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太空一日》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1 17: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中国航天成就
新课导入
点击播放视频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学习目标
【杨利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走近作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释然】当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愉
快的样子。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屏息凝神】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
词语释义
第一部分: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及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
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我”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难受的感觉及遇到的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飞船返回地球途中的惊心动魄。
第二部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及太空中的东西。
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痛苦、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细节探究
(2)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令人难受、闭
眼猛想、调整。
(3)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很紧张、试图找出响声所
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4)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
——恐惧、紧张出汗,看到左边
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才放心。
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时间精确到“秒”,并且飞行回来后,他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可见杨利伟是多么的严谨。
“我没有看到长城”
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准确地再现过。”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杨利伟没有因为时间之长而敷衍了事,特别这些词语足见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
在“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5时35分、5时58分、6时4分、6时14分、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这些时间数字。
通过这一系列的时间数字,突出杨利伟作为航天员,严谨、科学、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这句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平静、沉着。
你认为杨利伟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优秀航天员。
(1)“就这一下……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体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生怕杨利伟出了安全事故。
品味语言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表现了杨利伟对祖国、对战友、对亲人的爱。
(3)“过了几分钟……外边来人了。”
从侧面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及对其凯旋的高兴、激动的心情。
1.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感情。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深厚感情。
写法探究
如在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做好了随时为祖国航天事业牺牲的准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一部分还写了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2.在叙述中穿插说明。
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
这篇文章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叙述了“我”在飞行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紧张和意外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课文主旨

炽 热
俯 瞰
模 拟
遨 游
严 谨
稠 密
概 率
烧 灼
五 脏 六 腑
千 钧 重 负
耐 人 寻 味
惊 心 动 魄
动宾短语
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热爱祖国 解决问题
拍摄照片 出现故障 安排任务
上面这些短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下面的语句出自《太空一日》。试着找出其中的动词及其宾语,了解动宾短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1)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
(3)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
拓展延伸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官员万户
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
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中国航天发展四大里程碑
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
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3)载人航天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深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
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
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
发射,并成功对接。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太空一日
起飞——产生共振——痛苦
途中
俯瞰祖国地貌——激动
没有看到长城——遗憾
失重产生倒悬错觉——难受
遭遇敲击声——探索
归途
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恐慌
抛伞——动作剧烈、冲击身体
不惧困难敢于挑战
严谨科学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