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8 15: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文化自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思维能力)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 了解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朝代、代表诗作、创作风格及个人生平趣事。 2. 搜集这三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尝试理解诗人在什么情境下写下这些诗。3.大声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给多音字标注不同读音并组词。
任务二: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初读占诗1.自读三首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村 晚 [宋]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我会认 3.我会写活动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解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四时:四季杂兴:随性而写的诗。兴,一种诗歌的表现手法,由眼前景物而生发情绪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白厨易《瞻夹》、陆游的《春兴》。理解诗题: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受。知诗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泛,关注国计民生。有《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另有《吴郡志》《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诵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懂诗意【注释】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村庄儿女:村庄里的成年男女 解:理解,懂得 傍:靠近 阴:树荫【翻译】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5.悟诗情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人们的忙碌和勤劳。体现了农家生活的繁忙。)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热爱劳动的赞扬)整首诗里,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对农民及其子女的赞美之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6.颂古诗
任务三(课后练习)
1.课后词语练写 2.组词。消( ) 稚( ) 理( ) 耘( ) 笛( )晓( ) 堆( ) 璃( ) 耕( ) 宙( )读句子,在语境中读拼音写词语。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农家夏日fán máng( )的劳动生活,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jìng zhòng( ),对天真chún pǔ( )、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chí táng( )边缘,澄碧的池水漫 上了池岸,xī yáng( )下,山像是xián zhe( )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dàng yàng( )的水面上。《稚子弄冰》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qíng jǐng( ),对冰的开、色、声miáo buì( )得形象生动,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qíng qù( )。参考答案消灭,拂晓,幼稚,堆起,管理,玻璃,耘田,耕种 ,笛子,宇宙。1)繁忙,敬重,淳朴, 2)池塘 夕阳,衔着,荡漾,3)情景,描绘,情趣。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四时田园杂兴》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文化自信)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语言运用)3.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思维能力)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审美创造)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中的孩子把(  )用线穿起来敲打玩耍。A.铜盆 B.冰 C.银钲《村晚》中描写了一个悠闲自在的____________形象。
任务二
活动一: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活动二:学习《稚子弄冰 》1.初读古诗,夯实基础。(1)课件展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解诗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稚子”指幼小的孩子;“弄冰”指玩弄冰块。诗歌以成人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3.了解诗人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大臣,与________、尤袤、________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________”二字,故学者称其为“________”。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________,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诗意 1)理解重点字词。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磬: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2)理解诗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晨,孩童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凿下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得像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敲碎了。)5.悟诗情《稚子弄冰》这首诗表现了儿童怎样的情感变化?答:表现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冰碎时的懊悔、失望。6.颂古诗活动二:学习《村晚》1.初读古诗,夯实基础。(1)课件展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村晚》 [宋]雷 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解诗题看到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3.了解诗人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字廷秀,号诚斋。被誉为一代诗宗。4.解诗意【注释】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金属盆诗意: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5.懂诗情 1)草满池塘水满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满”字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2.“山衔落日浸寒漪”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青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挂山头的美丽景象. “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落日倒映水中,与涟漪融为一体、摇曳闪烁的美丽景象。)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腔”“信口”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 6.颂古诗活动四:对比阅读,感悟表达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故诗题目相同点不同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任务三:当堂练习
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昼出耘田夜绩麻。(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pō)二、词语解释。四时:___________ 耘田:_____________稚子:_____________ 寒漪:_____________横牛背:____________ 信口:_____________三、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参考答案一、1.(zhòu) 2.(zhēng) 3.(bēi)二、四季 在田间除草 幼小的孩子 带有凉意的水纹 横坐在牛背上 随口 三、比喻 比喻
活动四:课后练习
一、填空。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描写的那些孩子们从小______,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_气氛。2.《稚子弄冰》作者___代诗人____。诗选取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孩子____、____的性格特点。3.《村晚》作者___代诗人___。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___之情。 参考答案宋 范成大 热爱劳动 天真情趣 农村初夏时紧张的劳动 宋 杨万里 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宋 雷震 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
推荐资源
推荐阅读《舟过安仁》《牧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