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生活中,我们常有动情之时。古人曾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抒情。
阅读时,我们常说某篇文章“动人”,往往也是因为它富有感情,能打动读者。
1.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理解其表达效果。
2.学会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情感,锻炼表达情感的能力。
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
“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朱光潜语)。
在写作中,情感的抒发要自然,水到渠成。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在叙写了松骨峰战斗的壮烈景象后,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令人感动且毫不突兀。
恰当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如《黄河颂》结尾句:“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美之情。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就是直接抒情;
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自己体会,则是间接抒情。
在一篇文章中,常常兼用这两种抒情方式。
一般来说,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前面所引《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黄河颂》中的语句就是这样。
间接抒情则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例如,《土地的誓言》铺排描述“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等富有东北地域特点的事物,突出了广阔关东原野的美丽富饶,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
《秋天的怀念》中,“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虽然是平实的叙述,却饱含悲伤、愧疚、悔恨之情。
读读下面两段话,想一想:哪些内容是直接抒情?哪些内容是间接抒情?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
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雨的四季》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老山界》
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崇尚含蓄美,情感抒发也以间接抒情为主。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衬托抽象的情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用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乡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用景物描写烘托、渲染感情。这种种方法需要在阅读中体会、积累,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抒情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显的,又一种是含蓄的。
作者在记叙了事物之后,情不自禁,附带写一些“快活极了”“好不悲伤啊”一类的话,教人一望而知作者在那里发抒他的感情,这是明显的方式。
作者在记叙了事物之后,不再多说别的话,但读者只要能够吟味作者的记叙,也就会领悟作者所要发抒的感情,这是含蓄的方式。……
从情味说,两种方式却有点儿不同。
明显的方式比较强烈,好像一阵急风猛雨,逼得读者没有法子不立刻感受。
含蓄的方式比较柔和,好像和风中的柳丝或者月光下的池塘,读者要慢慢地凝想,才能辨出它的情味来。还有一层,作者在一篇抒情文里头兼用着两种方式也是常见的事。
[摘自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
一、片段写作。写一段文字,抒发某种情感,如幸
福、喜悦、痛苦、忧伤等。200字左右。
提示:
1.情感的抒发要具体,有依托。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了您——我的妈妈。①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说过
①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妈妈的思念。
妈妈,我想对您说
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尽管有些话是批评,是责骂。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柔和的春风,抚弄着我这枝新发的柳条;您是淅沥的细雨,滋润着我这株娇嫩的小草;您是蓬勃的大树,为我遮挡了狂风
暴雨;您是冬日的暖阳,将您那温暖的光芒,照进我迷失的心房……②
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自己会把妈妈的教导铭记在心。
名师总评
语段感情诚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
二、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
了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
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关于家乡,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要把情感融入具体的记叙、描写之中。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好,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进行修改。
乡情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渔乡,虽然我离开她已经整整五年了,但我始终忘不了故乡的海,忘不了故乡的人! ①
①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晨曦微露,大海醒来了,“哗——哗——哗——” 海姑娘哼起了欢快的晨曲,茫茫海面微波荡漾,如墨绿色的绸缎随风摇曳。②
②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晨曦微露下的大海。
不知什么时候,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射出了一道艳丽的霞光。这霞光迅速向四周扩散,天红了,海红了,一切都红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霎时,就像有无数仙女往碧海里撒了一大把一
大把的碎金——整个海面金灿灿的!③这时,故乡的人们高声谈笑着,成群结队地来到海边。不一会儿,片片白帆,朝着翱翔的海鸥,朝着东升的旭日,飘去,飘去……嗬,一天又开始了!
③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旭日东升时海面美丽的景象。
当红霞再次染透天际时,勤劳的故乡人已驾着小舟,踏着海浪归来了。看,夕阳下,那满舱的带鱼、鲳鱼都泛着银光;那一条条披着金衣的大黄鱼则是名副其实的跳高健将,不断蹦跳着;那一舱舱墨
鱼、章鱼正在你拥着我,我挤着你,发出“簌簌”的响声,仿佛在互相诉说着这奇特的相遇;那淘气的虾扭动着肥硕的身子,在同伴的身上蹦来跳去,豆青色的背在霞光中晶莹透亮,闪闪烁烁。④
④以“看”字领起下文,间接抒发了傍晚时分渔民踏浪归来时的喜悦之情。
渐渐地,海上起风了,调皮的海浪从遥远的天边喧哗着、歌唱着,涌向船舷,它们多像一行行展翅飞翔的白鹭,多像一朵朵雨中绽开的梨花!“哗——哗——”它们像在跟舱中的鱼虾们告别,又像在催着
人们赶快离去。海风越刮越大,无垠的海面上,波浪滚滚,银色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它们大叫着扑向堤岸,扑向礁石。于是,海面上腾起了朵朵数丈高的浪花。⑤
⑤“喧哗”“歌唱”“涌向”等动词赋予了海浪以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景物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我”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故乡,亲爱的故乡,难忘的故乡!⑥
⑥首尾呼应,再次点明中心。
名师总评
文章以一天时间为抒情线索,从早到晚具体描写了小渔村晨曦微露、霞光初上、旭日东升、渔民
晚归等一个个画面,并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开了小渔村一幅幅景美、物欢、人和的美丽画卷,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作者对家乡的难忘之情渲染到极致。
三、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岗
位上,播撒着希望和幸福。选择你熟悉的某个人
物或某一群体,写一篇作文,记述其感人事迹,
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注意观察生活,在讲台上耕耘的教师、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披星戴月的环卫工人……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他们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2.记述人物的事迹时,要交代清楚,并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重点记述一两个典型的事例,以凸显人物的美好品质。
3.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灵活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