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地理学业质量监测数据采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4分)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对图中字母标注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为河口三角洲 B. B处易形成冲积扇
C. C处河谷形态呈“V”形 D. D处易发展形成牛轭湖
2. 图中C处( )
A. 河流流速慢,易发生洪水泛滥 B. 凹岸地势低平,适合农耕
C. 凹岸堆积作用显著,适合人类居住 D. 凸岸流速慢、水深,适合建港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发生异常变化引起大气环流变化,从而导致环赤道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并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厄尔尼诺发生时,最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
A. 热带太平洋的东部降水量减少 B. 秘鲁沿岸渔业增产
C. 亚洲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减弱 D. 澳大利亚暴雨频繁
4. 拉尼娜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是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②乙是雨水补给
③丙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6. 此河最可能位于我国( )
A. 华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西北地区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8. 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 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C. 甲风带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夏季风的原因之一
D. 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2024年4月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控制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系统相符合的示意图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此时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 ①地烈日炎炎 B. ②地天气晴朗
C. ③地风向偏东风 D. ④地狂风暴雨
香港某滨海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中有一种形似“菠萝包”的岩石,其成分主要是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类岩石),岩石长期显露于地表,岩石内部产生分层,从外向里逐层剥落,表面则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裂缝,形成“菠萝包”。下面左图为“菠萝包”岩石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组成“菠萝包”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形成“菠萝包”表面网格状裂缝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14. 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B. 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
C. 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 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2023年7月,小明跟随父母到某地旅行,其行进路线为穿越某河谷,从山的东麓翻越山顶到达山的西麓,下图是小明绘制的沿途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小明旅行的山地可能是( )
A. 横断山 B. 武夷山 C. 贺兰山 D. 大兴安岭
16. 造成该山两侧针阔混交林分布空间差异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坡度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58′N,100°16′E)成功发射,并于26日凌晨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的航天员于4月30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神舟十八号发射时,与我国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大致占全球的( )
A. 23/24 B. 1/8 C. 7/8 D. 1/24
18. 与4月25日相比,4月30日九江( )
A. 日出方位向南偏移 B. 日落时间向后推迟
C. 昼夜长短差值减小 D. 正午日影长度增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马孙河流域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区,其中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期时被河水淹没,称为洪泛森林。2023年亚马孙雨林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干旱。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洪泛森林的分布和景观。
(1)亚马孙河洪泛森林面积最小月份是7~8月,说明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持续干旱对洪泛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见图),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被称为“极圈火岛”。拥有数不胜数的冰川、雪山、瀑布、北极光、火山、黑沙滩(火山喷发形成的岩浆岩演化而成)等让人无比震撼的自然风光。
(1)指出冰岛被称为“极圈火岛”的原因。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维克小镇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
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大陆内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区面积广。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地区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及珀斯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南美洲西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很广,甚至延伸至赤道。下图为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示意图。
(1)说出材料一所示季节达尔文港的盛行风,并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2)说出珀斯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季节珀斯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比较热带沙漠气候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分布特点差异,并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洲分布特点的原因。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
地理学业质量监测数据采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4分)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A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A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C
【17~18题答案】
【答案】17 A 18. 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6分)
【19题答案】
【答案】(1)亚马孙河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7~8月赤道低压带位置偏北,雨带北移;支流南多北少,7~8月汇水少,洪泛区水位低。
(2)降水减少,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下降;落叶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蒸发蒸腾减少,影响局地小气候;洪泛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20题答案】
【答案】(1)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火山众多。
(2)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喷发以后,岩浆遇到海水快速冷却,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海浪长时期侵蚀打磨,形成细小颗粒;之后经过海浪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在海岸堆积,形成黑沙滩。
【21题答案】
【答案】(1)盛行风:西北季风(或西北风)。
成因:此时为南半球夏季,受太阳直射点南移影响,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炎热干燥。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3)特点差异:澳大利亚:东西宽度大,南北宽度较小。南美洲:东西宽度小,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直逼赤道地区)。
原因: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呈南北走向,西临太平洋,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的陆地面积小;沿岸有南北向寒流流经,减湿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