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1.了解新闻通讯,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组材。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3.体会、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目标
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逐渐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读完课文,你有怎样的初读感受?再读一遍,就文章的内容、结构、情感表达等作一些批注。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走近作者
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等作品,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不久,战火就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重新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背景资料
为了保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侵略者。
背景资料
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把它称作详细的消息。
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文体知识
通 讯
迸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豁亮:宽敞明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
词语释义
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3)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15)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士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3.课文用哪三个示例来展示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战斗过程
(1)敌我状况:人数上,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
(2)描绘战士英勇搏斗的动词:摔、扑、抱
(3)描绘战后战场情景的动词:抱、掐、摁、衔
细节探究
◎松骨峰战斗
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这场战斗的特点。
壮烈
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1.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
踹 扑 摸 拉 抓 抱 跳 钻……
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2.“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句中“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3.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问什么 回答 表现什么精神
不觉得苦吗
怎么能不觉得……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
你想不想祖国啊
谁不想哩……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怎么答对呢?
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
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
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贡献很大
要求很少
品格很高
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
爱
国
主
义
精神
了解了文中的三个事例后,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共同表现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1)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
(2)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对朝鲜人民的爱;
(3)防空洞中的谈话——以上二者的思想基础。
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
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
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只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佳句品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2.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
“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3.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示例一: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着……
表达方式:抒情
示例二: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展示会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表达方式:议论性抒情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松骨峰战斗(英勇杀敌)”“马玉祥救儿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与吃雪战士的谈话(强烈的爱国主义)”三个事例,从侧面构成了“最可爱的人”的完整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
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
宁。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
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二 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又不时引用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体
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三 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
饱含感情,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
表达方式,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
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人称、句式和
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四 文中第5段真实再现了志愿军战士血战松骨峰的壮
烈场景,展示出他们誓死抗争的英雄形象,带给
读者深深的震撼。阅读这段文字,结合具体语句
谈谈你的感受。
摁
掰
坚 韧
淳 朴
谦 逊
覆 灭
过 瘾
豁 亮
犁 耙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用庄重有力的声音来读一段习总书记的讲话:
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
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概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来不缺英雄,可爱的人会有许多,请你说说你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并讲出他的故事。
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意志
品质
气质、胸怀
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
歌颂志愿军战士
激发读者热爱战士的感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