圈物质的循环。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18.大熊猫以其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中,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毛色突变体——棕白色大熊猫。研究人员对此展开研究。
(1)大熊猫繁育困难。人工圈养中会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辅助生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 中,胎儿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获取营养。
(2)棕白色熊猫和其亲本毛色出现不同,称为 现象。为探明大熊猫棕白毛色与黑白毛色的差异,研究团队首先对毛发横切面进行了显微观察。通过图1可知,二者的主要差异是 。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与这只棕白色大熊猫有关的繁育过程(如图2所示),据此可知,毛色黑和毛色棕是一对 。如果用B和b表示这对基因,那么这只棕色熊猫(5号)的基因型为 。其亲代2号和3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
19.农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箭头表示捕食或分解过程,请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该有 部分。
(2)图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它们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图中黄雀和蛇的关系是 。
(3)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图中有 条食物链。
(4)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 能力较弱。
20.实验题
板蓝根是中国传统中药,含多种能提高免疫力的物质。科研人员研究板蓝根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以确定板蓝根的药用价值。脾脏指数可反映免疫力,脾脏指数高表示免疫力强,反之则表示免疫力弱。具体实验如下:选取20只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第1-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毫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两周后,测试小白鼠的脾脏指数(如下表)。
组别 板蓝根溶液浓度(g/mL) 脾脏指数
1号鼠 2号鼠 3号鼠 4号鼠 5号鼠
第1组 0.268 5.901 5.923 5.924 6.007 5.990
第2组 0.067 4.882 4.977 4.955 4.912 4.889
第3组 0.017 4.669 4.701 4.700 4.683 4.720
第4组 生理盐水 4.587 4.590 4.591 4.589 4.588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科研人员应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保证 (填“相同”或“不同”)的饲养条件,目的是 。
(2)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第 组。根据数据表绘制出上图中两个折线图,正确表示板蓝根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是图 (填“甲”或“乙”)。
(3)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C
2.C
A.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胶状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但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但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不能阻止物质的外流,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因此,菠菜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若放入清水中浸泡,水不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活细胞中的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这种结构是细胞膜,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物质。
3.A
4.C
5.A
6.D
7.A
8.B
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故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不符合题意。
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胆汁、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符合题意。
D、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9.C
A、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A说法正确。
B、静脉血管管壁薄,易穿刺,静脉分部较浅,容易找到,静脉血管中,血管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B说法正确。
C、贫血是红细胞数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低引起的,所以,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红细胞,C说法错误。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
(2)安全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
(3)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
10.B
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
故答案为:B
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步骤:
1、配制培养基:选择牛肉汁等营养物质与琼脂混合在一起配制成营养基。
2、高温灭菌: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及他们的孢子。
3、冷却接种:将少量的的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接种时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且做好环境与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防止杂菌感染。培养基冷却后方可接种,以防止高温而杀死细菌或者真菌。
4、恒温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11.A
12.C
13.B
A、水分能浸软种皮,使种子的胚更容易突破种皮,种子内的营养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转运,因此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要用水浸种,不符合题意;
B、幼苗带土移栽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使移栽的幼苗能更好的吸水,提高成活率,符合题意;
C、连续阴天会照成大棚光照不足,容易影响大棚内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故此时会在大棚中补充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D、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粮食的储存时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14.D
A、制作馒头或面包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不符合题意;
B、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不符合题意;
C、酿醋用到醋酸菌,酿酱油用到霉菌,不符合题意;
D、制作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15.D
16.(1)胚根
(2)4;5
(3)胚是完整的
(4)氮
(5)胚轴
(1)种子萌发时,总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为幼苗的根。所以图甲中菜豆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2)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与子叶中,所以,4胚芽发育成茎和A叶,5子叶储存营养,因此,种子萌发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甲图的5子叶。
(3)菜豆种子成功萌发的内在条件:①胚是完整的,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③具有生活力。
(4)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豆苗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此时应该施加含氮的无机盐。
(5)胚轴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所以“黄豆芽”主要是由黄豆种子的胚轴发育形成。
(1)种子萌发时,总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为幼苗的根。胚芽则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胚轴初期伸长明显,但很快停滞下来,以后发育成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与此同时,贮存养料的胚乳或子叶逐渐萎缩,待其贮存的养料耗尽时,幼小的植物体已经形成根、茎、叶,并开始从外界吸收营养和进行光合作用,成为一株能够独立生活的幼苗了。
(2)图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A叶、B茎、C根。
17.(1)①;②
(2)二氧化碳;特异性免疫
(3)分解者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值,图中①是病毒;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图中②是细菌。
故填:①;②
(2)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人们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填:二氧化碳;特异性免疫
(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填:分解者
(1)图中①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2)人体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功能,叫做特异性免疫。
(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8.(1)子宫;胎盘
(2)变异;黑白色毛发横切面中的黑色素多于棕白色毛发
(3)相对性状;bb;Bb、Bb
(1)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因此,大熊猫繁育困难,人工圈养中会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辅助生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母体子宫中,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
(2)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棕白色熊猫和其亲本毛色出现不同,是变异现象。从图1可以看出, 黑白色毛发横切面中的黑色素多于棕白色毛发 。
(3) 熊猫的毛色黑和毛色棕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5棕色熊猫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5号棕色熊猫的基因是bb,亲代2号和3号熊猫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基因也就是Bb、Bb。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9.(1)非生物
(2)分解者;捕食
(3)生产者;2
(4)自我调节
20.(1)板蓝根溶液的浓度;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2)4;甲
(3)板蓝根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提高作用越明显
(1)根据题干可知,第1~3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溶液2毫升,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故本实验的变量是板蓝根溶液浓度。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故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科研人员应选取年龄、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保证相同的饲养条件。
(2)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而言,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是对照组,本实验第4组注射2毫升生理盐水,故为对照组。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脾脏指数随着板蓝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能正确表示板蓝根对小白鼠脾脏指数影响的是图甲。
(3)本实验结论是:板蓝根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力,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提高作用越明显。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