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月是故乡明》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语境读准生字字音,自主识字,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说。(语言运用)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思维能力)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积累的审美经验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文本表达上的艺术特点。并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篝火( ) 萌动( ) 澄澈( )( )燕园( ) 徘徊( ) 旖旎( )( )选择能组成词语的字,打“√”。浩(渺 缈) (瑞 端)士 (莱 菜)芒湖万(顷 倾) 巍(峩 峨) 点(缀 辍)根据课文,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顶( )立( ) 恍然( )( ) 相映( )( )离( )背( ) ( )( )万顷 良( )美(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陪衬 烟波浩渺 风光旖旎 巍峨 茂林修竹季羡林,中国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译著《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任务二:
课文结果梳理: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2.学会认字徘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风光旖旎 瑞士莱芒湖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燕园胜地 点缀3.梳理文章结构1)这篇文章以“月亮”为线索,除了写故乡的月亮,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_____________自然段写的是故乡月,_____________自然段写的是他乡月。活动二: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1.默读文章,找找作者由月亮想起了哪些往事,完成思维导图。活动三:聚焦童年,品味快乐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内心会产生哪些感受 认真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完成学习活动。想一想:童年时代的“我”在做这些趣事时,心情是怎样的 完成表格。童年趣事时间心情活动四: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想一想:成年之后的望月经历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成年经历观月地点感受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课后练习)
一、句子练习。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为反问句) 2. 一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为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用加点词说一句话)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仿写排比句)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月是故乡明》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突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提到的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2.写一句“思念故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1.我的小月亮,我怎么会忘了你呢? 2.我一回家,就放下书包打开作业本做起了作业。3.友情是夏日的一缕清风,是秋日里的一句问候,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 二、1.月亮 故乡小月亮的喜爱 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月亮 2.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拓展资源
推荐阅读《月亮故乡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