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4: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必修第一册全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磁AP指数是反映地球磁场活动水平的指标,当地磁AP指数升高时,地球磁场的活动增强,可能会发生磁暴;其变化与太阳活动、地球磁场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2024年10月9日至11月8日地磁AP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研究发现,地磁AP指数变化有一定的周期,其周期可能为( )
A. 5年 B. 8年 C. 11年 D. 15年
2. 据图推测,与11月5日相比,10月11日( )
A. 卫星导航信号受干扰强烈 B. 赤道地区可欣赏到极光
C. 全球各地地震频繁发生 D. 太阳能发电站运行中断
百岁兰,远古时代留下来的裸子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下图为百岁兰在原产地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百岁兰等裸子植物迅速发展的地质年代( )
A. 全球气候寒冷干燥 B. 鸟类开始得到发展
C. 是形成铁矿重要年代 D.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4. 百岁兰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主要是有利于( )
A. 光合作用 B. 降低风速 C. 减少蒸腾 D. 吸收水分
山地城市大气环流受城市风与山谷风共同影响,两者在不同时间会存在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某市城区大气和郊区大气的热力差、城市上空与同海拔高度山坡的热力差是影响该市大气环流的核心因素。下图示意该山地城市城市风与山谷风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环流发生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凌晨 B. 午后 C. 傍晚 D. 午夜
6. 关于该山地城市山风与谷风风速大小及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山风>谷风,山风与城市风叠加
B. 山风<谷风,谷风与城市风叠加
C. 山风>谷风,白天城市人为热的释放增大了山坡与同高度城市上空大气的温差
D. 山风<谷风,晚上城市人为热的释放减小了山坡与同高度城市上空大气的温差
2023年,新疆多地开春较历年同期提前10天以上,各地加强了融雪型洪水的防范,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易切割河岸、堆积堵塞河道。气温回暖较早,农民提早播种早春作物,覆盖地膜以保障农作物正常发芽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农民播种早春作物时覆盖地膜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蒸发 B. 蒸腾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8. 新疆融雪洪水发生时,大量融冰随洪水而下切割河岸,反映了水循环( )
A. 影响区域气候和生态 B. 可平衡地区之间热量收支
C.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纽带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沙地东部临近大兴安岭,大兴安岭西麓形成了爬坡沙丘,该类型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而形成的。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的位置,Ⅰ、Ⅱ、Ⅲ、Ⅳ四地为沉积物采样点。研究发现,采样点Ⅰ、Ⅱ、Ⅲ三地的沉积物均为风成沙,Ⅳ地发育典型的爬坡沙丘。完成下面小题。
9. Ⅰ、Ⅱ、Ⅲ三地沉积物平均粒径由大到小依次是( )
A. Ⅰ、Ⅱ、Ⅲ B. Ⅲ、Ⅱ、Ⅰ C. Ⅱ、Ⅰ、Ⅲ D. Ⅱ、Ⅲ、Ⅰ
10. Ⅳ地发育爬坡沙丘增长最慢的季节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地区最大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599m B. 600m C. 699m D. 700m
12. 该地政府欲规划一河道漂流项目,漂流河道需一定的天然落差。下面四处河道适宜建漂流项目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3. 调查发现该地土壤酸性较强,针对此特点,当地可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是( )
A. 增施复合肥 B. 施用熟石灰 C. 增大土壤孔隙 D. 降低土壤水分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泥石流高发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泥石流高发区( )
①降水量大且集中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固体碎屑物丰富④气候干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在野外活动遭遇泥石流时,我们应( )
A 顺着山谷往下跑 B. 沿着山谷往上跑
C. 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 向与山谷垂直的高处跑
16. 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灾害中被广泛应用。为确定在泥石流灾害中被困群众的位置,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GIS B. RS C. GNSS D. WIFI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栽培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方面表现突出。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示意a、b两种地貌覆盖景观,其中a为华北平原春播时节覆盖的白色透明地膜,b为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的银色反光地膜。
(1)从图1的①~⑤中,分别指出地面和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的代号及对应名称。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图2中,a、b两地地膜的不同作用。
(3)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但夏季气温较低。请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对此分别作出合理解释。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黄鱼属于洄游性鱼类,一般3月开始洄游产卵,产卵洄游时,小黄鱼从越冬场出发,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如下图所示。下图示意某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越冬场分布及3月洄游产卵线路。
(1)按海水温度分,指出洋流①②类型,并说明它们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指出影响小黄鱼洄游产卵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
(3)比较乙、丁两海域年平均盐度的高低,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1示意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岛上的育空河是北美第三长河,注入白令海,形成了图2所示景观;岛屿西海岸峡湾地貌发育,岛屿东南部的通加斯国家森林公园占地约688万公顷,是美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
(1)说出图2所示景观的地貌名称及其形成过程。
(2)指出育空河流域的主要森林类型,并说明这类森林植被的特征适应的气候特点。
(3)调查发现,通加斯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林下土壤比较肥沃,试简述原因。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必修第一册全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A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B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16.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地面的主要热源: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③地面辐射。
(2)a地地膜的主要作用:白天,太阳辐射可透过地膜到达地面,使土壤增温,夜间地膜可阻挡地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具有保温作用。b地地膜的主要作用:银色反光地膜可以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光效,使果实受光均匀(或着色均匀)。
(3)日光城:海拔高,大气稀薄、透明度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降水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夏季气温较低: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拉萨多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18题答案】
【答案】(1)①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②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海水温度;丁海域受陆地(冬季风)影响较小,且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3)丁高于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乙地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受河流淡水影响大,海水盐度小;丁地受暖流影响较大,升温明显,蒸发量较大,暖流使流经海区的盐度高。
【19题答案】
【答案】(1)地貌名称: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育空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入海口地势减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同时受到海水顶托作用,形成三角洲地貌。(合理即可)
(2)森林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点: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3)森林茂密,枯枝落叶较多,腐殖质丰富;纬度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