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8 08: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a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b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诗中名句“ , ”表现了诗人的 性格。
d诗歌用 _和 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答案:停|投|拔|顾|内心的苦闷、抑郁|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冰塞川 雪满山
解析:第一题,按要求在诗中找到表现作者心情的动词即可,注意不要抄写错;第二题,结合全诗所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来理解此句比喻的含义;第三题,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填写即可,不要写错字;第四题,可根据第二小题的提示来回答。
点评,此类填空题属于了解诗歌基本问题的题目,抓住各题中提示的答点,梳理诗歌内容,分析理解,概括填写即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计人面对“金樽清酒”“ 玉盘珍馐”的精美食物,却因心中难以排解的烦恼,无法下咽。“停”、“投”、“拔”、“顾”四字,写出了诗人的苦闷抑郁。
B.中间四句把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交替地表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理。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在极为痛苦的情况下,坚定了探寻出路的信念后发出的感叹,该句是后两句言志前的发问。
D.结尾两句反映出诗人倔强、自信的性格,表现出诗人“长风破浪”的坚定信念主沧海扬帆的勇气。
答案:C
解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所表达的是李白在“多歧路”中对寻找人生道路的迷惘和急迫心情,根据最后一句表达的心志,可体会到诗人此时心情并不是“痛苦”,而是满怀信心与希望,故C错。
点评:此类涉及作品多方面知识的单选题,解答时要抓住各选项的知识要点,根据学习所积累的认识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3. 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
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
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
启发。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
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案:C
解析:根据全诗内容来分析,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此句就表现了这些情感,此句没有表现“乐观旷达的情怀”。
点评: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一些诗句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不尽相同,比如C项所分析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表现在最后一句。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答案:A
解析:本诗第一句只是后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引子,是作者写自己即使在美酒佳肴前也“不能食”,表达的是探求人生道路而不得的“茫然”心情。故A错。
点评:赏析诗歌时,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有时要联系前后语句来分析,不能孤立的理解一句的内容。
二、问题解答
5.诗中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梦想着自已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典故的内容,吕尚隐居,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商大臣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根据典故中两个人物的经历来理解诗句中李白以人自比表达自己志向的含义。
点评:此类题关键要了解典故的内容,再结合诗歌内容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方面来理解。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比喻 和对偶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解析:从修辞手法方面来理解“写作方法”,根据诗句内容判断即可。根据本诗内容来“冰塞川”“雪满山”所比喻的人生道路坎坷之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点评:学习古诗,要了解诗歌中写作方法,包括修辞手法。根据修辞手法中的表达的对象及特征来理解含义,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7.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解析:抓住题干中“思想情感经历的变化”这一答点,梳理诗歌内容,找到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三个关键语句,即“拔剑四顾心茫然。”“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析理解,概括作答。
点评:本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本题是要求对诗歌前后诗人表达的情感作一全面的了解,抓住关键诗句一一分析理解即可。
8.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案: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解析:本诗中诗人的情感复杂,要分析其主次,根据最后主旨句可知“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是诗人在本诗中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
点评:对于像本诗这样思想情感表达比较复杂的诗歌,要找到其主旨句或关键的内容来理解诗歌思想的核心内容。
9.“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羞”,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答案: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解析:理解本诗歌的第一句与第二句的送给。本诗第一句只是后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引子,是作者写自己即使在美酒佳肴前也“不能食”,表达的是探求人生道路而不得的“茫然”心情。
点评:赏析诗歌时,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有时要联系前后语句来分析,不能孤立的理解一句的内容。
10.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
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案:“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解析:根据李白诗的内容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是表达作者追求人生理想的信念和乐观精神,即可理解同学留言的用意。
点评:本题用婉转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诗中名言的理解,出题很巧妙。本题答点不是解释诗句内容,还是说明同学表达的祝愿。
11.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答案: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 的心情。
解析:点出诗句中的动词,抓住诗句中“茫然”一词从表达诗人思想情感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动词在表达诗人情感程度上的作用。
点评:本题所示诗句中有关键的字词“茫然”,抓住了即可理解。抓关键字词是理解诗句内容的好方法。
12.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中隐含的典故(写一个即可)。
答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从诗句“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找出典故即可。
点评:古诗中常有典故,典故能丰富诗歌的内容,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学习里要了解。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典故的内容,吕尚隐居,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商大臣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后为成汤重用,任阿衡,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根据典故中两个人物的经历来理解诗句中李白以人自比表达自己志向的含义。
点评:此类题关键要了解典故的内容,再结合诗歌内容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方面来理解。
1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解析:本题结合对最后一句诗句内容的理解,分析字词的表达作用,点明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点评:对于此类诗歌中的名句,要根据所学所记,透彻地了解其内涵,然后在此藏在上,理解关键字词的表达作用。
15.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答案: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解析:本题要结合全诗来分析,抓住诗中三个关键语句,即“拔剑四顾心茫然。”“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析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说明最后一句是作者情感的高潮。
点评:本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本题是要求对诗歌前后诗人表达的情感作一全面的了解,抓住关键诗句一一分析理解,重点说明最后一句所表达诗人的情感即可。
16. 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答案:李白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解析:抓住诗中关键语句即 “拔剑四顾心茫然。”“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李白对人生道路的探索过程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来理解李白的形象。
点评:分析诗人的形象,主要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对诗人的了解,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17.《行路难》的主旨是什么?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现在经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解析:抓住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理解其中“风浪”“沧海”的比喻义,再根据“破”“挂”“济”三个字词理解理解李白追求人生理想永往直前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胸怀。
点评:赏析诗句,要点明写作方法,分析诗句内容,尤其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使用“生动”“形象”等评价语。
三、诗歌阅读
18.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用____和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答案:冰塞川 | 雪满山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题干中“喻”这一提示信息,找到使用比喻的诗句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从中分析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看准“喻”这个提示,这是答题的关键一步,然后从比喻句中找出“喻体”。
(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
解析:从字词入手,“会有时”,其意为“会有时机”,“济”与“破”都有“冲”的意思。根据这些理解,可从作者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精神两方面来分析概括。
点评:本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可根据所学所记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作答。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运用了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行路难!行路难!”是反复,“歧路”是比喻人生的路口。此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迷惘怅惘的心情,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解析:从字词入手,“会有时”,其意为“会有时机”,“济”与“破”都有“冲”的意思。根据这些理解,可从作者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精神两方面来分析概括。
点评:本句是全诗的主旨句,可根据所学所记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理解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