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已亥杂诗》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已亥杂诗》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8 08: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已亥杂诗》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己亥杂诗》选自 ,共350首。作者 ,号定庵, 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答案:《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 | 清代
解析:注意不要把《龚自珍全集》写成《龚自珍集》或《龚自珍文集》,“龚”字不要写错。
点评: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 “浩荡离愁白日斜”这里的“离愁”不仅是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 之情,更是离别京城,离别 ,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答案: 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 | 自己的事业
解析: 本题要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已亥杂诗》是作者48岁时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所写。
点评:学习古诗,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要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诗歌的内容。
3.作者拿 自况,表达了 。                      
答案:落红 |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解析: 首先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已亥杂诗》是作者48岁时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所写。根据诗中的主旨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化”与“护”即可理解到诗人的一片爱国之情,由此而知“落红”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点评:古代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物,通过描写物的特征来表达思想情感,要加以了解。
4.本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这一句,运用 ,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 ;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 的情怀。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比喻|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不惜献身 | 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
解析:本题填空较多,要注意提示的答点。第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即最后一句,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把“落红”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第二空,“运用”一词提示的方法,本题中指的是修辞方法。最后两空根据最后两句诗的喻义来概括作答。
点评:对于答点比较多的题,要注意题中的提示信息,关注前后答点的联系,整体判断。
5.《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抓住题中“爱国热忱”即可判断是本诗的主旨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在一些诗歌中,作者的情感集中表现在某一句上,即为主旨句,学习时要记忆。
6.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每空只填一个词语)
答案:离愁| 志愿或志向。
解析:抓住题中答点“复杂的情感”即可从前两句中找到“离愁”一词。要了解三四句中的“落红”指的是“落花”,是作者自比,作者写此诗时已经辞官,但依然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后一句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应填空“志向”或“愿望”之类的词,若填“情感”不太明确。
点评:分析诗歌内容的题,要求用词来概括的,要么直接从诗句中摘取,要么根据诗歌内容理解概括,注意题中的要求和提示。
7.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 ,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根据题中对诗句内容的点评回顾有关作品,判断诗句。注意书写,不要把“山重水复”写成“山穷水尽”,“疑”字不要写在民“凝”字,“落红”不要写成“落花”,“作”不要写成“做”。
点评:本题拟题很好,将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联系在一起,提示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归纳记忆。
8.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答案: 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解析:结合诗歌写作背景,抓住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理解“不是无情”和“护花”的含义,了解此句在诗中的作用,概括作答。
点评:本题有点为难学生,因为按答案的要求,在本诗中“志向”与“抱负”难以区别,难以从本诗中理解概括。
9.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浩荡 | 白日斜或天| 涯
解析:加引号的,要从诗句中摘取字词,根据“修饰”“衬托”的提示对诗句略加分析即可作答。根据以景物描写来衬托“离愁”这一方法即可想到马致远的诗句。
点评:本题拟题很好,将不同作品中运用同样手法的诗句联系到一起,强化学生对这一写作手法的认识。
10.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答案:浩荡离愁 \ 白日斜 , 吟鞭东指 \ 即天涯 。
落红不是 \ 无情物 , 化作春泥 \ 更护花 。
解析:本诗是七言诗,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是四三,如果细划,是二二三,按四三划开即可。
点评:诗歌朗读节奏的划分与文言文的断句方法类似,要判断句子的层次,但也有区别,诗是韵文,节奏有格律的规定,要按格律要求来划节奏,如本诗中“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按一般文言的划法是“落 红 \ 不 是 无 情 物”,但在律诗中应该是“落 红 不 是 \ 无 情 物”。
1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 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 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答案: D
解析:从本诗最后一句“护花”一比喻来看,作者还是关心天下的,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而陶渊明《归园田居》却表现了归隐遁世思想,两人虽然都厌弃官场,但思想情感还是有所区别的。故D错。
点评:对古人文人的思想,要了解他们有共同之处,还要注意分析他们在看似相同的思想中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厌弃官场的人,其思想也有着不同的内涵,要通过作品来仔细地了解。
12.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答案: C
解析:本诗在表达方式上有描写,如“浩荡”“吟鞭”“落红”;也有抒情,如“离愁”“更护花”,但没有叙述。所以C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C项的错误点比较隐含,不易判断。学习时在对诗歌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要有所了解。
13.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答案:D
解析:D错误明显。对古诗中意象的理解在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在诗中,“花”指的是国家。D的理解是现代人借用本诗赋予的新的意义。
点评:古诗中的此名句富有哲理,对古诗赏析时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而不应该用现代人的引申义来替代诗中的本义。
14.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一句,从字面上理解:花成泥,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从内涵上理解,表达了一种奉献精神。
答案:A
解析:A显明是错误的分析,诗人明确点到“离愁”,并用“浩荡”来衬托“离愁”之长久,毫无兴奋之情。
点评:此类对诗歌内容分析概括的正误判断单选题,首先对诗歌内容要有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明显错误的分析即可判断。
15.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答案: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联系写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辞官之后,但辞官不消“忧国忧民”之心,即诗句中借“落红”所说是“不是无情物”,作者是有“情”的,“化作”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护花”是愿望的内容,即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
点评:本题所问题是本诗中的重点问题,也是学习中必须掌握理解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直接解答即可。
16.诗人常托物言志。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几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
答案: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解析:抓住题中的提示信息“托物言志”“自比”,根据背诵积累写出有关诗句即可,不要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诗,确实要记住一些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富有含义的名句,一方面受之教益,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
17. 请你说说对三、四句的理解,从三、四句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仍乐意为社会作贡献的心态。 (2)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解析: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根据所学所记直接作答即可。第二谈个人的感悟,从“奉献”这一点来谈即可。
点评:谈启发感悟类的题目,要根据所感的材料来谈,要了解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找到与当代社会思想的契合点,略加议论。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答案: ①从语言上谈,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两句移情于物,表达了对新生命的赞美。
②从含义上谈,这两句诗是说飘落的红花并不是无情物,即使化作春泥,也要去滋养呵护着花儿。
③从情感上谈,这两句诗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④从哲理上谈,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反映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解析:根据题中的提示,先一个自己能理解便于赏析的角度作答,选好后要注意与之有关的知识点,紧扣知识点对诗句赏析,要使用评价语如“形象”“生动”“突出”等。
点评:学习古诗,学点赏析古诗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是必须的。
四、比较阅读
19.[甲]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 字,乙诗则着眼于 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 春之景,乙诗写的是 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2分)
答案: 喜 | 愁 | 早 | 暮
解析:紧扣诗中的句子,从相同点里找不同点。可从诗意、写法、哲理等某一角度作一点分析即可。描写再现诗句所写的情景,要紧扣诗句展开联想和想像,语言力求生动形象。
点评:比较阅读分析诗歌,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可以通过比较来加强理解。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3分)
①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②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 ①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的毕身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②示例:第二天拂晓,锦宫城里被这绵绵春雨滋润的花儿们,吃饱了,喝足了,一个个都低下了高贵的头,像是在沉思,想变着法儿一展娇人的风姿,又像是在向“春雨”行礼,感谢春雨的悉心、周到、及时呵护。
解析:第一题,可从诗句的内容、写作方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赏析,指出其巧妙之处,加以评价。第二题,紧扣诗句描写的内容如“红湿”“花重”,从形、色方面使用修辞手法去描摹。
点评:本题是好题,把赏析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提醒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普通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普通资料·第 2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