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中册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0 11: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一、五四乡土小说——
鲁迅:《故乡》《祝福》《阿Q正传》等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
批判蒙昧
第一阶段:五四乡土小说——批判蒙昧
沈从文——《边城》等湘西地域小说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
第二阶段:三十年代乡土小说——返归自然
“山药蛋派”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彭德怀
“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
—郭沫若
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
第三阶段:“四十年代”乡土小说——改良人生
解文学流派
山药蛋派 地位 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
创始人 赵树理
创作理念 写农民看得懂的书,出农民买得起的书
体裁 以小说为主
题材 大多围绕农村生活
特点 1.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将对人物情景的描写融于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
2.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较少。
3.语言朴素、凝练,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语言主要采用山西民间的乡音土调)
4.主题反映现实或批判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山药蛋派
写农民看得懂的书,出农民买得起的书。
“山药蛋派”作品体裁以小说为主,题材大多围绕农村生活,语言主要采用山西民间的乡音土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山药蛋派的艺术风格特点】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大众化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精神
通俗易懂又合乎规范的语言特色
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他的创作理念,代表了“山药蛋派”的文学追求:
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年),山西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国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
1943 年《小二黑结婚》出版后影响很大,除了太行山地区还在晋冀鲁豫边区、山东解放区发行,甚至还流传到国民党统治区和日伪敌占区。第一版印制20000册仍供不应求,第二版又加印20000册。
“五四”以来,还没有一本新式小说能像《小二黑结婚》这样在农村引发轰动效应,许多农民省吃俭用,也要买一本来读,受到文章影响追求自由恋爱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陈忠实《白鹿原》、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商州情结”、莫言《红高粱》、高晓声、汪曾祺、刘绍棠、苏童……
第一,以进城农民为摹写对象, 描绘进城农民的生存境况;
第二,以乡土文化的塑造为主题,以乡土文化的淳朴、善良对抗城市的市场化冲击,或者体现出作家的某种精神追求;
第三,以市场化背景下的农村为对象, 刻画转型期农村的变革以及农民的种种生存苦难、希望,带有意识形态的渗透的意味。
第四阶段:当代乡土小说的发展
——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乡土小说基本特色:
第一,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第二,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乡土小说基本特色:
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第四,致力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是“乡土小说”作家们的共同追求。其地方色彩主要是通过各地风俗习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同时也感到某些风俗习惯的愚昧和野蛮,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剖析和批判。
情节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
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兴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兴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放弃封建迷信、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后四节,讲述小二黑和小芹两人依靠新政权的力量,通过坚决斗争,终于结成眷属。
小二黑
二诸葛
小芹
三仙姑
金旺、兴旺
大黑
童养媳
吴家
于福
父 子
父女
母女
婚约
婚约
陷害
垂涎
自由恋爱
区长
帮助
教材节选自小说《小二黑结婚》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请加以划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二诸葛的神课”):小二黑和小芹被金旺兄弟“拿双”,押到区上去后,二诸葛占卦,俩女人打架。
第二部分(“恩典恩典”和“看看仙姑”):二诸葛失灵,区公所碰一鼻子灰;三仙姑梳妆,区公所接受教育。
第三部分(“怎么到底”):金旺和兴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两个“神仙”转变了思想,小二黑和小芹终成眷属。
二诸葛相信“命相不对”→干涉儿子自由→二诸葛收起八卦
三仙姑强调“前世姻缘”→包办女儿婚姻→三仙姑不再装神
两条主线:
人物类型
主要人物:
人物分类:
A.旧农民的典型:
B.新农民的典型:
C.恶势力的代表:
《小二黑结婚》的人物塑造
《荷花淀》是荷花淀女团的成长与蜕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着力描写的是谁的变化?
小二黑 小芹 三仙姑 二诸葛 金旺/兴旺
二诸葛和三仙姑
小二黑和小芹
金旺、兴旺
人物形象
二诸葛:
“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思想落后、迷信
包办儿子婚姻,以命相不对为由坚决反对儿子和小芹谈恋爱
——专制落后
儿子出事后,他胆战心惊、一筹莫展,在区公所求区长“恩典恩典”
——胆小怕事、奴性心理
救难民为童养媳,担心儿子一夜没睡,为儿子“求情”
——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当时农村老派农民的典型代表
人物形象
三仙姑:
“米烂了”,到二诸葛家大闹后“起得很迟”、饭也不做
——好逸恶劳,作风不正
设香案,,“三十年来装神弄鬼”,骗取百姓财物
——装神弄鬼,骗人财物
不合时宜的打扮,卖老俏
——爱慕虚荣
人物形象
三仙姑:
女儿被陷害,漠不关心;忌妒女儿,贪财出卖女儿
——自私冷漠,贪婪钱财
经过区长的批评教育和围观群众的揶揄,她最后退了彩礼,让小芹与小二黑结婚,打扮也像个当长辈的人,拆去香案
——知错能改、悔过自新
当时农村落后妇女的典型代表
人物形象
小二黑和小芹:
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一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
——敢于斗争,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诸葛和三仙姑形象的典型意义
是旧中国农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
作者通过他们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愚昧等陋习。
他们的转变形象地说明了新时代、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人物形象
小二黑和小芹:
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装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进步
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反对恶势力
新型农民的典型
人物形象
金旺兴旺两兄弟:
有个被他两人作践垮了的年轻人说:“我从前没有忍过?越忍越不得安然!你们不说我说!”他先从金旺领着土匪到他家绑票说起,一连说了四五款,才说道:“我歇歇再说,先让别人也说几款!”他一说开了头,许多受过害的人也都抢着说起来:有给他们花过钱的,有被他们逼着上过吊的,也有产业被他们霸了的,老婆被他们奸淫过的;他两人还派上民兵给他们自己割柴,拨上民夫给他们自己锄地;浮收粮,私派款,强迫民兵捆人……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
——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非作歹、蛮横无理、凶狠霸道、贪婪丑恶
封建恶势力的代表
有事人那里睡得着?人散了之后,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二诸葛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
二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第二天天不明就起程往区上走。
思考:二诸葛和三仙姑二人性格之异同及形成原因
相同点
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她起的很迟。
饭快成的时候,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
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
不同点
①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在儿女的婚姻问题上,都反对小二黑、小芹的婚姻自由,都以家长身份包办儿女婚姻。
②两人身上都有浓厚的迷信思想。二诸葛做什么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个神婆,顶着红布装天神。
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者,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则是虚假的迷信者,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手段。
②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
二诸葛和三仙姑二人性格之异同及形成原因
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一阵之后,回去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她起的很迟。
饭快成的时候,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
她说:“打听她做甚啦?她的本领多大啦?”
三仙姑
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信又自私的性格特点。
二诸葛
①人民政府的支持使解放区青年男女冲破旧的婚姻观念的束缚,勇敢地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
②小二黑、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已不单是“个性解放”的范畴,而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当时整个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清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③小二黑、小芹婚姻的美满结局说明了人民政府是人民实现婚姻自主的最可靠保证,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深刻的社会变化已经兴起,并且正在继续深入发展。
思考:小二黑、小芹的恋爱结局说明了什么
《荷花淀》是荷花淀女团的成长与蜕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着力描写的是谁的变化?
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胜利!讴歌新社会的胜利!
通过讲述小二黑和小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封建势力、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塑造了在历史变革中农民的各类群像。反映了当时农村中新生力量与旧的封建思想及恶霸势力的尖锐矛盾,抨击了农村的封建残余势力,批判了人民群众中的封建思想,表达了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
小说主旨
(1)叙述语言通俗、口语化,有浓烈的地域色彩。例比如小说在描写三仙姑时,说她“老来俏”,当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来到区上而被众人围观议论时,她羞愧,“恨不得一头碰死”。
(2)人物语言个性化。例如“不宜栽种”“属猴的”“命相不对”“恩典恩典”之类的话,出自农村初通文墨的阴阳先生二诸葛之口;而像“刘修德!还我闺女!你的孩子把我的闺女勾引到哪里了”之类的话,出自一个粗俗刁钻的女人三仙姑之口。
思考探究:分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的艺术特点
(3)语言具有幽默性、讽刺性。比如“交通员领着小芹来了,故意说:‘看什么 人家也是个人吧,没有见过 闪开路!’”这是借别人的口,幽默地讽刺了装酷扮俏的三仙姑。
(4)叠音词的使用。如唧唧哝哝、断断续续、打听打听、恩典恩典、管教管教、和说和说、啰里啰嗦等。
(5)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如课文结尾的“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等。
(6)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从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以小见大。文本以当时仍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行为为突破口,通过展现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揭示出反封建思想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7)结构上:赵树理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采用单线条发展的手法,适合我们民族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
(8)人物刻画上,运用白描手法,注重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并常用给人物起绰号的方式来增强其性格的鲜明性,如二诸葛、三仙姑等。
《小二黑结婚》(节选)《荷花淀》都是作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作品,请从思想内容、创作手法、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任选两点,分析作品的异同。
①从选材和思想内容上来看
都是红色文学,革命题材;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荷花淀》歌颂了白洋淀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与美好感情。《小二黑结婚》(节选)讲述了根据地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追求婚姻自主,走向新生活的故事。
对比拓展阅读
②从创作手法来看:
《荷花淀》是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富有诗情画意;
《小二黑结婚》(节选)是现实主义手法,通俗幽默。
③从情节结构来看:
《荷花淀》以人物活动为情节线索,通过夫妻话别、探夫遇敌、战场重逢等几个片段展开情节,作品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但每个片段都富有生活情趣,充满诗情画意。
《小二黑结婚》(节选)首先是故事性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连贯完整。全篇分为十二节,每一节都设有小标题,类似章回小说的一回。
其次,作者用一个人物,用一个小故事引出另一个小故事,情况交代得既清楚,又有趣。
最后,作者善于组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得紧凑严密,读来清晰自然。
④从人物形象来看:
《荷花淀》中的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是正面的,积极的,是美与善的化身。她们在爱情、家与国之间的选择之间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并助夫杀敌。
《小二黑结婚》(节选)则既有正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也有反面的恶势力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