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4: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地理
本试卷共6页,1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a、b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不到3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中纬度 C. 南半球低纬度 D. 南半球中纬度
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 若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往b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为( )
A. 先东南再东北 B. 一直向西 C. 先东北再东南 D. 一直向东
2023年12月20日,某科研团队在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枚结晶恐龙蛋化石。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宙 代 纪 距今起始时间(百万年) 主要代表性生物
动物 植物
显生宙 ① 第四纪 2.6 ⑤ 被子植物
新近纪 23
古近纪 66
② 白垩纪 145 ⑥ ⑦
侏罗纪 201
三叠纪 252
③ 二叠纪 299 脊椎动物 ⑧
石炭纪 359
泥盆纪 419
④ 志留纪 444 ⑨ 低等植物
奥陶纪 485
寒武纪 541
4. 青龙山恐龙存活的地质年代在表中对应的编号应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下列编号与主要代表性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⑤—两栖动物 B. ⑥—哺乳动物 C. ⑦—蕨类植物 D. ⑨—无脊椎动物
6. ③时期,动物演化的顺序为( )
A.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B. 两栖类—爬行类—鱼类
C. 鱼类—爬行类—两栖类 D. 爬行类—鱼类—两栖类
2024年3月20日,在非洲大草原某地(1°S,30°E)旅行的小明拍摄到了落日火烈鸟照片(下图),并第一时间分享给了远在吐鲁番(42°N,90°E)的父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火烈鸟飞行的方向大致是( )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8. 小明父母同步看到照片时,手机上显示的日期和时间最接近( )
A. 3月20日12:00 B. 3月20日14:00 C. 3月20日22:00 D. 3月21日0:00
9. 拍摄时刻,3月20日占全球的比例大约为( )
A. 1/4 B. 3/4 C. 1/6 D. 5/6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研究发现,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这表明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星大气密度较低 B. 火星距离太阳较远
C. 火星土壤较为干燥 D. 火星表面反射率高
11. “祝融号”在火星上作业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 )
A 夜晚过长,电力不足 B. 引力过大,行动困难
C. 温度过高,设备易损 D. 地表复杂,作业受阻
12. “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这一发现对于下列领域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
A. 火星自转周期研究 B. 外星生命搜寻行动
C. 人类火星移民计划 D. 火星地貌形成研究
一位太极图研究者在广州某地(23°26′N,113°E)用木杆和可旋转圆盘(平放于地面)测绘木杆正午日影轨迹,每个节气测绘一次(假设测绘当日天气晴好)。冬至日把木杆立在圆心O处,测得杆影为OA,然后逆时针旋转圆盘,逐一测绘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的正午杆影,顶点轨迹为A→G→O。夏至日把圆盘复回原位,使OA朝北,并将木杆立在O′处,再次以O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圆盘,逐一测绘夏至日至冬至日的正午杆影,顶点轨迹为O′→F′→O。最后,将二十四节气的杆影顶点连成平滑曲线得到一个原始太极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杆影顶点由E处移动到H处的过程中,当地( )
A. 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 昼短夜长且昼变长
C. 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14. 当杆影顶点落在F′时,对应的节气是( )
A. 立春 B. 春分 C. 立秋 D. 秋分
15. 在武汉某地(31°N,114°E)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要得到同样的太极图,圆盘与地面的夹角约为( )
A. 7°34′ B. 23°26′ C. 31° D. 35°3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该版世界地图在我国航空航天、科学考察、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图中A岛位于____(填“南”或者“北”)半球、____(填“东”或者“西”)半球;地处____纬度、____带地区,____从其北部穿过;地处亚洲____部和太平洋____部。
(2)图中甲、乙、丙三处斜线区域实地面积的大小关系为____。理由是三个区域内经线的度数间隔都为____,纬线的度数间隔都为____,南北距离____,东西距离从赤道向两极____。
(3)与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相比,请从极地及其周边地区角度,说出竖版世界地图的优点。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左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空间分布图。右图为甲地居民普遍装配的太阳能热水器。根据甲地居民介绍,当地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基本停用,而在其他月份的使用中会不断调整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以达到最佳集热效果。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并解释青藏高原总量丰富的原因。
(2)分析甲地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基本停用的原因。
(3)指出甲地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最小的日期,并说明其倾角不断调整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完成了对珠峰高程的新一轮精准测量。下图为珠峰附近等高线及测高可能选择的路线。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判断登山队员在甲处能否看到珠峰大本营,请绘制地形剖面图____(下图),并说明依据____。
(3)综合考虑,登山队员选择①线路作为登峰路线,请说明选择该路线的理由。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地理
本试卷共6页,1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D 6. A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D 9. D
【10~12题答案】
【答案】10. A 11. D 12. A
【13~15题答案】
【答案】13. C 14. D 15.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南 ②. 东 ③. 低 ④. 热 ⑤. 赤道 ⑥. 东南 ⑦. 西
(2) ①. 甲 > 丙>乙 ②. 30° ③. 30° ④. 相等 ⑤. 递减
(3)竖版地图能完整展示北极和南极地区全貌;竖版地图能更直观地展示航线走向;竖版地图清楚展示极地科考站的分布位置、相互关系以及与其他大陆的相对位置。
【17题答案】
【答案】(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削弱少;晴天多,日照长。
(2)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甲地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且气候寒冷,热量需求高,太阳能难满足。
(3)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致甲地太阳高度角变化,需调倾角使集热板垂直太阳光线,提高集热效率。
【18题答案】
【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珠峰处高,四周渐低,可能有冰川地貌。
(2) ①. 能;。 ②. 海拔逐渐降低,且不存在山脊遮挡视线。
(3)等高线稀,坡度缓,省力且安全;或避危险地形,利于设补给点。